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蜻蜓

: 動物界

: 昆蟲綱

: 蜻蜓目

: 節肢動物門

亞門: 六足亞門

亞綱: 有翅亞綱

亞目: 差翅亞目

分布區域: 世界性分布

蜻蜓 (學名:Dragonfly)蜻蜓身體修長,色彩艷麗,體態優雅,飛行靈活敏捷,有趣而誘人,是人們喜愛的觀賞昆蟲。別名點燈兒、螞螂,蜻科、蜓科動物,益蟲。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有複眼,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鈎刺。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據着頭的絕大部分,且每隻眼睛又有數不清的「小眼」構成,這些「小眼」都與感光細胞和神經連着,可以辨別物體的形狀大小,它們的視力極好,而且還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後看而不必轉頭,還能測速,當物體在複眼前移動時,每一個「小眼」依次產生出反應,經過加工就能確定出目標物體的運動速度。這使得它們成為昆蟲界的捕蟲高手。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蟲,實為益蟲。

目錄

生活習性

蜻蜓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幼蟲(稚蟲)在水中發育。捕食性,成蟲在飛行中捕食飛蟲。食蚊及其他對人有害的昆蟲,但食性廣,所以不能靠它專門防治某種蟲害。 蜻蜓的幼蟲叫做水蠆(chài),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用極發達的臉蓋捕食,發育過程要經過8-15次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蛻皮次數在種內與種間均有所不同,無蛹期。從卵孵出後數分鐘,第一齡稚蟲的鞘狀表皮即裂開,釋出蜘蛛狀的第二齡稚蟲,早齡稚蟲取食小甲殼動物和原生動物等水生動物;後期稚蟲食搖蚊幼蟲、水生甲蟲和螺類,甚至小魚。翅芽在早期出現,隨著蛻皮次數的增多而長大。稚蟲到最後一齡時,體內已形成成蟲的器官。幾天後稚蟲爬出水面,蛻皮而露出成體(羽化)。最大的蜻蜓通常在日落後離水,日出前起飛,所以很少見到其羽化。較小的種類在白天羽化。剛羽化的成蟲體軟,生殖系統不成熟,色澤尚未完善。其最初的活動之一為飛離水域。成蟲的生活分兩個階段︰一為生殖前期,約2天~2周,隨種類和氣候而異;另一為生殖期,約1~6周。在第一階段時積極取食,遠離水域。第二階段開始於性成熟時期,此時蜻蜓飛到交配的場所(通常是可以產卵的池塘、河流)。雄體到達稍早,沿著河岸或水面占據一定位置,並如鳥類一樣保衛其領域,驅逐其他侵入的雄體。若有雌體飛近或飛入該領域,則雄體便試圖與之交配。交配的姿勢獨特。雄體用腹部末端的抱握器握住雌體的頭或前胸,通過它的動作誘引雌體將其腹部前彎,接觸到雄體腹部基部的交尾器。交配時多降落地面,但亦可在空中進行。交配時間數秒至數小時。交配後雌體立即產卵,或經數小時、數天後產卵。產卵器發達的種類把卵產在水中或水上的植物組織內或其上,有的爬到水面下去產卵,可浸在水中達1小時以上,幼蟲也在水裡生活,雌蜻蜓產卵到水裡面,多數是在飛翔時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們常見的所謂「蜻蜓點水」,就是它產卵時的表演。 [1]

種類介紹

 蜻蜓種類很多,全世界已知的有5000多種,我國約有300多種。全球廣泛分布,多數種類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除了南、北極之外,蜻蜒幾乎無處不飛翔。大型的蜻蜒多分布於熱帶地,最常見的蜻蜓有多種:例如碧偉蜓、黃蜻和長葉異痣蟌,這3種蜻蜓基本上代表了蜻蜓目的各個科,即代表了大型蜻蜓、中型蜻蜓和豆娘。

藥用價值

炮製

日華子本草》:"入藥去翅足,炒用良。"

性味

①《別錄》:"微寒。"

②《日華子本草》:"涼,無毒。"

功能主治

益腎強陰。治腎虛遺精,陽痿。

①《別錄》:"強陰止精。"

②《日華子本草》:"壯陽,暖水髒。"

③《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息風鎮驚。"

④《陸川本草》:"治腎虛陰萎。"[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