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吻
螭吻(中國古代神獸) 螭吻由鴟尾、鴟吻(音吃吻)演變而來,唐朝以前的鴟尾加上龍頭和龍尾後逐漸演變為明朝以後的螭吻。一般被認為是龍的第九子。平生好吞,殿脊的獸頭之形是其遺像。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在古代中國宮殿建築中,五脊六獸只有官家才能擁有。部分民居會有小巧的螭吻。螭吻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中國宮殿建築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有一劍以固定之。泥土燒制而成的小獸,被請到皇宮、廟宇和達官貴族的屋頂上,俯視人間,真有點「平步青雲」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意味。因此,狻猊、囚牛、獬豸、鳳、狎魚們流傳到民間,就有了俗化的名字,分別為:走投無路、趕盡殺絕、跟腚幫搗、順風打旗、坐山觀火。[1]
目錄
歷史起源
螭吻又叫魚龍,魚和龍的結合體,是古代傳說龍生九子之一。九子中,螭吻被認為是來源於印度佛教。相傳大約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摩羯魚隨佛教傳入後變化而來。 [2]
外貌形態
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龍頭魚身。[3]
神獸寓意
螭吻,其寓意在佛家為護法,有驅凶辟邪的作用。因其性情好望喜吞,人們常把它用作建築物的裝飾,尤以作屋脊鎮火的獸頭為多。從遠古圖騰崇拜的演變來看,魚變成龍是因古代以魚為圖騰的氏族融合到了龍圖騰的民族,作為族徽的圖騰形象也跟着起了變化,變成了龍頭魚身的魚龍。魚龍的形象種類很多,有的龍特徵多一些,有的魚特徵多一些。古代有一說法「鯉魚躍龍門」、「登者化龍」,即淵源於此。後代又把「鯉魚躍龍門」來比喻科考,考中者即魚化成龍,民間藝術多以此為題材。 [4]
傳說典故
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書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虬尾似鷗鳥,能噴浪降雨,可避火災,驅除魑魅。因此脊獸鴟吻起初並不是龍形的。有鳥形的,更多的是魚龍形的。到清朝以後龍形的鴟吻增多,表面龍紋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做張口吞脊狀,背上插着一柄寶劍,立於建築物的尾脊上,被稱作「好望者」。據說此物能吞萬物,就叫它負責看護房屋建築橫脊;它喜歡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間被視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飾物。
史書記載
《太平御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文中所說的「巫」是方士之流,「魚虬」則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中國民間也稱鰲龍。
據北宋吳楚原《青箱雜記》記載:「海為魚,虬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在房脊上安兩個相對的鴟吻,能避火災。
後世影響
裝飾構件
古代中國建築的檐角屋脊上常常排列着一些數目不等的小動物作為裝飾,這些美麗的裝飾品是中國古建築裝飾的一大特點。這些小動物一般叫做屋脊走獸、檐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等,古建行內部也稱為小跑或「走投無路」。它們已經「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會掉下去,真的是走投無路的。 中國古建大都為土木結構,屋脊是由木材上覆蓋瓦片構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處於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條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個「推力」;同時,如毫無保護措施也易被大風吹落。因此,人們用瓦釘來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對釘帽的美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動物形象,在實用功能之外進一步被賦予了裝飾和標示等級的作用。
