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志
袁承志,金庸武俠小說《碧血劍》的男主角,綽號「金蛇王」,明末抵禦滿洲入侵的大將袁崇煥之子,後來定居「浡泥國左近的一座大島嶼」。 金庸武俠小說人物 袁蛇王 姓名 袁承志 綽號 金蛇王 門派 華山派 七省武林盟主 師父 穆人清 夏雪宜(隔世師父) 徒弟 何惕守 家庭 袁崇煥(父) 夏青青(妻) 武功 內功 混元功 輕功 神行百變 攀雲乘龍 岳王神箭 絕技 五行拳 破玉拳 劈石拳 混元掌 鐵指訣 伏虎掌 岳家神槍 金蛇劍法 金蛇拳法 華山劍法 長拳十段錦 金蛇游身掌 金蛇擒鶴拳 滿天花雨 兵器 金蛇劍 金蛇錐 袁承志,金庸小說《碧血劍》中的主角之一,是一個虛構的人物。為金庸小說中武功絕頂的高手之一。
生平
袁承志是明朝大將袁崇煥的兒子,取名「承志」,寓意「續承父親的遺志」。
袁崇煥枉死後被父親的舊部救出,這時他還只是一個七歲的小孩子。
後來朱安國等袁崇煥舊部成員教他讀書寫字,並打好武功根基,好讓他為父親袁崇煥報仇。
多年後他從李自成部下的崔秋山中學到「伏虎掌」。
及後機緣巧合下更拜了的華山派掌門「神劍仙猿」穆人清為師,並在華山上從鐵劍門的「千變萬劫」木桑道人和「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秘笈中學得一身驚人的武功。
多年後,袁承志已成了一個武功高強的青年人,下山後,他行俠仗義,結識紅顏知己夏青青,並在七省豪傑的支持下成為武林盟主,協助闖王起義並幫助闖軍攻破明王朝首都北京。
後來李自成入京,眼見闖軍腐化,義兄李岩慘死,因而與青青、山宗、江湖朋友們收復一座位於渤泥國(今文萊)附近、荷蘭所殖民的大島嶼,從此隱居海外。
2人物形象
在舊版之中,似乎還愛賣弄文才,一面寫《兵車行》,一面接招,將他本身既有浩然正氣又不呆板的性格發揮的淋漓盡致。新版把他的文學味道減等,《兵車行》變成了他自幼背熟的父親給皇帝上的奏章,他又謙虛了幾句,說字寫得不好之類,但形象並未受到影響。袁承志最大的好處是對溫青青(即夏青青,夏雪宜之女)十分溫柔諒解,小心呵護。她怎樣刁蠻,他都不介意,只是憐惜呵護。
袁承志這人物不大出色、名氣不大響亮,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碧血劍》的故事比較弱,難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是他的光芒,輕易被兩個沒出過場的真正主角蓋過,在舊版里,真正的主角是金蛇郎君,在新版里,主角是袁崇煥。金蛇郎君是虛構的武俠奇才,袁崇煥是歷史有名的大人物,相形之下,袁承志不過是個平庸的閒角。但以事跡來說,袁承志空有武林盟主、金社蛇營主帥的身份,在當時所做的看來轟轟烈烈的大事,似乎在當今民族融合團結的大背景下被弱化。使人覺得卻像沒有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似乎比陳家洛還差一點。他一開始就是支持闖王李自成(最早是高迎祥),打擊後金軍(即滿清軍),等到發現闖王醜惡的一面,從而發覺自己力挽狂瀾而不得,無力兼濟天下,他就意興闌珊,於是退而齊家,獨善其身,帶着青青及群雄移居海外去了。
舊版時《碧血劍》的人物多花樣,橋段頗弱,袁承志的故事像「少年曆險記」多過英雄揭竿起義,袁承志本人也就分量有限,到了新版,金庸大幅改寫,大大加深了歷史意味,袁承志更加無足輕重。
長大了的袁承志越發沉穩,他以國家大義為己任,出生入死;他以其父為標榜,當仁不讓。
但具備俠義之士的正義凜然之外,還不乏機智,敏銳。
既做到了英雄千古,治國安邦,又兼顧了生活真情,修身齊家。
目錄
人物評價
《碧血劍》小說最後一回,已成為民間抗清領袖的袁承志看到反清復明的大勢已去,覺得自己空有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卻無安邦救國的權謀韜略,自己又不願落草為寇,不禁有些心灰意懶。這時,他回想起張朝唐說過浡泥國民風淳樸、人民安居樂業的情景,便產生了避難海外的想法。隨後,他召集一幫同道中人從山東乘船前往東南亞,到達「浡泥國左近大海中的一座島嶼」。他們趕走了盤踞在那裡的紅毛海盜,終於在海外開闢了一個新天地。其實,袁承志避難海外的例子並非金庸獨創。明末清初小說家陳忱曾寫過一部《水滸後傳》,描述了以阮小七、李俊為首的一批原梁山好漢,因不堪奸臣惡霸的欺壓,紛紛再次造反,但迫於形勢不得不出逃海外。後來,他們在暹羅(即泰國)成就了一番大業,李俊最終成為暹羅國主。這些情節雖屬虛構,卻同《碧血劍》一樣反映了當時不少中國人避難東南亞的現實。這些中國移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當地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碧血劍》是《書劍恩仇錄》到《射鵰英雄傳》中的過渡,袁承志這個人物也是陳家洛到郭靖中間的一個過渡。袁承志制伏兩頭猩猩,為之取名「大威」、「小乖」,已有了《射鵰英雄傳》中一對白雕妙用的影子。
參考文獻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視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