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袁翰青

來自 非常歷史網 的圖片

袁翰青 (1905年9月7日 - 1994年3月2日),男,漢族,出生於江蘇通州。有機化學家[1]、化學史家和化學教育家

袁翰青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九三學社第二屆中央理事會理事,第三、四、六、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第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袁翰青長期從事有機化學研究、中國化學史研究以及科技情報研究的領導和組織工作。1932年首先發現聯苯衍生物的變旋作用。著有《化學重要史實》《中國化學史論文集》。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科學院院士

出生日期----1905年9月7日

出生地點----江蘇南通

國 籍 ---- 中國

逝世日期----1994年3月2日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畢業院校----伊利諾大學,清華大學,南通師範學校

代表作品----《化學通訊》

人物生平

1905年9月7日,袁翰青出生於江蘇省通州(今南通市)的一個職員家庭中。父親袁助之希望把自己的子女培養成為知識淵博的人才。因此,袁翰青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南通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完成學業後,隨即就讀於著名的南通師範學校。

1925年,以優秀的成績被清華大學化學系錄取。

1929,大學畢業時,被公派到美國深造,就讀於伊利諾大學。在學習期間,袁翰青通過研究,發現了聯苯衍生物的變旋作用,對立體化學和異構現象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貢獻。

1932,年獲伊利諾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助教。

1925-1929年,在清華大學化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29-1932年,在美國伊利諾大學化學系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

1933年底,袁翰青懷着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心,回到國內,被聘為南京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講授有機化學、化學文獻、高等無機化學等課程,並繼續進行有機化合物變旋作用的研究,這是他在國外研究工作的延續。

1937年,日軍大舉侵華,江南淪陷,中央大學等高校和一些科研機構紛紛內遷四川和雲南。為了發展我國西北部地區的科學和教育,袁翰青沒有隨校遷往西南,而是於1939年離開南京去了大西北的甘肅省蘭州市,擔任甘肅科學教育館館長。針對當時西北地區教育情況,他在館內設立了實驗室,供當地中學生做實驗,使學生聯繫實際學習書本知識,對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1944年,袁翰青在蘭州參加民主科學座談會(九三學社的前身)。

1939年,來到大西北的蘭州市,擔任甘肅科學教育館館長。針對當時西北地區教育落後的情況,他在科學館內創建了實驗室,供當地中學生做實驗,使學生們能夠聯繫實際地學習書本知識,對於提高教學質量起了重要作用。

1944年,袁翰青在蘭州參加民主科學座談會(九三學社的前身),是科技界知識分子為發揚民主和振興科技事業而成立的組織。

1944年,袁翰青在蘭州參加民主科學座談會(九三學社的前身),是科技界知識分子為發揚民主和振興科技事業而成立的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為了發展新中國科學知識普及工作,任命袁翰青擔任文化部科學普及局局長。

1952年,中國高等教育開始有了較大的發展,需要一整套理工科教材,袁翰青又調任商務印書館總編輯,負責組織編寫和出版這套教材,對提高教學質量起了重要作用。

1955年,他擔任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秘書長,在蘭州負責籌建分院。同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袁翰青
 

來自 科普中國網 的圖片

1956年,為了發展科技情報事業的需要,袁翰青調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任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後的短短七年內,由於工作需要,袁翰青先後四次調動工作,但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總是愉快地服從,並盡力做出成績。

1980-1988年,他在《化學教育》雜誌上介紹了26位世界著名化學家,如拉瓦錫(A.L.Lavoisier)、道爾頓(J.Dalton)、門捷列夫(Д.И.Менделеев)等。他以翔實的史料敘述了這些化學家的生平、成就以及在歷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中所描寫的科學家的崇高理想、堅韌的毅力以及為科學事業的犧牲精神和創新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袁翰青和應禮文合編的《化學重要史實》是為化學教師和青年學生編寫的化學史料,這本書寓教育於科學發展史中,不但傳授了科學知識,還對於讀者理解基本知識、擴大視野,以及對青年進行思想和品德教育起了積極的作用。此書於出版當年(1989年)就獲得首屆全國科技史優秀圖書榮譽獎。

1983年,給母校南通師範學校寫信:"母校對我青年時代的教育,是我一生從事科學事業的良好基礎,為表示對母校及南通市教育的一點資助,特將本人近年來微薄的積蓄人民幣五千元寄上,希望母校將贈款的年息購買工具書,贈送南通市的小學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為此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袁老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後來人一定要踏着前一代人開闢的道路,為發展中國的科學、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畢生力量。"

1994年3月2日於北京去世。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長期從事有機化學研究、中國化學史研究以及科技情報研究的領導和組織工作。曾發現聯苯衍生物的變旋作用;在立體化學和異構現象的研究、中國化學史的研究、普及科學知識及繁榮科技情報事業等工作中做出了貢獻。

