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縣
西寧縣即今鬱南縣。秦屬桂林郡,漢隸蒼梧郡,晉初為端溪縣析地。晉太康元年(280年),從端溪縣析出設置都羅縣;南北朝宋元嘉年間,撤銷都羅、武城兩縣,置立都城縣;明萬曆五年(1577年)正式設置西寧縣;民國3年(1914年)改名為鬱南縣;1958年與羅定縣合併為羅南縣;1959年1月改稱羅定縣;1961年4月恢復鬱南縣建制;1994年歸雲浮市管轄。[1]
目錄
歷史沿革
公元前206年,秦亡漢興。原南海郡尉趙佗乘機在嶺南地方建立南越國,他也接受了漢朝的封號。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滅南越國,在其疆域內分設9郡。其中一郡名蒼梧郡,該郡設10縣,10縣中有一縣名端溪縣。今鬱南縣是那時端溪縣域之部。
西晉太康年間(280一289年),在端溪縣域中增設都羅縣(縣治在今鬱南都城鎮)和武城縣。
東晉永和七年(351年),從蒼梧郡分出晉康郡,端溪縣和現今鬱南、德慶兩縣都是該郡的轄地。
東晉末期,又在晉康郡設晉化縣(縣治在今鬱南南江口鎮)。
南朝宋元嘉年問(424--453年),都羅、武城兩縣合併,易名為都城縣(都城之名,由此而來),又從端溪縣分出安遂縣(縣治是令鬱南連灘鎮)。
南朝南齊年間(479--502年),從端溪縣分出威城縣(縣治是今鬱南建城鎮)。
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在古羅水(即文昌水)流域內設羅陽郡,今鬱南縣域有部分被劃人該郡。
隋初,羅陽郡改為羅陽縣。
開皇九年(589年)都城縣因晉康郡廢,改隸蒼梧郡。
開皇十二年(592年),晉化、威城兩縣併入都城縣。
開皇十八年(598年),羅陽縣改名正義縣。
大業三年(607年),正義縣併入永熙郡的瀧水縣。安遂縣也同時轉隸永熙郡。
唐朝推行州縣制。都城縣改隸康州,安遂縣則從永熙郡改隸康州,並改名晉康縣。
宋開寶五年(972年),都城、晉康兩縣併入端溪縣,隸屬廣南東路德慶府。
元朝沿用宋制。只是德慶府改名德慶路。今鬱南縣仍是德慶路的轄地之一。
明朝,德慶路復名德慶府,不久德慶府降為德慶州,隸屬肇慶府。
萬曆四年(1576年),明朝政府在該地區設羅定直隸州,直隸廣東布政使司。該直隸州除了以瀧水縣為州治外,還統轄新設的東安縣(今雲浮縣)和西寧縣(今鬱南縣)。翌年,西寧縣在今鬱南建城鎮開始築城以作縣治,這就是建城之名的由來。
清朝沿襲明朝建制,只是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把西寧縣的部分域地劃回原屬的信宜縣。
民國三年(1914年).因西寧縣與青海省西寧市同名,且鑑於該縣位於古鬱江(今西江)南岸,於是改名為鬱南縣。
1950年春,鬱南縣治改在都城鎮。
1958年11月,鬱南縣、羅定縣合併;取名羅南縣。
1961年4月,羅南縣撤消了.恢復鬱南縣和羅定縣的建制。
1979年,全縣轄1個鎮(都城鎮)和18個人民公社(平台、附城、桂圩、羅順、建城、寶珠、通門、大方、大全、大灣、千官、河口、連灘、歷洞、東壩、宋桂、南江口、羅旁公社);
1983年,全縣轄1個鎮(都城鎮)和18個區(平台、附城、桂圩、羅順、建城、寶珠、通門、大方、大全、大灣、千官、河口、連灘、歷洞、東壩、宋桂、南江口、羅旁區);
