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蠟梅科,拉丁學名為Calycanthaceae,是樟目下的一個科,落葉或常綠灌木;小枝四方形至近圓柱形;有油細胞。鱗芽或芽無鱗片而被葉柄的基部所包圍。分布於亞洲東南部、東部和美洲北部。[1]

目錄

形態特徵

落葉或常綠灌木;小枝四方形至近圓柱形;有油細胞。鱗芽或芽無鱗片而被葉柄的基部所包圍。單葉對生,全緣或近全緣;羽狀脈;有葉柄;無托葉。

花兩性,輻射對稱,單生於側枝的頂端或腋生,通常芳香,黃色、黃白色或褐紅色或粉紅白色,先葉開放;花梗短;花被片多數,未明顯地分化成花萼和花瓣,成螺旋狀着生於杯狀的花托外圍,花被片形狀各式,最外輪的似苞片,內輪的呈花瓣狀;雄蕊兩輪,外輪的能發育,內輪的敗育,發育的雄蕊5-30枚,螺旋狀着生於杯狀的花托頂端,花絲短而離生,藥室外向,2室,縱裂,藥隔伸長或短尖,退化雄蕊5-25枚,線形至線狀披針形,被短柔毛;心皮少數至多數,離生,着生於中空的杯狀花托內面,每心皮有胚珠2顆,或1顆不發育,倒生,花柱絲狀,伸長;花托杯狀。

聚合瘦果着生於壇狀的果托之中,瘦果內有種子1顆;種子無胚乳;胚大;子葉葉狀,席捲。

本科的模式屬為:Calycanthus Linn.

本科植物具有油細胞,雄蕊多數,並且螺旋狀着生,花被片多數,未明顯地分化成花萼和花瓣等性狀,似與木蘭科、番荔枝科、樟科有着一定的親緣關係。但從本科植物的葉對生,無托葉,聚合瘦果,果托壇狀,種子無胚乳,子葉席捲狀等重要性狀來看,其親緣關係似乎更接近於薔薇科,特別是與薔薇科的繡線菊亞科更為密切。

分布範圍

2屬,7種,2變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和美洲北部。中國有2屬,4種,1栽培種,2變種,分布於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等省區。

下級分類

夏蠟梅屬Calycanthus(共4種,生長在中國和北美洲南部)

蠟梅屬Chimonanthus(3-6種,生長在東亞)

奇子樹屬Idiospermum(只有一種,生長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

代表物種

  1. 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原產長江中下游各省,生長於1500米以下山地,現國內外廣泛栽培。為落葉灌木,小枝微具四棱,棕褐色。葉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葉面深綠色,粗糙。花黃色,芳香,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長為子房的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質化,壇狀或倒卵狀橢圓形,花期從12月至翌年2月。花可提取芳香油,花葯用於清涼、解毒、生津。根、莖入藥,有鎮咳止喘功效。用壓條、分根或種子繁殖。
  1. 夏蠟梅(Calycanthus chinensis),產於浙江昌化及天台等地,生於海拔600~1000米山地。為落葉灌木,葉對生,膜質,寬卵狀橢圓形、卵圓形或倒卵形,全緣或不規則細齒。花較大,單生於當年枝頂,無香氣,花被片螺旋狀着生於壇狀花托上,外部的花瓣12~14,倒卵形或倒卵狀匙形,白色,邊緣淡紫紅色,內部花瓣9~12,橢圓形,中上部黃色,中下部黃白色,內面基部散生淡紫紅色細斑紋。瘦果長圓形,被絹毛。花期5月,果期10月。花大美麗,可供庭園觀賞。

演化

蠟梅科的分類及地理分布與演化.蠟梅科分為3屬9種2變種,列出了科內分屬及屬內分種檢索表.認為蠟梅科是一個較原始的科.美國蠟梅屬Calycanthus、夏蠟梅屬Sinocalycanthus和蠟梅屬Chimonanthus是北美和東亞間斷分布相對應的3個屬.根據蠟梅科代表種的解剖學、花粉形態、傳粉昆蟲、胚胎髮育、細胞學及化學成分的研究,作者認為蠟梅科中蠟梅屬是本科最進化的屬,美國蠟梅屬是最原始的屬,夏蠟梅則介於二屬之間.在蠟梅屬內演化趨勢是從常綠到落葉,花被片明顯的分化及內花被片無爪到有爪。因此認為西南蠟梅Ch.campanu?latus在本屬中最原始,而蠟梅Ch.praecox最進化。

蠟梅科的花各部多數,離生,具油細胞,過去曾經認為其親緣關係近於木蘭科(Magnoliaceae)和番荔枝科(Annonaceae)、樟科(Lauraceae)及產澳大利亞的香材梅科(Monimaceae)。又因其種子無胚乳,子葉大而席捲,染色體數x=11,12等,也有人認為似乎接近於薔薇科(Rosaceae)的繡線菊屬(Spiraea)。

比較解剖

對蠟梅科9種植物的葉片、葉柄及節部進行了比較解剖研究,結果表明蠟梅科葉片結構各種之間差別小,節部為具2側跡的單隙類型;從葉柄側跡數量看,支持蠟梅科原分為夏蠟梅屬(CalycanthusLinn.)和蠟梅屬(ChimonanthusLindl.)兩個屬;而油細胞的分布與密度可以將蠟梅屬分為無油細胞的蠟梅和西南蠟梅,及含有油細胞的柳葉蠟梅、山蠟梅、浙江蠟梅和突托蠟梅兩類群。對浙江蠟梅、突梅蠟梅、柳葉蠟梅和山蠟梅之間從葉的解剖構造提不出質的差別。

開花與傳粉

蠟梅科是一個古老的科,包括3屬9種和2變種.全科皆為蟲媒花.美國蠟梅屬的傳粉昆蟲僅為古老起源的露尾甲科和蓬根露尾甲科的甲蟲,蠟梅屬的傳粉昆蟲皆為現代起源的蜜蜂科和食蚜蠅科的蜂和蚜蠅,而夏蠟梅既有球螋科,又有蜜蜂科和食蚜蠅科的昆蟲傳粉.傳粉昆蟲的歷史起源可能反映植物的系統發育.據此推測,在蠟梅科內,美國蠟梅屬比較原始,夏蠟梅屬比較進化,而蠟梅屬最為進化。

種內變異

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分析了蠟梅科8種共40個單株成熟葉的過氧化物酶(PER)、酯酶(EST)、蘋果酸脫氫酶(MDH)和穀草轉氨酶(GOT)的酶譜.結果表明:PER和EST出現的譜型和酶帶較多,MDH和GOT則較少,但都具屬和種的特有帶.單一酶系種內譜型間相似係數0.32~1.00,蠟梅、西南蠟梅、山蠟梅和夏蠟梅種內相似性在0.70以上,是比較一致而穩定的種;而柳葉蠟梅、美國蠟梅、西美蠟梅和突托蠟梅種內相似係數較小,種內差異較大.綜合4種酶系計算蠟梅科種間相似係數為0.08~0.73,夏蠟梅屬內種間0.36~0.68,蠟梅屬內0.30~0.73。兩屬內近緣的種分別是美國蠟梅和西美蠟梅及山蠟梅和突托蠟梅,最遠緣的種分別是夏蠟梅和西南蠟梅.聚類結果表明:兩屬分別在0.40和0.33聚合,在0.21兩屬聚合為科.按物種具備的譜帶多少比較,夏蠟梅屬30~32條帶,蠟梅屬34~38條,後者比前者更進化;兩屬中分別以西美蠟梅(32條)和蠟梅(38條)更進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