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
四分律行事钞
佛教文献 三卷。 唐·道宣(596~667)撰。 具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略称《行事钞》。 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册。 作者为律学南山宗的创始人,本书钞集比丘依律行事的教典根据,主要以《四分律》为基础,以三藏文字、圣贤撰述、古师章疏为补充,分三十篇说明律藏所摄的自修摄僧的各种事相行法。 此与作者所着的《四分律比丘戒本疏》和《四分律羯磨疏》同称为南山三大部,为律宗的权威著作。
作者道宣
道宣十六岁从智顗出家,二十岁时从智首受具。 二十一岁从智首习律,曾听律至二十遍以上。 他在从智首听律的时候就打下了着本书的基础。 他原住长安崇义寺,以武德七年(624)入终南山,武德九年六月于终南山丰德寺撰成本书初稿。 贞观四年(630,一作贞观八年)重加修定。
内容
作者自序 本书卷首有作者自序,序文先总明着本书的动机,作者认为古来释律的著作,撰疏的只论废立,作钞的只逞问难,都不足以为新学实际行事的指导。 因此‘统教意之废兴,考诸说之虚实’,以‘辟重疑,遣通累,括部执,诠行相’为宗旨,着重会通诸律,解决疑难,便利行事,故题名行事钞。 把律文内同类的加以归纳,内容是‘始终交映,隐显互出’。 尽量求文字的简约,提示纲领,以应需用。
十门提纲 次以十门提纲,说明撰述本书的义例︰ (1)序教兴意︰说明佛制戒的意义,四分宗与他宗的优劣,并以遮性等五例分别显教兴意。 (2)制教轻重意︰以渐顿等七门说明制有轻重的理由。 (3)对事约教判处意︰以昔人临事不据所受律文判断,或依他部律来处理本宗(四分)的持犯,为了纠正这些错误,而建立划一正确的标准。 (4)用诸部文意︰说明本书主要取《四分律》为依据,其间也引用他部律,主要是因为《四分律》文不明了,或事在废前(如律许食鱼肉,后在《涅盘经》中制止食肉),或有义无文,有事无文的,皆取他部之文来补充。所引的律文,必取与四分义势相顺。 其与《四分律》文不同不相通的,只能用他部之文行他部事。 至于两律文义不同又都明了,不好取舍,就两说并存,随人采用。
又列举诸持律者有以下几种︰ (1)只用四分一部,全不参考他部。 (2)遇有四分缺文就引他部来补充。 (3)四分应有的意义而文字不明显,引他文证明。 (4)四分文义部明显,虽是他部所废,而仍然沿用。 (5)兼取五藏文字会通律宗。 (6)最后以大乘为归趣。 作者说本文所宗属于(3)、(6)两种,其余的方法则参酌采用。 (5)文义决通意︰作者从《四分律》中发现了许多须抉择会通的问题。 其原因不外是律文年久残缺,部主取舍不同,翻译失实,抄写错漏,相承杂滥。
解决办法是︰ (1)文义俱阙的事,以他事为例,或就理之所有来处理。 (2)文具义阙的事以义定之。 (3)义虽应有而《四分律》无明文的事,以他部文为证而成其事。 (6)教所诠意︰总以持犯二事为律教所诠。 (7)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分化行二教,化教泛明因果,识达邪正,通于道俗;行教(即制教)定取舍,显持犯,局于内众。 (8)僧尼二部行事通塞意︰二部同戒同制的,尼戒以比丘戒为准。其余轻重不同,有无互缺,犯同缘异,及尼与比丘不同的行法,另立尼众别行法篇。 (9)下三众随行异同意︰即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不同的行法,别列一篇。 (10)明钞者引用真文去滥传真科酌意︰作者列举本书引用的书目,有诸部律藏及释律诸论(《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当时尚未传来,作者未及见故不列),和梁时所集《出要律仪》等(所引大乘三藏及小乘经论,则未列书目)。 所引有关《四分律》古师注释,有法聪、道复《疏》六卷,洪理《抄》二卷等十余种,以及江表、关内、河南、蜀郡流传的著作。 最后作者说明作钞意在撮略正文,包括诸意,只存可为根据的文字,其余都删略(诸家解释不适合于新学行事的,另收入《拾毗尼义钞》中)。 目的是专供行事上披检之用。