1987年,全縣轄13個鎮(都城、平台、桂圩、通門、建城、羅旁、千官、大灣、河口、宋桂、東壩、連灘、南江口鎮)和6個鄉(附城、羅順、寶珠、大方、大全、歷洞鄉);
1989年,撤銷附城鄉建制,其行政區劃歸都城鎮管轄;
1993年,全縣轄18個鎮(都城、東壩、宋桂、連灘、河口、大灣、建城、千官、通門、桂圩、平台、寶珠、歷洞、大方、南江口、大全、羅順、羅旁鎮),32個社區、177個行政村;
2003年,大全鎮併入千官鎮,羅順鎮併入桂圩鎮,羅旁鎮併入建城鎮;
截至2006年末,全縣轄15個鎮(都城、東壩、宋桂、連灘、河口、大灣、建城、千官、通門、桂圩、平台、寶珠、歷洞、大方、南江口鎮),31個社區、177個行政村。[2]
設縣背景
嶺南一帶地方割據勢力與明王朝統一的矛盾越演越烈,其猛烈程度達到"震駭朝省"、"廣東十府被殘破者六"、"兩廣守臣皆待罪"(《明史》)的地步。在廣東,以羅旁的動亂為最嚴重。羅旁大山形勢險峻,生產受到破壞,交通梗阻,人民逃離,哀鴻遍野,社會秩序混亂。封建王朝的法律和皇帝的權力受到嚴重的損害,矛盾達到難以調和的餘地,地方根本無法平息。
德慶知州陸舜臣說:"征而不能守,不如不征;守而不能久,不如不守。"他認為只有動員20萬大軍征討才能換取承平。
這事驚動了朝廷,萬曆皇帝下令大征。
為什麼明代開國已逾百年至萬曆年間才大征羅旁?由於明代中葉外憂內患嚴重,國力衰微,宦官橫行,執政者無力顧及羅旁。1567年入閣的張居正,從軍事、政治、經濟進行一些整頓、改革,試圖扭轉政治腐敗、邊防鬆弛龢民窮財竭的局面,加強明王朝的中央集權統治,取得一些收效,客觀上對人民也有一定的好處。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才能動用大批兵馬糧草去平定羅旁的動亂。
當時作為廣東總兵的張元勛,與廣西總兵李錫一道,奉了皇命,率領土兵、浙兵、狼兵在內的20萬兵將,金戈鐵馬馳騁在瘴煙迷漫的羅旁大山。
明軍經過半年之間大大小小的戰鬥,平定此處地方,於1576年10月班師回朝。
明王朝萬曆前,今雲浮市的地域隸屬於肇慶府。肇慶府下屬有新興等縣,並管轄德慶州。德慶州管轄封川縣、開建縣、瀧水縣,並直接管轄金林、悅城、都城、晉康四個鄉。
羅旁大山平定以後,為了加強對羅旁山區的統治,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朝廷為了有效地控制此處地方,在此建立新的行政區域,把原屬德慶州所轄的瀧水縣升格為州,改稱羅定。羅定州下轄東安(今雲浮市區及雲安縣)、西寧(今鬱南)兩縣,也直接管轄劃出給東安、西寧兩縣後的原瀧水縣土地。州治在原瀧水縣城。羅定州與德慶州並列。德慶州仍歸肇慶府管轄,羅定州則直隸廣東布政司。
羅旁大山一帶平定,東邊安,西邊寧。《羅定志》中說:"神宗萬曆五年五月改瀧水縣為羅定直隸州、由是瀧水之名始革,而羅定之名亦肇於此。按,羅旁水、羅陽廢縣皆地入西寧,以是時平定羅旁因以名州,後人相沿,遂以羅旁、羅陽為一州二縣之通稱矣。"羅定的命名,顯然同羅旁的平定有關。
當時,析德慶州的晉康鄉南岸地方(包括六都、宋桂、東壩、白石、鎮安、高村),高要縣的楊柳、都騎、思勞、思辦四都,新興縣的芙蓉一、二圖,以及瀧水縣的南鄉、富林二所地,建置東安縣。東安縣的縣治在麒麟山(又名石麟山)旁(即今雲城鎮的烈士公園一帶)。首任知縣肖元岡於同年閏八月主理建設城牆工程,經過半年多,在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建成,縣衙、軍署(又名參將府)、學宮、分司、社學、倉庫等管理軍政文教錢糧的機構也先後建立起來。