鴟吻是中國建築屋脊上的一種裝飾構件,確切地來說它位於建築屋脊的正脊兩端。「鴟」在古代是指「鷂鷹」,是一種兇猛的大鳥。螭吻特別喜歡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
早期鴟吻的形式是類似魚尾巴的形式,那是它的名稱叫「鴟尾」。據劉致平先生考證,鴟尾是在晉代以後出現的。南北朝時期,隨着佛教的盛行,佛經所稱的兩神的座物摩羯魚(也就是鯨魚)傳到了中國,便叫做鴟魚。南北朝時的鴟尾形象在雲岡龍門石刻中多見,許多文獻資料上也有關於鴟尾的記載。晚唐以後,鴟尾由原來的魚尾演變成了獸頭形,氣尾巴比較短,張大口,正吞着屋脊,尾部捲起上翹,因此這時的名稱也由鴟尾改變為鴟吻或叫吻獸。
由鴟吻緊接着又引出另一個「蚩吻」的名稱。蚩吻的叫法是和吻獸張口吞脊的形象有關。明代李東陽所著《懷麓堂集》後稿十二《記龍生九子》中有記載:「龍生九子,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 為何在建築正脊兩端這種神獸又變成龍的九子之一了呢?這是因為到了明代這種吻獸造型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逐步變成龍的形狀。所以人們又把它和龍生九子的傳說聯繫到一起。明清時期這種龍形吻獸的造型日趨嚴整,故又有龍吻之稱。
總之在不同的歷史時代,除了鴟吻的名稱有所不同外,它的造型也有所區別,也就是說鴟吻的形式是隨着時代而不斷發生變化的。漢代石屋石闕和明器等上的屋脊是用筒瓦壘砌而成的。屋脊兩端向上隆起,形狀很像後來魚尾形狀的鴟尾。比如南北朝時地面上的陵墓建築,屋脊上鴟尾的尾身豎直、尾尖向內捲曲,外部又雕刻鰭紋形象,已成為較正規的鴟尾形狀。晚唐以後,鴟尾形象演變成獸頭形,還發展成了使用塗釉的大型瓦件來製作。宋代以後,鴟吻的造型都仿效唐代的做法,採用了獸頭形。
到了明清時期,皇帝至高無上,龍的造型成了皇權的象徵物,鴟吻的造型也就變成了我們如今所看到的龍頭型,具體形象是龍頭雙眼瞪目,張着大口,吞着正脊,上部向內彎曲後又向下捲曲,很難看出魚尾形狀了,而且鴟吻上還雕刻出龍鱗,栩栩如生。明清時期的鴟吻位於建築屋頂正脊兩端,一般尺度都比較大,所以又可稱為正吻、大吻。一般等級比較高的官式建築屋頂的正脊上都設有正吻。
構成
正吻由吞着正脊的龍口,吻頭後部的背獸、向上卷的尾和背上插着的寶劍等幾個部分組成。鴟吻造型中包括了龍身體的所有部分,雕刻比較細膩,形象非常逼真。龍眼巨大,雙眼怒目,能洞察一切。龍鼻高翹。表示了龍的嗅覺敏銳。龍嘴張大露出較長的舌頭和鋒利的龍牙,龍牙在中國民間有辟邪的說法。龍耳是順風耳,向頭後方向飄去。龍耳兩側有鬃卷,雕刻成卷草紋樣。龍鬚雕刻清晰可見,代表龍神聖的尊嚴。巨大的龍爪,顯示出其力大無比。龍尾向上翹起後又向內側捲曲,如一朵盤花形象。龍頭後部的背獸是龍的兵士,保護龍的背部。另外龍頭上還有一仔龍,取雙龍之態,代表吉祥。龍身上還插着一個如意蓮花構成的劍把。
相傳,這把寶劍是許遜曾用的劍。許遜,字敬之,汝南人,家住南昌。公元239-374年,晉道士。學道於吳猛,後舉孝廉,曾為旌陽縣令,感晉室紛亂,棄官東歸,週遊江湖。傳說東晉寧康二年(374年)在南昌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飛升。宋代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世稱許真君或旌陽。鴟吻背上插許遜的劍有兩個傳說,一是防鴟吻逃跑,取其永遠噴水鎮火的意思;另一傳說,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許遜這把扇形劍,這裡取避邪的用意。實際上鴟吻是由好幾塊構件拼在一起構成的,劍把在鴟吻結構上起到串聯構件的作用。這裡具有建築文化意義和實際功能的雙重作用。
價值
