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大戰
襄陽之戰 |
名稱: 襄陽之戰或京襄之戰 發生時間: 1267年 至 1273年 地點: 湖北襄陽 參戰方: 南宋、元朝 結果: 元朝獲勝 |
襄陽之戰是蒙古帝國統治者消滅南宋政權的一次重要戰役,是中國歷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關鍵一戰。這次戰役從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將阿術進攻襄陽的安陽灘之戰開始,中經宋呂文煥反包圍戰,張貴、張順援襄之戰,龍尾洲之戰和樊城之戰,終因孤城無援,咸淳九年(1273年)呂文煥力竭降元,歷時近6年,以南宋襄陽失陷而告結束。
在襄陽之戰時,宋軍巧妙的應用了地形優勢,成功的阻止了蒙古軍的投石兵器的猛烈攻擊。然而蒙古人找到了阿拉伯的兵器專家,改進了投石兵器的攻擊距離和準確率,順利的攻下了樊城,襄陽苦於後無援兵,內無糧草,宣布投降。此戰是兵器改革的奇蹟,也是漢族人民對抗侵略的奇蹟。[1]
目錄
戰爭背景
南宋末年,權臣賈似道當政,對內欺君誤國,對外屈辱求和。蒙古皇帝忽必烈有意吞併天下,一改以西路四川為主戰場的傳統戰術,決意自中路襄陽突破。襄陽之戰是南宋與蒙古之間一場決定生死存亡的重要戰爭,蒙哥死後,忽必烈從鄂州匆匆北歸奪了汗位。也就是這一時期,滅宋戰爭的進攻重點改為襄陽,實現了由川蜀戰場向荊襄戰場的轉變。南宋襄陽地處南陽盆地南端,襄陽和樊城南北夾漢水互為依存,"跨連荊豫,控 扼南北",地勢十分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南宋抵抗蒙古軍隊的邊隆重鎮。咸淳三年(1267年)十一月,南宋降將劉整向忽必烈進獻攻滅南宋策略,"先攻襄陽,撤其捍蔽",他認為南宋如果"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劉整"攻宋方略, 宜先從事襄陽"的建議為忽必烈所採納,宋元戰爭進入了元軍對南宋戰略進攻的新階段。
元將郭侃、郝經認為攻宋戰略需自漢水重兵突破,劉整向元世祖忽必烈獻計取襄陽(設榷城誘宋)以滅宋,建議受到採納,忽必烈開始行5年準備大戰。
戰役過程
咸淳四年(1268年),忽必烈命令劉整、阿術兵困襄陽和樊城(今湖北襄陽市),守將是呂文德、呂文煥兄弟,呂文德是宋權相賈似道的親信。
第二年,忽必烈又派丞相史天澤助戰。蒙古軍在襄陽、樊城二城四周修築城圍,並封鎖漢水,多次打退南宋援軍。第六年,李庭芝督戰增援襄陽,不利。由於襄、樊長期被圍困,糧餉斷絕,而與此同時宋度宗卻依舊終日淫樂。第八年,李庭芝進駐郢州(今湖北鍾祥),以張順、張貴為統帥。同年五月,二張率師逆漢水而上,衝破元軍重圍,箭射傷蒙副帥劉整並於25日抵襄陽。入襄陽後,張貴率軍突圍,卻大敗而回。戰鬥中張貴重傷被俘,至死不屈。
至此南宋5年8次15萬水兵為主的救援通通失敗。
蒙帥阿術及河南行省史天澤聽萬戶張弘范、水軍總管張禧建策,加蒙萬山新訓水兵70,000發動對襄陽水陸夾擊。又使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所制的回回炮攻城,樊城破。九年正月元軍破樊城後進行屠城,呂文煥陣前號哭不已。宋守將范天順誓死不投降,終自縊身亡;牛富率百餘勇士巷戰,重傷投火自盡。蒙古軍帥阿術要求襄陽願降可全城安全,後襄陽宋將呂文煥降元。
從公元1235年開始宋蒙之間的軍事同盟破裂之後在襄陽開戰以來,一直到公元1273年襄陽守將呂文煥投降元朝,前後歷時長達38年。在這段時間內,共中間經歷了襄陽城的失守與收復、再失守與再收復、蒙古南宋各自的內亂甚至內戰、雙方爾虞我詐的談判、打打停停的消耗各種事端是層出不窮。宋蒙(元)雙方為了爭奪這個歷來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水路交通要塞,幾乎集中了當時世界上最精銳的騎兵和水軍,動用了當時能找到的一切先進武器,雙方死傷人數超過40萬人。
產生影響
襄陽和樊城這兩個城市的失守,導致了南宋的最終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