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西島之夜(許清清)

西島之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西島之夜》中國當代作家許清清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西島之夜

西島,位於三亞市西南,形似碧海中遨遊的玳瑁。大海隔開了城市的塵囂,把島外小島,圍成一個海上桃園。夕陽收起了耀眼的光芒,把最後的溫情揉碎在海面,鋪成一道絢麗柔和的浮橋。遊客退潮般從椰林、沙灘、牛王嶺湧向碼頭,遊船送走一天中最後一批喧囂。海面吞沒了殘陽,只剩下餘暉的光,勾勒出帆船搖曳的剪影。沒有汽車的海島歸於寧靜,我在還原了的時光里,走向「漫時光」海景民宿,做一天海島的「住民」。

夜幕輕輕地籠罩了小島,門前的路基從海水裡高高築起,浪花不時地飛上來打濕路面,內側的小吃店燈火通明,海鮮、烤串,各種風味小吃的香氣撲面而來。臨海的民宿,有別於村里老房子的低矮滄桑現代、舒適的民俗:「海風漁火」「棲島」「西海」……貝殼、珊瑚石、礁石濃重的漁家元素裝飾着牆面,亮起漁村開放別致的風景。集市上熱帶水果、蔬菜、海產品、居家用品、地方小吃琳琅滿目。帶着斗笠的人們,操着濃重的方言討價還價、嬉笑調侃,漁村悠然閒適的黃昏上演別一番風情的煙火人間。

碼頭上有人在裝卸貨物,空氣里瀰漫着強烈的魚蝦腥味,站在那裡回望,路邊的燈火倒映在海水裡,璀璨了一片神秘的海波。 漁村邊,有一寬闊的潮間帶,夜色里的海水失去了白天的深藍、翠綠,暗黑和水銀的色彩交替涌動,推出一排排的浪花撲向潮間帶,醒目的白色在嶙峋的礁石間像追逐打鬧的孩子奔跑嬉鬧,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海風吹過臉頰,柔柔的涼,偶爾捎來一股海的腥味兒。


三層露天歌廳傳來歌聲:「漁家姑娘在海邊,織呀麼織漁網……」讓我想起了早年的電影《海霞》,影片裡人物的原型,正是西島守衛邊防的海島女民兵,八姐妹炮手的雕塑正在不遠處的路邊。一代人的青春偶像毛澤東主席為她們寫下「颯颯爽英姿五尺槍……不愛紅裝愛武裝」的詩句。

一條長長的「L」形大壩,隔出一個避風港後伸向海的深處,港灣里泊着十幾條漁船,結實的的纜繩系在岸邊。坐在大壩的盡頭,於一片汪洋中,感受海的奧妙與深沉,耳邊只剩下風和海的聲音。

夜色厚了起來,星辰寥落的天空,青藍中混合着鉛黑,可以看到天與海隱隱約約的界線,漁村的燈火逐漸變得稀疏,海波讓一種無窮的偉力推動着,潛濤嗚咽,在克制與爆發之間翻滾,它是大地血液的律動,深不可測的動能,比飛起的浪花更具摧枯拉朽的威力。遠看如鏡的海面卻每時每刻都在凝聚、壓抑,如噴發之前的岩漿,強烈的震撼與恐懼直穿心底。不由地想起那些奔騰的江河:錢塘江、亞馬遜、怒江……億萬次的咆哮、跌盪,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匯聚成浩瀚的隱忍、成熟,基因里攜帶着奔放、自由、憤怒,甚至是殘暴和尚未開化的洪荒。不會因為夜的來臨而沉睡,它的聲音壓抑在「嗚——」與「嘩——」之間,低沉卻含着堅韌雄厚的穿透力,釋放着載舟覆舟的無窮底氣。人類的強大與狂妄,在它的面前如一粒灰塵般微不足道。

濃夜,沒收了視覺的繚亂,天海之間混成一片墨汁般的漆黑。遠處的航標燈明明滅滅,潮水漲了起來,撲在大壩和礁石上的浪花,是翻卷在夜色里的一團團潔白,也只有白色可以涵蓋所有的光譜,五光十色的大自然,此刻只剩下這兩種顏色襯托夜的幽秘。

不時地有船起錨,傳來馬達的聲響,漁火遠去,像夜空里的星。滿載而歸的喜悅里,藏着多少不為人知的風險與艱辛。枕着濤聲入眠,漁村在睡夢裡安詳,一望無際的南海之濱,又有多少警惕的眼睛

天漸漸泛起了微光,墨汁般的海切出了天的際線。漸漸的,「墨汁」變成了「鉛黑」與「水銀」的輪番交替,向着岸邊涌動而來,趕海的人們陸續從漁村、民宿里走了出來,手電筒的光,星星點點地灑落在礁石間、沙灘上。

往南是未曾開發的一片礁石海蝕地貌,也許曾幾何時,這裡曾有泥土,上面長滿了樹木青草,棲息着鷗鳥,海浪掠走了那些柔性物種,只剩下錯落突兀的山石臨險自居。龐大的礁群上,海水動力刻下的裂隙像縱橫交錯的傷痕;海水把山坡撕成90度的斷層,斷面上垂着零亂的根須;沖毀的坡地、橫七豎八的灌木枯枝……滿目原始的野性。千姿百態的白色珊瑚石,是來自大海深處的「移民」,唯獨它們帶着海的溫柔,靜靜地堆積在海灣里;旁邊一些船板的碎片、手指粗的鐵釘蒙一層鐵鏽扭曲在期間;幾隻殘破的鞋子……海水的巨力讓人觸目驚心。仰頭望去,高高的山坡上長滿了肆意的仙人掌,想起了那句歌詞「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眼前的仙人掌並未生長於那個特定的柔情組合。面朝大海未必都是春暖花開,詩意的浪漫,永遠都無法取代它背後真實的殘酷。 海浪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撲在礁石上,激情相撞暴發海水最美的姿容,怒放的浪花,炫出晶瑩剔透的潔白,捲起千堆雪的磅礴,美得那樣驚心動魄。粉身碎骨的生命方式,前赴後繼億萬年不屈不撓。

東方的天邊,黑、灰、白、橘紅交織在一起,上方的橘紅放射型擴散,整個海面亮了起來,水銀色里摻雜進絲絲金黃閃爍着若有若無的綠色,海島迎來了新的一天。[1]

作者簡介

許清清,女,1954年出生於河北省井陘縣蒼岩山鎮胡家灘村,1974年就讀於河北化工學校,畢業後留校工作至退休,現為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