發現聯苯衍生物的變旋作用

早年,袁翰青主要從事有機化學研究,1932年發表了"聯苯的立體化學--光活性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聯苯及其鹽類的變旋作用"一文。他發現,在銅存在下,使1-碘-2,5-二甲氧基與1-硝基-2-溴-3-甲酯基苯進行縮合反應,然後對產物進行皂化,可製得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聯苯。他研究了鄰位上帶有較大基團的光活性2'-硝基-6'-羧基-2,5-二甲氧基聯苯的變旋作用,並用左旋的番木鱉鹼、辛可寧或馬錢子鹼與這種聯苯衍生物作用,製成它們的鹽,經拆分後就可得到光活性的聯苯衍生物,發現它的鈉鹽在水中的外消旋速率比游離酸在有機溶劑中的慢;以絕對乙醇為溶劑時,鈉鹽比游離酸容易消旋,從而發現了聯苯衍生物的變旋作用。

基團的極性影響

在"取代基對某些光活性聯苯的外消旋速率的影響"研究中,袁翰青製備了五種5'位上帶甲氧基、甲基、氯、溴和硝基的2-硝基-6-羧基-2-甲氧基聯苯的衍生物,並對這些衍生物和2-硝基-6-羧基-2'-甲氧基聯苯的外消旋速率進行了比較,還研究了5'位上帶有不同基團時對外消旋速率的影響,和5' 位上的取代基的作用機理,發現5'位上帶氯或溴的游離酸比帶甲基或甲氧基的更穩定,但以帶硝基的最為穩定,從而提出了外消旋速率受這些基團的極性影響的看法。

1935年後,袁翰青研究了2,2',4,4'-四溴-6,6'-二羧酸聯苯和N-苯磺酰基-8-硝基-1-萘基甘氨酸及其類似物的消旋作用。他發現這類化合物較易消旋,但在鹼中最不穩定,他還製得了前人未曾得到過的這種酸的左旋體固體化合物。上述研究,對於發展芳香族化合物的立體化學起過一定的作用。

中國煉丹史探源

50年代,袁翰青開始進行化學史特別是中國化學史的研究,涉及的範圍相當廣,尤其對煉丹術的研究較為深入。袁翰青認為,中國開始有煉丹術是很早的,據《史記》記載,戰國時就有方士煉丹,但現存的最早的中國煉丹的著作則要算《周易參同契》,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煉丹著作。因此,該書的作者魏伯陽應該是留有著作的最早的煉丹家。從《周易參同契》的內容和魏伯陽所處的東漢時代背景,可以大體看出該書的意義。《易經》的思想具有辯證的動的觀點,到了西漢末年,利用《易經》來預卜吉凶的所謂"讖緯說"大為流行,魏伯陽一面承襲了"讖緯說",一面接受了當時已經發展起來的煉丹術。他認為易經、道家哲學和煉丹方術三者是統一的,因此就寫出了三位一體的《周易參同契》,成為中國煉丹術的理論基礎。在這本書里,記述了中國最早的化學知識,例如汞容易和硫黃化合,生成硫化汞;黃金不易被氧化("金入於猛火,色不奪精光")等等。

考證造紙術發明人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但是紙是誰發明的?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議。據《後漢書》中"蔡倫傳"的記載,蔡倫是中國造紙的創始人,但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說:"漢興,有紙代簡,至和帝時,蔡倫工為之。"北宋陳樵在《負暄野錄》中說:"蓋紙,舊亦有之,特蔡倫善造爾。"南宋史繩祖在《學齋拈畢》中也說:"紙、筆不始於蔡倫、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於前世,則有之,謂紙筆始此二人則不可也。"袁翰青認為,唐、宋學者的看法符合歷史實際情況和正確的歷史觀點,他根據考古學家發現的實物證據、史料和工藝發明規律來分析問題,指出:1933年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的一個漢朝烽燧亭遺址里,得到一小張麻紙,同時出土者有黃龍元年(漢宣帝年號)的木簡,則這張紙應當是西漢的故物。1942年勞干和石璋如在西北的額濟納河旁一個漢朝烽燧的廢址上做了發掘工作,得到一張有字的紙,請植物學家鑑定,確認是植物纖維做的。同時還得到一些記有年號的竹簡,最早的是永元五年(公元93年),最晚的是永元十年(公元98年)。即使把這張紙算是永元十年的遺物,那也比《後漢書》里所記的公元105年蔡倫造紙早了七年。

探討中國化學史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在多年的中國化學史研究中,袁翰青不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時在如何開展研究工作上,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他認為,研究工作應該遵循三方面原則。

第一,要有正確的歷史觀點,即必須具有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點。對於化學史中每一件事實的論證和評價,都必須結合當時的社會條件來研究。如果我們以今天的豐富化學知識的尺度來衡量古人的成就,從而認為這些成就很微薄,並加以輕視,這就不合乎歷史觀點。例如,我們不能以今天的煉鋼水平與戰國時代的鐵器比較,而應該看到戰國時代的煉鐵技術確實改進了當時的農業生產。