把原屬德慶州的都城鄉三個都即十三都(都城白木)、十四都(桂圩、羅順)、十五都(平台、萬洞),與原屬瀧水縣的6個都即太平都(建城、寶珠)、永安都(通門)、裕寧都(歷洞)、常靜都(榃濱、新樂)、保和都(大灣、塔腳)、建康都(連灘、河口)合併為西寧縣。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把信宜縣五個都即定康都、信豐都、感化都、從善都、鎮南都(扶合、泗綸)劃歸西寧縣。
東安縣和西寧縣,縣境中部有大山的主峰,東安縣有大紺山、雲霧山,西寧縣有天馬山、金菊頂。許多行政區域都以自然的分水嶺來劃分界線,為什麼明代萬曆年間卻這麼特別來劃分呢?我們試考查萬曆之前的行政區域來對照,不難看出,當時雲霧山是德慶州晉康鄉和瀧水縣、新興縣的分界線,天馬山是德慶州都城鄉和瀧水縣的分界線。現把造反者據以天險的大紺山、雲霧山和天馬山、金菊頂分別置於新建的縣中部,並在其南北分別設置巡檢司以監視、控制,顯然,這是防範造反者死灰復燃。
為什麼西寧縣從南到北一狹長地形與廣西相鄰?西寧縣南端貴子、懷鄉、嘉益等地,距信宜縣城或羅定州城近,而距西寧縣城遙遠,可看出明王朝為防止當時逃入廣西的殘餘勢力捲土重來而把這一帶大山嶺統一划歸西寧縣管轄以利指揮。
西寧縣建立時,以何處為縣城?縣官上任,請風水先生察看山川形勢,初時確定在今天寶珠的地方建城牆,但是,把當地的河水一秤,認為輕了一點,於是就到如今建城的地方觀測,此地的水流合符要求,就在那裡築起城牆。此地當時稱為太平都,建縣初期,稱為城廂。自此,西寧縣城,經過400多年後才起變化。
西寧第一任縣官為朱寬,廣西桂林人,舉人出身,在三水縣當知縣,因廉潔而有政績,調到新建立的西寧縣任知縣,主持修築城池、縣署、學署、文廟。
縣城周圍360丈,城牆連雉堞高一丈九尺,有東南西三個城門,環以壕塘。北以近山建層樓。東門還有月城一座,周圍五丈五尺。有窩鋪22間,城堞847個,兵馬司六拐角樓3座,北樵樓一座。
設封門、函口千戶所守御,前者周圍315丈,城垛510個;後者380丈,城垛600個。
朱寬於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秋病逝於西寧,十三年(公元1585年)獲上司批准入祀西寧名宦祠。
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西寧縣2275戶(不含軍戶及未編入戶者),男11554人,賦畝216802畝(田、地、山地、塘)。
西寧縣的建立後,這種建制並未隨着朝代的變遷而改變,這對粵西這片土地在政治上、文化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如果當時執政者把這種行政區域的劃分作為一種權宜之計,當形勢改變以後,恢復原有的行政區域劃分,那麼這種影響就只能持續一段時期,而不是像今天這樣持續幾百年幷且繼續影響後世。
風俗的演變
明代張元勛平定三羅地方後,劇烈的社會變動留下了好些奇異的風俗,流傳在局部的地方,延綿幾百年,隨着時代的進展而逐步演變或消失。
