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蝽科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蝽科

別 稱:椿象科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 門: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亞 綱:有翅亞綱

目:半翅目

亞 目:異翅亞目

科:蝽科

總 科:蝽總科

蝽科(學名 Pentatomidae stinkbug )是一種半翅目科的統稱。 舊稱蝽象,全部為陸生昆蟲,大多數為植食性種類,是重要的農林害蟲。其中益蝽亞科為捕食性種類,是重要的天敵昆蟲和生物防治的利用對象。此類昆蟲有臭腺孔,能分泌臭液,在空氣中揮發成臭氣,所以又有放屁蟲、臭板蟲、臭大姐等俗名。中國已知約500種。 [1]

目錄

蝽科基本簡介

多數種類植食性。成蟲、若蟲將針狀口器插入嫩枝、幼莖、花果和葉片組織內,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長緩滯,枝葉萎縮,甚至花果脫落;小部分種類是肉食性,以鱗翅目、鞘翅目的幼蟲和同翅目的成蟲與若蟲為獵捕對象。

中國常見的種類如稻黑蝽、稻褐蝽、稻綠蝽、稻小赤曼蝽,主要危害小稻;荔蝽、碩蝽、麻皮蝽、茶翅蝽,主要危害果樹;菜蝽、短角瓜蝽、細角瓜蝽,主要危害瓜、菜;另外,如蠋蝽、疣蝽、厲蝽等,則以獵捕其他軟體昆蟲為食。

蝽科是半翅目-異翅亞目中最常見的大科之一,全世界已知760屬4100種,國內已知170多屬,500餘種。蝽科全部為陸生昆蟲,大多數為植食性種類,是重要的農林害蟲,其中益蝽亞科為捕食性種類,是重要的天敵昆蟲和生物防治的利用對象,因此,該科昆蟲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國內外已從分類學、細胞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生物防治等各個方面對蝽科進行了廣泛的探究。在系統學方面,蝽科內亞科及屬種間的系統發育關係一直存在着較大的爭論,已從外部形態特徵、卵形態特徵、染色體等方面進行過探索,各家意見不一。

從形態學和分子系統學兩個方面分別對蝽科部分種類進行了探究,形態學方面,選取蝽科昆蟲40個重要的外部形態特徵,採用Wagner簡約法建立了蝽科部分種類的系統關係;分子系統學方面,採用特異性引物擴增並測定了蝽科及關係較近的盾蝽科、荔蝽科和土蝽科23種昆蟲線粒體COⅡ基因585 bp長度的序列,藉助系統發育分析相關軟件,採用鄰接法(NJ)、最大簡約法(MP)、最大似然法(ML)及貝葉斯推論法(BI)4種方法從科、亞科、屬等分類水平探索了蝽科部分種類的系統發育關係 。

蝽科形態特徵

絕大多數種類的觸角為5節,少數種類4節。小盾片發達,多數為三角形,緊接前胸背板後方,蓋在腹部背面,長度略過腹部的一半,但也有些種類的小盾片超過腹長的2/3,蓋住整個腹背。

不完全變態。卵球形、卵圓形或圓桶形,單產或數枚、十數枚或數十枚在一起,平貼在寄主枝、葉上,不少種類 1次產12枚。初孵若蟲停留在卵殼附近,直到第1次蛻皮。通常5齡。第2次蛻皮以後出現翅芽,第5次蛻皮即為成蟲。

蝽科物種代表

1、基本資料:學名 Scotinophara lurida(Burmeister) 屬半翅目,蝽科。分布在河北南部、山東和江蘇北部、長江以南各省區。寄主 :主害水稻,也為害小麥、粟、玉米、甘蔗、豆類、馬鈴薯、柑桔等。為害特點: 成、若蟲刺吸稻莖、葉和穗部汁液,受害處產生黃斑,嚴重的分櫱和發育受抑,造成全株枯死。隨農田生態環境變化,作物布局的改變,該蟲為害逐年加重。

2、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8.5-10mm,寬4.5-5mm,長橢圓形,黑褐色至黑色,頭中葉與側葉長相等,複眼突出,喙長達後足基節間。前胸背板前角刺向側方平伸。小盾片舌形,末端稍內凹或平截,長几達腹部末端,兩側緣在中部稍前處內彎。卵近短桶形,紅褐色,大小0.9×0.8(mm),假卵塊圓突,四周有小齒狀的呼吸精孔突40-50枚;卵殼網狀紋上具小刻點,被有白粉。1齡若蟲頭胸褐色,腹部黃褐色或紫紅色,節縫紅色,腹背具紅褐斑,體長1.3mm。3齡若蟲暗褐至灰褐色,腹部散生紅褐小點,前翅芽稍露,體長3.3mm。5齡若蟲頭部、胸部淺黑色,腹部稍帶綠色,後翅芽明顯,體長7.5-8.5mm。

1、異名:黑兜蟲、屁板蟲、蜣螂蟲、打屁蟲。 2、來源:蝽科昆蟲九香蟲 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乾燥全蟲。 3、動物形態:全體橢圓形體一般紫黑色,帶銅色光澤,頭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較黑。頭小,略呈三角形;複眼突岀,呈卵圓形,位於近基部兩側:單眼1對,橙黃色;喙較短,觸角5節,第1節較粗,圓筒形其佘4節較細長而扁。前胸背板前狹後闊,前緣凹進。後緣略拱岀,中部橫直,側角顯著;表面密布細刻點,並雜有黑皺紋,前方兩側各有1條相當大的「眉形區」,色澤幽暗,僅中部具刻點。翅2對,前翅為半鞘翅,棕紅色,縱脈很密。足3對,後足最長,跗節3節。腹面密布細刻及皺紋,後胸腹板近前緣區有2個臭孔,位於後足基前外側,能由此放出臭氣 。

蝽科生活習性

江蘇、浙江年生1代,江西2代,廣東2—3代。以成蟲及少數高齡若蟲在石塊下、土縫內5-10cm處或雜草根際、稻樁間、樹皮縫等處越冬。翌年初夏出蟄,群集在水稻上為害。成、若蟲喜在晴朗的白天潛伏在稻叢基部近水面處,傍晚或陰天上到葉片或穗部吸食,把卵聚產在稻株距水面6—9cm處的葉鞘上,卵塊多由14粒,排成2行。每雌產卵75粒。生長旺盛、葉色濃綠的早播田,丘陵、山區壟田發生較重。天敵主要有稻蝽黑卵蜂、白僵菌、蜘蛛、青蛙等。

蝽科防治方法

(1)利用成蟲把卵產在近水面稻莖上和卵在水中浸孢24小時即不能孵化的特點,在產卵期先適當排水,降低產卵位置,然後灌水至10-13cm,浸孢24小時,隔3-4天再排灌1次,連續進行4-5次可殺死大量卵塊。

(2)在低齡若蟲期噴灑2.5%保得乳油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1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15天後再防一次。如用10%吡蟲琳(一遍淨)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見效雖然較慢,但持效期長達25-30天,生產上可以推廣應用。

參考來源

  1. 蝽科,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