统摄全书 最后以三行统摄全书的内容。上卷十二篇属于摄僧统众的事,名为众行; 中卷四篇属于自修持犯的事,名为自行; 下卷十四篇通于僧众及个人,名为共行。 自行属于止持,众行、共行属于作持。故本书所诠,总归于依戒行十六事,成此三行,故名行事。
正文 正文分三十篇(宋·元照撰《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将本书分摄为十六篇),其主要内容如下︰ (1)标宗显德篇︰本书以依戒行持为宗,本篇标举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并广行诸教,赞持戒功德,为以下诸篇的发起(即总劝行事)。 (2)集僧通局篇︰明羯磨作法前作相(打犍椎等)集僧的方法,界(集僧处所)的差别和体相,及集僧的人数范围。 (3)足数众相篇︰明足僧数的人所具的条件,文中多说不足数的相,反显能足数的相。 后附别众法。 (4)受欲是非篇︰明制与欲的制意,开遮,与欲因缘,与欲法,失欲,及成不成与欲。 (5)通辨羯磨篇︰明羯磨的条件、种类和成不成的分别。 (6)结界方法篇︰明摄僧界,内容包含自然界、作法界、结果作用的有无和失不失的差别(以上五篇为众法缘成事)。 (7)僧网大纲篇︰主要明灭恶。 以五门为纲,明住持摄众的方法,包含七种治罪法(加恶马、默摈为九种),僧食制度的如法与否,作法的条件和方法(此篇为匡众住持事)。 (8)受戒缘集篇︰明受戒的事,附舍戒法和六念法。 (9)师资相摄篇︰怫子依止法和和尚阿阇黎摄受弟子法(以上二篇为接物提诱事)。 (10)说戒正仪篇︰明半月说戒的仪轨(谓据普照、道安二人旧定的仪轨,引律藏加以删补而成。 此篇与自恣篇为检察清心事)。 (11)安居策修篇︰明安居处所、时间、分房舍法、四种安居、遇缘失不失安居、迦提五利、解界如不如法等,附受日法(此篇为静缘策修事)。 (12)自恣宗要篇︰明自恣的时间、人、自恣作法等,附迦絺那衣法。 (13)篇聚名报篇︰先依六聚释篇聚名相,次明犯戒所感果报。 (14)随戒释相篇︰释比丘二百五十戒的戒相,初广明戒法功能、戒体业性,并略示戒行摄修,后依戒本逐条解释。除少数特殊条文外,仅列举犯缘和略释(广解见《戒本疏》及《拾毗尼义钞》中)。 (15)持犯方轨篇︰以名字、体状、处所、通塞、渐顿、优劣、杂料简等七门释持犯差别(以上三篇为专精不犯事)。 (16)忏六聚法篇︰初依三宗明理忏,次依六聚明事忏(此篇为犯已能悔事)。 (17)二衣总别篇︰二衣谓制三衣六物及听百一衣财。 于制门中明衣的作法、受法、摄衣界坐具法、漉水囊法。于听门中明百一诸长、粪扫衣、檀越施衣,及亡僧物的处理。 (18)四药受净篇︰明四药的体,结净地法,护净法的差别,受的差别。 19钵器制听篇︰初明钵的制意、体、色、量、受法、失受相及受用行护法,次明其他养生众具。 附房舍众具等法(以上三篇为内外资缘事)。 (20)对施兴治篇︰明受施时作观对治自心的方法。 (21)头陀行仪篇︰明十二头陀行(以上二篇为节身离染事)。 (22)僧像致敬篇︰明敬三宝法及僧众大小相礼法,附造经像塔寺法(此篇为卑己谦恭事)。 (23)讣请设则篇︰包含受请、往讣、至请家、就座、观食净污、行香咒愿、受食、食竟、哒嚫、出请家等法。 (24)导俗化方篇︰明说法仪轨,授三皈、五戒、八戒法,生起俗人敬信的方便,及白衣入寺法(以上两篇为外化生善事)。 (25)主客相待篇︰明客比丘入寺、受房、相敬、问受利等法。 (26)瞻病送终篇︰初明简看病人法、供养法、安置病人处所及为病人说法,次明出尸及埋葬的法则(以上两篇为待遇同法事)。 (27)诸杂要行篇︰明佛法僧事乃至杂治病法等十门杂事(此篇为杂行要业事)。 (28)沙弥别行篇︰初明出家缘起、劝出家的功德、障出家的过失等,次明出家和授沙弥戒的仪轨与沙弥戒相等。 (29)尼众别行篇︰初明比丘尼受戒、忏罪、说戒、安居、自恣等与比丘不同的行法,次明式叉摩那法及沙弥尼法(以上二篇为训导下众事)。 (30)诸部别行篇︰明他部与四分不同的少数事相(此篇为旁通异宗事)。