第二,要將發展性研究與發明性研究同等對待。必須重視化學知識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定程度的系統性,不能只是偏重研究發明創造的歷史,如造紙術和黑火藥的發明史。有好些科學知識和工藝雖不是我們祖先首先發明的,但在中國的發展一定也具有不同於別國的特點,我們應當同樣重視這方面的研究。例如,玻璃究竟是我們祖先發明的,還是從西方傳來的?這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即使製造玻璃的方法是外來的,但我們在接受了這種技術之後,有過改進,這仍需加以研究。

第三,對史料必須審慎處理。研究中國化學史要十分謹慎,必須注意史料的可靠性和史實的真實性,孤言片句不足以構成有力的論證,而且也應該識別偽書的存在。在研究古代的化學工藝時,尤其需要用實物來證明。這三方面的原則不但使袁翰青本人在中國化學史研究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使中國很多學者受益不淺。

主要論著

他曾被選為中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首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他在科普方面的譯著有《溶液》、《糖的故事》、《銅的故事》、《氟的工業製造技術》、《硼烷的製備》、《只有一個地球》。

1HCYuan,RAdams,Stereochemistry of DiphenylXXIIIOptically Active 2 ,5Dimethoxy2′nitro6′Carboxydiphenyl and the Mutarotation of Its Salts ,JAmChemSoc,1932,54:2966~2973.

2HCYuan,RAdams,Stereochemistry of DiphenylXXVIThe Effect of Substi tution on the Rate of Racemization of Certain Optically Active Diphenyls,JAmCh emSoc,1932,54:4434~4443.

3HCYuan,TTHsu,Optical Isomerism of2,2′,4,4′Tetrabromo6,6′dica rboxybiphenyl,JChinese ChemSoc,1935,3:206~212.

4HCYuan,TTHsu,The Investigation of NBenzenesulfonyl8nitro 1naphthylalycine and Analogous Compounds,JChinese ChemSoc,1936,4:131~41.

5HCYuan and HCLi,Synthesis of αthienylalanine,JChinese ChemS oc,1937,5:214~218.

6HCYuan,Remark on The Dipole Moment and Structure of Dimethyl Tellur onium Diiodide,JChinese ChemSoc,1937,5:219~222.

7HCYuan and KCHua,Determination of Configurations of Some Hydroxami c Acids,Oximes and Bydrazones by Means of Cryoscopic Data,JChinese ChemSoc, 1940,7:76~101.

8HCYuan,Studies on the Hydrogen Bond,ⅡDetermination of Configuratio ns of Some Cistrans Isomers by Means of the Cryoscopic Data,1947,15:102~106 .

9袁翰青,我國化學史的研究概況與參考資料,化學通報,1954,10:493~502。

10袁翰青,周易參同契--世界煉丹史上最古的著作,化學通報,1954,8:401 ~406。

11袁翰青,推進了煉丹術的葛洪和他底著作,化學通報,1954,5:239~244。

12袁翰青,從道藏里的幾種書看我國的煉丹術,化學通報,1954,7:339~350。

13袁翰青,中國化學史論文集,三聯書店,1956。

14袁翰青,蔡倫之前我國已經有紙了,中國輕工,1980,5:12。

15袁翰青,關於豆腐的起源問題,中國科技史料,1981,2:84~86。

16袁翰青、應禮文,化學重要史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社會任職

抗日戰爭勝利後,袁翰青回到北京,被聘為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還擔任了化工系主任,為學生講授有機化學、化學文獻等課程。此外,他還在北京師範大學和輔仁大學兼任教授,講授化學史等課程。他在北京大學任教期間,正值國民黨反動派殘酷鎮壓人民革命和愛國學生運動的白色恐怖時期,他同情學生的遭遇,積極參加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各種活動,因此被當局列入黑名單,不能住在家裡,只好在沙灘北京大學教學樓內藏身。

他曾歷任第一至第七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第六與第七屆常務委員。他還長期擔任中國化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以及會刊《化學通訊》的經理編輯。

1932-1933年 任美國伊利諾大學化學系助教。

1934-1939年 任南京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

1936-1941年 任《化學通訊》經理編輯。

1938-1945年 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六屆至第十二屆理事會理事。

1939-1945年 任甘肅科學教育館館長。

1945-1950年 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和化工系主任。

1949-1982年 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十六屆至第二十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併兼任第十六屆、十八屆理事會秘書長。

1950-1952年 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科學普及局局長。

1950年8月 當選為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

1952-1955年 任商務印書館總編輯。

1955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55-1956年 任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秘書長。

1956年 任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研究員、代理所長、顧問。

獲獎記錄

1987年3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榮譽委員稱號

1989年就獲得首屆全國科技史優秀圖書榮譽獎[3]

人物評價

袁翰青對中國化學史的許多方面都有過深入的考究,根據他的3個原則,表述了他獨到的見解。他在其著作《中國化學史論文集》中介紹了中國古代陶器的製造工藝;中國古代的煉銅技術;中國古代哲學中有關物質的理論;中國製糖的歷史,以及歷代幾種重要本草中的無機化學知識等,對研究中國的化學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參考來源

  1. 袁翰青 ,知網
  2. 袁翰青 ,崇川區地名網
  3. 袁翰青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