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
襄樊市一般指襄陽 襄陽簡稱「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漢江流域中心城市,鄂、豫、渝、陝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居漢水中游,北鄰河南省南陽市,南與荊門市相鄰。東經110°45′~113°06′、北緯31°13′~32°37′。市境東西長157~228公里,南北寬109.5~122.8公里。連界線全長1332.8千米。
襄陽肇始於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目錄
歷史沿革
襄陽最早的文化遺存主要集中在漢水北岸,包括軍營坡、龔家洲、金雞嘴、山灣等舊石器時代遺址。器物製作方法多採取直接單面打擊,製作特點與陝西「藍田人」、山西「丁村人」使用的同類器相似。遺址時代約為距今10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或偏晚階段。
至少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襄陽先民開始嘗試磨製石器,製造工具,漁獵採集,刀耕火種。經調查,襄陽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點達180餘處,它們基本沿漢水及其支流兩岸較為密集地分布,尤其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逐步在漢水中游北岸的南陽盆地西南部、西岸的襄宜平原和東岸的隨棗走廊形成了相對集中的較大規模聚落群,在山體較大的鄂西山地邊緣也有少量分布。
2010年12月9日,據鄂政函[2010]366號《省人民政府關於襄樊市更名的通知》,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襄陽區正式更名為襄州區。至此,襄陽市所轄政區為:南漳縣、穀城縣、保康縣;宜城市、棗陽市、老河口市;襄城區、樊城區、襄州區;襄陽高新技術開發區、魚梁洲經濟開發區、襄陽經濟開發區(東津新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末,襄陽市下轄襄城、樊城、襄州3個區,棗陽、宜城、老河口3個縣級市,南漳、保康、谷城3個縣。設有國家級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津新區)和省級魚梁洲經濟開發區。
襄城區 樊城區 襄州區 棗陽市 南漳縣 保康縣 穀城縣 宜城市 老河口市
地理環境
襄陽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居漢水中游,地跨東經110°45′~113°06′、北緯31°13′~32°37′,北鄰河南省南陽市,南與荊門市相鄰,東接隨州市,西連十堰市。行政區域總面積1.97萬平方千米,呈不規則的平行四邊形,邊界線全長1332.8千米。
襄陽市橫跨揚子准地台與秦嶺地槽兩個性質不同的大地構造單元。以房縣~襄陽~廣濟深斷裂為界,斷裂以南的保康、南漳、宜城三縣全境和谷城、襄州、棗陽等縣(市)的南部邊緣位於揚於准地台區,約占全市總面積的42%;斷裂以北的老河口市和谷城、襄州、棗陽等縣(市)的大部分地區位於秦嶺地槽區,約占全市總面積的58%。
襄陽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這裡既有滔滔漢水流經,又有乾冷、暖濕空氣交綏,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加之複雜多樣的地貌類型對氣候要素產生明顯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內氣候形成了各種類型。境內繁多的植物、動物種類,即受惠於氣候的複雜多樣性。全市年平均氣溫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間,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無霜期在228~249天之間。
自然資源
襄陽市有維管束植物189科828屬1698種;其中蕨類植物93種,隸屬27科50屬;種子植物1605種,隸屬162科778屬。境內有國家級珍貴樹種61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4種。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268種,其中鳥類151種,獸類60種,爬行類34種,兩棲類23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10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50種,國家「三有」保護和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8種;非脊椎類陸生野生動物3萬餘種。
襄陽市發現各類礦產57種,礦產地520餘處,其中24種探明儲量,探明各類礦產保有資源儲量19.64億餘噸。在探明的礦產儲量中,金紅石探明儲量居全國首位;鋁土礦、軟質耐火粘土探明儲量居全省第一位;硬質耐火粘土和磷礦、石灰石探明儲量分別居全省第二、第五位。優勢礦產主要有鈦礦(金紅石)、磷礦、硅石礦等。