标题 本书标题冠以‘删繁补阙’四字,如自序中所说︰删繁主要是删过去诸注家繁广的情见,补阙是补充诸注家,也补充《四分律》未解决的问题。 所以本书对《四分律》,没有增减圣言的过失。
评价
本书于诸部律中特以四分为宗,其理由是中国受戒既依四分,随行也必须依四分才合理。 所以根据的文字,以及判断问题都以《四分律》为标准。 但道宣与其他宗四分的学者不同处,在于他敢于旁征博引,用他部的文字来补充《四分律》,而又不害《四分律》的本意。 《四分律》在三乘中的地位,作者在《羯磨疏》中称为‘过分小乘教’,在本书中则称为‘小菩萨’(见《沙弥别行》篇),而‘义当大乘’(见《受戒缘集》篇)。本书对于戒体,虽说应依《成实论》许无作非色非心,而又说‘今就正显,直陈能领之心相’,仍倾向以心法为无作戒体。 本书引大乘三藏文字甚多,且多偏重大乘,如依《涅盘经》废鱼肉正食,即是其例。 作者判四分律宗分通大乘,此书可说是以分通大乘的面貌出现的。 本书将《四分律》的二部戒和二十犍度的内容,以事类为提纲,归纳排列,与其他注《四分律》随文解释的体例完全不同。它仅以三卷的文字,概摄了六十卷《四分律》的事相行法,其余三藏教典、东土著述有关的文义,也收罗得不少。不但全面,而且细密,如尺量短长,由旬大小等,皆有精细的考订。 并补充了很多阙漏(如狂人前舍戒不成,有义无文,三衣应受持及非时残宿不受,有事无文等,引十诵等证补),纠正了很多错误,发现并解决了很多前人未注意未解决的问题。 唐·澄观称其‘文简理诣,义圆事彰’。宋代元照说本书是‘摄僧护法之仪,横提纲要,日用时须之务,曲尽规猷’。都不是过分的评语。 它是在法砺以前诸律师研习成就的基础上,舍短取长,而集其大成的。 道宣以前诸家的钞,现在多已失传,盖自本书出世后,他们就渐次被淘汰了。
注释
本书成后就为当时律匠所共传诵。 法砺见此书,写一本常阅,误以为智首作。 怀素也曾学此书。 但因为它文简义丰,后世学者不免仍感觉它很深。 志鸿作《搜玄录》时已叹息‘当时传授,机利洞明;自尔学之,情昏莫晓’。 元照也说它‘理致渊奥,讨论者鲜得其门’。
后人为本书作注释的极多,见于《行事钞诸家记标目》的有六十二家,现存的有以下几种︰ (1)《四分律钞批》十四卷,唐·大觉撰。 (2)《四分律行事钞搜玄录》二十卷,唐·志鸿撰,澄观序。 引大慈、灵萼以下四十余家的要义。今仅存集僧通局篇以上及安居、自恣二篇文,余佚。 (3)《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二十卷,后唐·景霄撰。 (4)《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十二卷,宋·元照撰。 (5)《四分律行事钞科》三卷,元照撰。 (6)《四分律行事钞评集记》十四卷,澄渊撰。以上诸家注释,以元照《资持记》最为精详,为《四分律》学者所共推重。 释《资持记》的著作有《资持记序解并五例讲义》一卷(宋·则安撰), 《资持记立移注题拾义》一卷(宋·道标撰)。 1686年日本僧慈光、瑞芳二人将《资持记》编于《行事钞》文下,将元照《科》文系于其上,题名《三籍合观》。 分为四十二卷。
流传
道宣着成此书后,即亲为弟子讲授。 他的弟子中,有人在听讲时记录所闻,就成为本书的注释。 六十二家中的大慈、融济、灵萼、玄俨,都是道宣的弟子。 此外,除极少数异宗的人(如相部宗的昙一等),对本书有不同意见外,其余多是南山宗学人,对本书皆尽力弘传。慧则一生讲此书至七十遍之多。 本书初出即盛行于长安及其附近。 道宣传法弟子文纲和文纲弟子道岸到了南方,本书的传播就自北而南。 道岸又请中宗墨敕执行南山律宗,本书的流行遂遍于中国南北汉族佛教界,言行事者皆奉为司南。 直到现在仍为《四分律》宗人所宗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