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贝尔特三世
西吉贝尔特三世 |
---|
|
西吉贝尔特三世(Sigebert III)是墨洛温王朝的法兰克国王,出生于630年,于656年2月1日逝世。西吉贝尔特三世的父亲是达戈贝尔特一世,于634年-656年在位。
西吉贝尔特三世被称为第一位墨洛温王朝的懒王(rois fainéants),统治皆由宫相处理国事。另一方面,西吉贝尔特三世因为他的虔诚,其后成圣,因而被罗马天主教会及东正教会称为奥斯特拉西亚的圣西吉贝尔特。
目录
生平
西吉贝尔特三世于630年出生,是达戈贝尔特一世与妾侍拉格勒图德的长子。达戈贝尔特一世在西吉贝尔特三世出生后立即与圣阿芒和解并要求他为西吉贝尔特三世洗礼,洗礼仪式在奥尔良举行,达戈贝尔特一世的同父异母弟弟阿基坦国王查理贝尔特二世成为西吉贝尔特三世的教父。达戈贝尔特一世委任奥斯特拉西亚的前宫相兰登的丕平为他的师父,兰登的丕平将年幼的西吉贝尔特三世带到自己在阿基坦的领地教导三年[1]。
633年,西吉贝尔特三世因为一场贵族叛乱在只有三岁时被立为奥斯特拉西亚国王,就像十年前达戈贝尔特一世的父亲克洛泰尔二世立他为奥斯特拉西亚国王的情形一样,但是达戈贝尔特一世并没有委任兰登的丕平为年幼国王的宫相,改以阿达尔吉赛尔为宫相、科隆总主教圣库尼伯特为摄政。634年,达戈贝尔特一世的次子克洛维二世出生,达戈贝尔特一世迫使贵族们接受克洛维二世为纽斯特里亚王国和勃艮第王国继承人,再一次将法兰克王国分裂[2]。
639年,达戈贝尔特一世逝世,西吉贝尔特三世及克洛维二世皆以孩童国王身份分别统治奥斯特拉西亚王国及纽斯特里亚王国。因此,两个王国的宫相成为实际统治者。兰登的丕平取代了阿达尔吉赛尔成为奥斯特拉西亚的宫相,但是他于翌年去世,由儿子格里摩尔德出任宫相。
640年,图林根公爵雷德夫反叛奥斯特拉西亚王国,格里摩尔德带着西吉贝尔特三世出征,这是西吉贝尔特三世统治期间唯一的战争,可是西吉贝尔特三世的军队溃败,根据弗雷德加尔编年史记载,西吉贝尔特三世被吓得在马鞍上哭泣。
虽然西吉贝尔特三世是一名失败的统治者,但是他被兰登的丕平及圣库尼伯特教导成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用自己的财富建立了许多修道院、医院和教堂,其中包括斯塔沃洛-马尔默迪修道院。
西吉贝尔特三世于656年2月1日自然死亡,年仅25岁。西吉贝尔特三世被埋葬在他所建立的梅斯附近的圣马丁修道院。1063年,他的身体被发现不腐,被从坟墓中取出并移到祭坛旁边。修道院在1552年被拆毁,遗物被搬到了南锡主教座堂。西吉贝尔特三世其后被天主教会尊为圣人,以2月1日成为他的圣日,并成为南锡的主保圣人。
格里摩尔德在西吉贝尔特三世无嗣的时候,劝说西吉贝尔特三世收养格里摩尔德的儿子希尔德贝尔特为养子,但是其后,西吉贝尔特三世娶了勃艮第的希米勒希尔德,二人并生下儿子-日后的国王达戈贝尔特二世及女儿-将来的纽斯特里亚及勃艮第王后比莉查尔德。
当西吉贝尔特三世于656年逝世后,格里摩尔德试图篡夺奥斯特拉西亚王位,将当时只有7岁的达戈贝尔特二世剃度并送到在爱尔兰的修道院,他的儿子领养的希尔德贝尔特自立为国王。但是在7个月后,希尔德贝尔特被废黜,与父亲同在一场叛乱中被杀死[3]。
奥斯特拉西亚王位因而传到克洛维二世手中,克洛维二世的长子克洛泰尔三世于657年成为奥斯特拉西亚国王,并于658年当父亲克洛维二世逝世后成为纽斯特里亚及勃艮第国王,将法兰克王国短暂统一。可是于662年,奥斯特拉西亚的贵族成功地将王国分裂,以克洛泰尔三世的弟弟希尔德里克二世成为奥斯特拉西亚国王,并统治奥斯特拉西亚至675年逝世为止。贵族其后将克洛维三世(可能是提乌德里克三世或克洛维二世的儿子)宣称为克洛泰尔三世的私生子,并捧上国王之位,但是克洛维三世的统治短暂,翌年便逝世。达戈贝尔特二世于676年在流族近20年后被召回国即位为王。西吉贝尔特三世的一系才回到奥斯特拉西亚的王座上。
影片
参考文献
- ↑ Father Alban Butler. “Saint Sigebert II, French King of Austrasia, Confessor”. Lives of the Fathers, Martyrs, and Principal Saints, 1866. CatholicSaints.Info. 1 February 2013. Web. 6 April 2017. [1]
- ↑ Emile de Bonnechose, History of France, translated by William Robson, G. Routledge & Co, London, 1853, page 38
- ↑ Father Alban Butler, The Lives of the Fathers, Martyrs and Other Principal Saints, 1866. footnote on 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