人口
襄陽市屬散居少數民族地區,有40個少數民族成分,分別是回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壯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羌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仡佬族、錫伯族、拉祜族、景頗族、克爾克孜族、達翰爾族、仫佬族、撒拉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羅斯族、京族、獨龍族、門巴族。
交通
襄陽自古即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歷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襄陽西接川陝,東臨江漢,南通湘粵,北達中原,是鄂、豫、渝、陝、四省市毗鄰地區的交通樞紐。
風景名勝
襄陽主要旅遊景點:隆中風景名勝區(AAAAA)、襄陽城、仲宣樓、米公祠(AAA級)、廣德寺、湖北峴山國家森林公園、習家池、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襄陽王府(A級)、五道峽風景區(AA級)、襄陽北街、昭明台、鳳凰溫泉旅遊區(AAAA級)、黃家灣、魚泉河漂流、五山堰河鄉村旅遊區(AAA級)、南河小三峽風景區、白水寺風景區(AA級)、熊河風景區(AA級)、襄陽唐城影視基地(AAAA級)、九道河漂流、承恩寺、龍王峽漂流、湖北白竹園寺國家森林公園、張自忠將軍紀念館(A級)、唐梓山、薤山旅遊度假區(AAA級)、野花谷自然風景區、水鏡莊(AAA級)、香水河風景區(A級)、湯池峽溫泉(AA級)、中華紫薇園、漢城影視基地、九連墩戰國古墓、青龍山熊河風景區、老河口百花山森林公園。
古隆中
古隆中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樊古隆中位於湖北省襄樊市襄陽以西13公里的西山環拱之中。據《輿地誌》記載:「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聲。」隆中因此而名之。歷史上著名的劉備三顧茅廬的史事和興漢藍圖「隆中對策」都發生在這裡。境內有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襄樊學院。
古隆中是三國時期傑出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代(17-27歲)隱居的地方。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隴畝長達10年之久。諸葛亮本是山東琅琊人,幼年失去了雙親,17歲隨叔父來到襄陽隆中,躬耕苦讀,留意世事,被稱為「臥龍」。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全面分析了當時三分天下的局勢,提出了一統天下的謀略,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現在的古隆中是一個以諸葛亮故居為主體的風景名勝區,在鄂西北歷史文化名城襄樊市區和襄陽、南漳、谷城三縣交界處,總面積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鏡莊、承恩寺、七里山、鶴子川等五大景區。主景區古隆中位於襄陽城西十三公里處,自然景色優美,人文景觀豐富。[1]
野花谷
野花谷自然風景區位於保康縣城北20公里,這裡生長着東半球唯一野生臘梅群,每年冬季臘梅怒放時節,恰似花的海洋,馨香四溢,花期長達3個月之久,是鄂西北地區罕見的生態旅遊景點。
1986年國家在這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野生臘梅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長10公里,面積1057.1公頃,森林覆蓋率98%以上,最高海拔1207米,最低點楓橋海拔193米,優越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其中尤以野生臘梅分布最為廣泛,面積達800公頃以上,僅成片純林就達200公頃,20餘萬株,而且有馨口、黃白、紅心、紫蕊、檀香等珍稀品種,大多數有百年以上的生長歷史,具有極高的觀賞及科研價值。
野花谷境內雲錦杜鵑、野生牡丹、紫薇、紅豆杉等世界上稀有的植物資源也十分豐富,辟有160公頃、品種達22個的野生牡丹和野生紫薇、珙桐等數十種國家級珍稀花卉植物觀賞區,山桃花、蘭草、紫荊、野百合、石榴、桂花、月季、石扇、火棘等各種奇花異木片遍布山谷,四季花開,景色怡人。[2]
名優特產
襄陽菜是楚菜系的北味菜,以襄陽和鄖陽(今十堰)地區的風味為基礎,吸收鄂豫陝渝四省的風味。特點是以豬、牛、羊肉為主要原料,加以該地區特產山珍和野味,製作方法以紅扒、熱燒、生炸、回鍋、涼拌居多。巴蜀荊楚地區的人們生性嗜辣,幾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與麻辣的川菜、猛辣的湘菜不同,楚菜講究的是鮮辣。
襄陽的小吃品種如油茶、清湯、米窩、油饃筋、牛油麵、紅油豆腐面、襄陽酸辣麵、酸漿面、炸醬麵、胡辣湯、麻汁面、包面、炒糊波、襄陽薄刀、襄陽黃酒、金剛酥、玉帶糕等。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