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防印花
蠟防印花 |
古代的蠟防印花技術是將蜂蠟、木蠟或松脂,按照一定配方比例溶解成蠟液,手工塗抹描繪在織物上、或者通過鏤空雕版澆注在織物表面,然後再去印製天然染料的色漿,或者是浸入植物染料(土靛,即植物靛藍,由蓼藍或菘藍等植物枝葉發酵得來)染浴中染色。
目錄
基本內容
定義
蠟防印花將蠟作為防染劑的一種印花方法。
工藝
蠟防印花技術脫胎於蠟染工藝技術,所不同之處是將塗蠟後的染色改為印花。所謂「蠟防」,意思是用蠟來防止上色。
歷史
古代的蠟防印花技術是將蜂蠟、木蠟或松脂,按照一定配方比例溶解成蠟液,手工塗抹描繪在織物上、或者通過鏤空雕版澆注在織物表面,然後再去印製天然染料的色漿,或者是浸入植物染料(土靛,即植物靛藍,由蓼藍或菘藍等植物枝葉發酵得來)染浴中染色。由於植物靛藍的染色不需要高溫,印製在織物表面的蠟花圖案不會在染色過程中溶解,所以,有蠟花圖案的地方保留了織物的白色。而染色後的水洗、揉搓過程,將蠟層在受壓、受折的外力條件下,呈現不規則的自然崩裂狀形成蠟染的獨特風格——蠟紋(又稱冰紋)。最後採用高於蠟溶解溫度的熱水去反覆洗滌,脫掉蠟層,顯現出蠟紋和各種顏色圖案。
近代發展為機械印「蠟」(實為松香和適當助劑的混合物,更適合機械調製),「蠟」凝固後將織物繩狀通過圓形小孔,使凝固的樹脂受折壓而形成裂痕,再用靛青或媒介等低溫型染料染色,最後高溫洗去松香後獲得蠟紋效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