嚴禁打五更鼓。昔日沒有鐘錶,只能看星象或銅漏以知時刻,夜間有更夫巡街巷以打更鼓報時,入夜、子夜、下半夜分別稱為二更、三更、四更,天將亮時為五更。更鼓響時,人們知道時刻。因為羅旁一帶,傳說五更鼓響,大藤會浮起,把造反者渡過江,當羅旁平定以後,民間就嚴禁打五更鼓。
夜夜點亮老虎眼。西寧建立縣城後,在通往桂圩的山坳上建了一座茶亭(該地今名茶亭嶺),亭面向桂圩方向,四條磚柱,砌成各有一角凹下,形成了五個直角,據說那象徵老虎腳。瓦檐之下,左右砌成兩個水桶般的圓窗,掛着燈籠,夜間點燃,於黑沉沉荒嶺之中熠熠光亮,據說那是老虎眼。老虎把守着這茶亭要衝禦敵。如果夜間不點燈,就會招致敵人侵犯縣城。
祭霜降。雲安縣高村降平、鬱南縣通門都流傳張元勛平定三羅時,有一女將在霜降日在那裡戰死,於是當地鄉民每逢霜降日都要祭奠。有傳說此女將姓雅,曾是陳璘之妾,十分美麗。還傳說昔日在雲安縣富林鎮曾有一雅氏夫人廟,廟前石柱刻有楹聯:大丈夫止戈為武,女英雄走馬成功。
五月一日過端午。傳說西寧成了太平地,外地的人都到來安居樂業。南雄珠璣巷有謝盧陳三姓人家,因逃避皇帝追捕,於五月一日提前過端午節,即星夜倉惶離鄉,一同來到今鬱南大方鎮,結拜為兄弟,三姓互不通婚。自此逢五月一日過端午節,至今已十六代,仍沿襲。至於互不通婚這一清規戒律現已破除。
七月十五日過盂蘭節。各地的盂蘭節都在七月十四日,但寶珠鍾姓人家卻在七月十五日過此節。他們被追殺逃到西寧,剛過了十四,就把七月十五日作為盂蘭節,代代相傳至今。
一年過兩次冬。鬱南縣連灘鎮謝姓人,同樣因逃避皇帝追捕,到達連灘鎮落腳謀生。待到結束顛沛流離生活之時,始覺冬至已過,這時為十一月十九日,於是連忙宰雞補過冬。自此,謝姓人就以每年舊曆此日為冬節。但真正的冬至日多非此日,此姓人又隨俗過節,於是一年過兩次冬至節的風俗就延綿傳下。查考曆書,二十世紀僅有三年冬至恰巧是舊曆十一月十九,其餘不是趨前就是延後。
從這些風俗中,我們可以看到,羅旁初平時,招民到來創業,有一部份人該是到來尋找綠洲的人。他們後代都相傳為被皇上追捕,固然有這種可能,但看來不會全是這樣,可能他們在原居留地無法立足謀生才遷移到來。[3]
歷史文化
明萬曆年間建立了羅定州和東安、西寧縣,如果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待到此地平定以後則恢復原有的行政區域設置,那麼,南江一帶的文化發展會是另一種途徑。但是,這種建制固定下來,歷經朝代的轉換而基本不變,使南江流域的漢瑤僮文化合流,留下多民族的文化印痕,對歷史發生深遠的影響。南江文化形成了形成了一種新的格局。
文化的合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僮瑤接受儒家學說的教育,參加了社學的學習,接受了漢族的文化,以期獲得功名。
一些僮瑤族的地名得以在漢文化中繼承下來,如榃字,在南江地域就有榃濱、榃葛等地名,榃的本義是山間林木環田。
漢人也接受了僮瑤的文化風俗,表現為盤古廟、新娘歌、禾樓舞。
盤古是瑤族崇拜的神,嶺南多建有盤古廟,是瑤族文化的痕跡。漢族人也崇拜盤古,說明漢瑤文化的合流。
女子出嫁與伴娘而哭,這種風俗流傳於僮族,歷史悠久。這種伴嫁歌,就是現在的新娘歌。這說明瞭僮族和漢族的文化合流。
禾樓舞,更是漢瑤僮族文化合流的產物。
有關盤古廟、新娘歌、禾樓舞的論述,詳見下章《古廟》、《文學藝術》兩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