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條垂脊。正脊兩端有龍吻,又叫吞獸。四條垂脊排列着五個蹲獸。統稱「五脊六獸」。這是鎮脊之神獸:祁吉祥、裝飾美和保護建築的三重功能。古建築為木結構,以獸鎮脊,避火消災。於兩坡瓦壠交匯點,以吞獸嚴密封固,防止雨水滲漏,既收裝飾美,又收護脊之實效。龍吻張開巨口吞脊,中國神話傳說,龍王的二子爭奪王位,先吞下屋脊者稱王。龍弟乘兄吞脊,拔劍刺兄於脊上,劍柄尚露在外面。
在四條垂脊上,排列着五個「蹲獸」,這就是明代楊慎說的「螭吻」。《升庵外集》說龍的九子:「二日螭吻,形似獸,性好望,今屋上獸頭也。」《紅樓夢》把它們寫得「金輝獸面,彩換螭頭」,用來形容大觀園省親正殿。五個蹲獸分別是:狻猊、鬥牛、獬豸、鳳、押魚。中國民間把螭頭俗化了,分別起了綽號叫作:走投無路、趕盡殺絕、跟腚幫搗、順風打(扯)旗、坐山觀火。從綽號就可以看出「獸頭」是面貌猙獰、神頭鬼臉。而只有兇惡才威嚴獰厲,才能行使鎮物的使命。俗語抓住了「五脊六獸」凶神惡煞、齜牙咧嘴的形象特徵,用來形容人的難受的心態與情貌;這不是一般的難受,而是難受之極態。「五脊六獸」本是俗語,舊時童蒙讀物《四言雜字》收錄此句,就是明證。
隨着時間的流逝,俗語中多有不解或誤解。除林西先生所舉舊小說《醒世姻緣傳》誤成「五積六受」外,清代穆辰公《北京》「乍得幾百塊錢月費,燒的『五雞六獸』的」。然而從未知見林西先生所謂「牛馬羊雞犬豕」六畜的又一說。
城市建築水泥叢林,別說脊獸,連脊也消逝難見了。別說一般人不知獸頭為何物,便是專家學者也常生誤會與誤導。
對獸頭的誤解,不自今日始。清小說《文明小史》變誤為「壽頭模子」,應是「獸頭模子」。由獸頭的本體延伸及於模子的母體,是罵語的升級。不論瓦質陶質的獸頭,都叫瓦獸,都是脫模燒制。清代褚人獲《堅瓠二集》收有呂蒙正的題鴟吻詩:「獸頭本是一團泥,做盡辛勤人不知。如今抬在青雲里,忘卻當初窯內時。」把一團泥坯,脫卻胎范、入窯燒制,而後抬入青雲的蹲獸,寫得明明白白。
宮殿建造
鴟吻,中國古代建築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飾物,因此也成為吻獸的別稱。初作鴟尾之形,一說為蚩(一種海獸)尾之形,象徵辟除火災。後來式樣改變,折而向上似張口吞脊,因名鴟吻,又稱「龍吻」。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下:「(王右軍《告誓文》) 開元 初年, 潤州 江寧縣 瓦官寺 修講堂,匠人於鴟吻內竹筒中得之。」 唐蘇鶚《蘇氏演義》卷上:「蚩者,海獸也。 漢武帝作栢梁殿 。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災,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鴟字,見其吻如鴟鳶,遂呼之為鴟吻, 顏之推 亦作此鴟。」《續資治通鑑·宋太祖開寶五年》:「其餘官稱,多所更定,宮殿悉除去鴟吻。」
「鴟」在古代指「鷦鷯」即[鴟鵂]是一種兇猛的大鳥。像這種吻獸在大雄寶殿房頂上共有十個。其中正脊兩端各有一個,垂脊四個,岔脊四個。所以有「九脊十龍」之說。意為每天有十條龍守宮殿。這些琉璃吻獸在建築上還有其他特殊功能,正脊和檐角是殿頂兩坡的交匯點,雨水從交匯點的縫隙容易滲入。吻獸在此起到嚴密封固瓦壟,使脊壟既穩固又不滲水。人們還會發現,鴟吻的背上插一劍。鴟吻背上插許遜的劍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防鴟吻逃跑,取其永遠噴水鎮火的意思;另一傳說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許遜這把扇形劍,這裡取避邪的用意。
漢朝時建造宮殿,為防止起火就在屋頂正脊兩端安裝形狀類似鴟的尾的吞脊獸構件。唐代以後這種構件因為其形狀逐漸稱為鴟吻。到了明清時期,大型的鴟吻多用於宮殿建設,又稱為「正吻」、「龍吻」。
清式殿堂建築,不論是廡殿頂還是歇山式建築的房脊之上,都把建築的功能與藝術造型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起到建築藝術中的完美和諧的統一,廡殿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最高型制。在等級森嚴的帝王時期,這種建築形式常用於宮殿、寺廟一類的皇家建築,是中軸線建築最常採用的形式,如故宮午門、太和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