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太和镇
西昌市太和镇位于四川省西昌市城西,总面积31.4平方千米,东沿安宁河流域,南毗邻裕隆乡,西接开元乡,北与樟木箐乡接壤。太和镇系一九九四年三月三十日撤原太和、九龙两乡而成立的建镇制,现已发展为有相当规模的新兴集镇,1996年10月被列为省级试点小城镇。[1]
中文名: 太和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四川省西昌市
面 积: 31.4 km²
下辖地区: 所辖7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
人口数量: 23010人(2017)
目录
发展展望
太和镇境内所属蕴藏丰富的铁矿资源,与攀枝花、红格、白马并称“攀西四大钒钛磁铁矿”,是名闻中外的“聚宝盆”。铁矿石储量达到9亿吨,是国内特大型矿山之一。富含铁、钒、钛、钴、镍、硫、磷等多种资源,伴生金属中,二氧化钛7791万吨,五氧化二钒165.9万吨,铜15.77万吨,钴9.43万吨,镍8.28万吨,是一个前景广阔的矿山。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交通和历史原因,一直未得到有效开发。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昌投资环境的改善,太和铁矿又从新焕发活力。自08年攀钢西昌项目实施并与太和铁矿所属重庆钢铁集团实现战略合作。将依托太和铁矿建成铁、钛、钒、铜等的大型生产基地,同时带动太和镇的经济腾飞。太和镇境内将建成大型采选矿基地和大型家属区。
基本概况
太和镇位于四川省西昌市城西,距市中心12公里,总面积31.4平方千米,东沿安宁河流域,南毗邻裕隆乡,西接开元乡,北与樟木箐乡接壤,南北长17公里,所辖7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707亩,总人口23010人(2017)。主要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彝族、回族、藏族、白族等。主要农业产品有水稻、小麦、油菜、蔬菜、侧尔根、大葱、西瓜、生猪、禽蛋等。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937万元,农业总产值达520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018万元,财政收入93万元,税收完成9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873元,粮食总产量8435吨,蔬菜2423吨,水果587吨,蚕茧4.4吨,畜产生猪20765头,鸭27.6万只,鸡5.3万只、鹅5.4万只。全镇农业结构调整主要以发展经济作物为龙头,党委、政府想方设法动员广大农民发展了大量的经济作物,调整面积达到6000多亩,种植品种有侧尔根、大葱、茼蒿菜、西瓜、草莓、石榴、黄竹草、萝卜籽。养殖业也有新的启动,养鸭、养奶牛、圈养黑山羊大户已开始形成。蚕桑生产效益正日趋旺盛,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在一些地方有了提高,烤烟生产完成种植面积109亩,产量突破2万斤,新建烤房17个。太和镇系一九九四年三月三十日撤原太和、九龙两乡而成立的建镇制,现已发展为有相当规模的新兴集镇,1996年10月被列为省级试点小城镇。全镇现有国家、集体、个人的运输车辆500多辆,每天到西昌及要相邻各的客车50多班次,已达到了村村通汽车。1996年,凉山州邮电局在太和镇建立了分局,开通了程控电话。到2002年,全镇安装了电话2085部,建立了各种通迅网站,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视差转站一个,有限电视用户达2千多户。镇内有自来水厂1座,有容量为11万伏安的变电站1座。1995年新修了太和农贸市场,对集贸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使太和镇街道呈现出街道整齐、布局严谨、楼房店铺、鳞次栉比、商贸繁荣、一派生机的现象。2000年镇政府又投资100多万元,开发了小东街,征地17亩,整修了两条主要干道。使太和镇的环境和镇容镇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小东街建设已基本启动,开发整体规划平面布局图纸已经绘制完成,已有15户1300平方米的商品房基本竣工。到2002年全镇主要有以开采矿石为主的灌区水泥制品厂、太和沙石公司、有康明卫生纸厂、西漂砖厂、华宁公司、垃圾厂等较大型的企业,企业总数达到581个,其中集体企业6个,私营企业3个,个体企业572个,在本镇企业打工1104人,工资总额535万余元,外出打工的务工人员800多人,收入337.7万余元。
视频
凉山西昌太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