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袁可立(1562年-1633年),字禮卿,睢陽河南睢縣)人。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歷蘇州府推官。彈劾應天巡撫,平反蘇州太守石昆玉冤案。 [1]袁可立執法不避權貴,「至犯令抵罪者,雖寵近必行,似歐陽永叔。

」萬曆二十二年( 1594年),擢拔為山西道監察御史,吳民簞酒相留,哭送百里不絕。曾官登萊巡撫,期間成功遊說劉興祚歸明。天啟三年(1623年)三月十二日,朝鮮西人黨李貴李適金自點等人在仁穆王後的協助下,召集軍隊在綾陽君(後來的仁祖)的別墅發動政變。袁可立表示:「看得廢立之事,二百年來所未有者,一朝傳聞,豈不駭異。」[2]。並上書朝廷,力主討伐。 [3]朝鮮派出使團前往登州拜見袁可立。後因直諫觸帝怒,削職為民,史稱「震門之冤」。 [4]罷官期間,袁可立與友結詩社。泰昌元年(1620年),起尚寶司司丞,歷太僕寺少卿。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歷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晚年崇信道教,在睢州建袁家山[5]崇禎帝為袁可立敕建的「三世尚書坊」。有子袁樞

目錄

參考來源

  1. 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蘇當輪蹄之衝,財富刑獄甲於他郡,公徐而理之。胥吏抱牘如山,公片言立決,如風掃籜,爰書無隻字出入。」
  2. 李民宬《敬亭集》
  3. 《明熹宗實錄》卷三十三 :「所當聲罪致討,以振王綱。」
  4. 錢謙益《牧齋全集》
  5. 《道藏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