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行雲流水
xíng yún liú shuǐ

近義詞 :揮灑自如 無拘無束 筆走龍蛇

反義詞 :矯柔造作 矯揉造作

出 處 :《答謝民師書

體 裁成語

屬 於 :褒義詞

行雲流水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讀音是xíng yún liú shuǐ,意思是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約束,就像漂浮着的雲和流動着的水一樣。出自北宋蘇軾答謝民師書》。

目錄

原文

近奉違,亟辱問訊,具審起居佳勝,感謝深矣。軾受性剛簡,學迂材下,坐廢類年,不敢復齒縉紳。自還海北,見平生親舊,惘然如隔世人,況與左右無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數賜見臨,傾蓋如故,幸甚過望,不可言也。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遠。』又曰:『辭達而已矣。』夫言止於達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繫風捕影,能使是物瞭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瞭然於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辭至於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1]

典故

北宋謝民師,原名謝舉廉,江西新幹縣溧江凰山村人,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宋元豐八年(1085年),謝民師和叔父謝懋謝岐、弟謝世克同時進京參加乙丑會試,四人同中進士,轟動朝野,史稱宋代「文林四謝」。「四謝」之首謝民師,性情溫良,崇尚才學。謝民師仰慕蘇軾的人品和才華,他熟誦精研蘇軾的詩文,苦於沒有機會結識。有一種說法是,他發現蘇軾的《前赤壁賦》受「烏台詩案」的影響,有些句子反映出他的情緒頹廢,於是將「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改動兩個字,變為「來年好景君須記,還是橙黃桔綠時。」改完後寄給蘇軾。蘇軾向來待人寬厚,以文交友,談吐大方,不拘小節。但見了謝民師的書信,心中甚感納悶:「老夫詩文,無不字句斟酌,反覆推敲,未有不妥。民師自恃才氣,擅作修改,是何用意?」蘇軾捋須沉思,恍然領悟,擊掌嘆道:「難得民師一番苦心,改詩用意不在詩,而是委婉寄語老夫遭挫折切勿悲觀,處逆境切勿消沉,樹立信心和勇氣,從挫折和困境中解脫出來。」蘇軾當即給謝民師回了一封信,表達了內心的感激之情,信曰:

「某啟。辱手簡,不吝賜教,備增感慰。某謫居粗遣,廢棄之人,每自嫌鄙,況於他人。近稍能飲,不煩念及,未緣會見,萬萬以時自愛。」

從此,謝民師與蘇軾之間書信不斷,相互問候,互贈詩文,共敘友情。

宋朝詩人蘇軾在《與謝民師推官書》中提到,他覺得謝民師的詩文雜賦讀來像飄動的浮雲、流動的水,十分流暢,無拘無束,沒有一定的目的,但常常能在適當的時候書寫或停筆,文字組織的條理自然,洋溢流露出各種姿態。

我們沒有看到謝民師的原文,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正是蘇軾所欣賞的文風。這與孔子的觀點是一致的,孔子認為:「言之不文,行之不遠。」意思是作文不講究文采,很難流傳廣大久遠。同時蘇軾自己的詩文也正是這種風格,不拘泥於形式,當發散的發散,當收斂的收斂,收放自如,恣肆汪洋,毫不忸怩作態。

後來「行雲流水」被用來形容待人處事或文章字畫飄逸自然,無拘無束。

故事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是寫莊子佯死化身成楚王孫,考驗妻子是否會在他死後為其守寡,沒想到莊妻受不了引誘,在被揭穿後羞愧上吊自殺,莊子則在妻子死後敲瓦盆而歌,之後摔碎瓦盆,得道成仙的故事。而節錄的是故事開頭,內容是:莊子時常夢見自己化身為蝴蝶,他將這件事告訴他的老師──老子,老子點出這是因為他前世是只成精的蝴蝶的緣故,莊子頓時醒悟,從此看開世間人事的興衰、窮通,像飄動的浮雲,流動的水一樣無足輕重,不再被世俗牽累。後來「行雲流水」被用來比喻平淡自然的事物。

視頻

行雲流水

參考資料

  1. 齧指心痛,好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