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
螯 拼音:áo 注音: ㄠˊ 部首: 虫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 16
简体部首: 虫 简体部外笔画: 10 简体总笔画: 16
繁体部首: 虫 繁体部外笔画: 11 繁体总笔画: 17
五笔86/98: GQTJ 仓颉:GKLMI 郑码:CIMI 电码:5837
笔顺编号:1121533134251214 四角号码: 58136 UNICODE:87AF
目录
基本字义
áo ㄠˊ 螃蟹等节肢动物变形的第一对脚,形状像钳子。
英汉互译
pincers
方言集汇
粤语:ngou4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ngau2[客英字典]ngau2[海陆丰腔]ngau2[宝安腔]ngau2[客语拼音字汇]ngau2[梅县腔]ngau2
详细解释
螯 áo 〈名〉
(形声。从虫,敖声。本义:节肢动物的螯夹) 节足动物的第一对脚。足端两歧,开合如钳,可取食并作防卫之用 [chelae] 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又如:螯胶(百足蟹所煮成的胶) 蟹,螃蟹 [crab]。如:螯蟹(螃蟹)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字部》 ·螯 ·康熙笔画:17 ·部外笔画:11 《唐韵》五劳切《韵会》牛刀切,音遨。《玉篇》车螯。《本草》其壳色紫,璀粲如玉,斑点如花,海人以火炙之,则壳开,取肉食之。《梁元帝·谢车螯启》车螯,味高食部,名陈物志。 又蟹螯。《韵会》大足,在首上如钺者。《大戴礼》蟹二螯八足,非蛇蛆之穴,无所寄托者,用心躁也。《晋书·毕卓传》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 通作敖。《荀子·劝学篇》蟹六跪二敖。 《说文》本作。《韵会》或作螯、。
English
nipper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