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 [1]

西蒙·露茜-厄爾奈斯丁-瑪莉-波特朗·德·波伏娃 Simone Lucie Ernestine Marie Bertrand de Beauvoir,(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簡稱為西蒙·波娃,是法國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家女權主義者政治家社會理論家,1970年代女權運動的重要理論家和創始人。波娃是法國人,她是二十世紀最有名的才女之一,現代社會女權運動基礎就是她奠定的。波娃不僅在政治活動上大名鼎鼎,在思想學術上也很了不起,她寫了大量的小說、評論和存在主義的哲學著作以及一些關於中國的書籍。 她在女權主義和存在主義領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著作有小說、議論文、傳記等,著名小說有《女客》(L'Invitée)、《名士風流》(Les Mandarins),哲學散文《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是現代女權主義的奠基之作。她和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是伴侶關係。 [1]

目錄

生平

  • 1908/01/09出生
  • 1915創作《瑪格麗特的一家》。
  • 1922突然對神失去了虔誠的信仰,生活開始表現出令人驚訝的反叛性。
  • 1926寫了一部小說的開頭幾頁。小說描寫一個十八歲少女終日關心如何保護自己免遭異性糾纏的故事。
  • 1927發表了一項個人「獨立宣言」,宣稱「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
  • 1929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與沙特結識。
  • 1939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 1944評論< 庇呂斯和西奈阿斯>出版。認識作家約翰‧朱奈。巴黎光復。沙特的戲劇《沒有出口》上演。
  • 1945赴葡萄牙做演講旅行。戲劇《白吃飯的嘴巴》和小說《他人的血》出版。沙特的的《自由之路》出版。沙特主持的《現代》雜誌創刊,波娃任編輯。波娃常演講小說和形上學,被視為存在主義陣營的新近女作家。
  • 1949/01/09把《第二性》的第一卷親自送到了出版社。
  • 1950和沙特橫渡沙哈拉沙漠,觀察殖民地情況,再赴摩納哥。跟阿格林之戀結束。
  • 1955/09和沙特接受中國政府的邀請,來到北京訪問了四十五天,回國後發表了《長征》一書。
  • 1958開始回憶並撰寫她人生的第一個二十年。與朗茲曼結束同居關係。
  • 1961參加反右翼秘密軍事組織的示威行動。
  • 1975西蒙‧波娃衛馬利亞娜‧阿爾納和帕波‧安吉爾導演電影解說[[< 老人的漫步>]]出版。
  • 1981出版了最後一本回憶錄《告別的儀式》,書中講述了與沙特的一切,包括將沙特的晚景據實說出。
  • 1986/04/14病逝於巴黎柯尚醫院。

[2]

生長背景

西蒙波娃出生於巴黎一個天主教色彩很濃的資產階級家庭,父母均是天主教徒。西蒙波娃的母親出身於富有的銀行家家庭,但生活得並不幸福,她在修道院中完成了中學學業,這使她很早就習慣了掩飾和壓抑自己,成為一個貌美而憂鬱的女人。而婚姻使她延續了這種習慣。西蒙波娃的父親對妻子的美貌感到滿意,他很愛妻子,但同時他玩牌賽馬,和咖啡館的妓女鬼混,使得西蒙波娃的母親強烈不滿,但她說服自己應服從男人,於是她心裡無法發洩的怨恨暴躁就留給了僕人孩子,如此一來西蒙波娃很早就對女人成年後,是否必須以一種「家庭」的形式存在感到懷疑。 [3]

與[[[沙特]]]的關係

盡管對描述自己的真實情感相當有保留,西蒙波娃在她的幾部傳記中還是經常流露出她和薩特關系的痛苦。她多次提到經常喝酒,經常淚如泉湧,或突然無法控制地痛哭,隨後是長時間的情緒低落、沮喪,覺得周圍一切都是灰色的,毫無生氣。由於薩特定期去見他的其它女人,西蒙波娃寫道:「和薩特分離總是令我非常痛苦。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我都長時間地哭泣。」

難以想象這個曾被《紐約時報》稱為「女權運動之母」、這個令無數女性羨慕、佩服的榜樣,常常如一個小女人般可憐。她的經歷無法不給人一種感覺,她本人是她那種女權主義的最大受害者,只不過她用巨大的理性克制了自己。她說希望把自己的生活變成一種樣板式的經驗。於是為了成為樣板,為了實踐一種理論和設想的生活方式,她寧肯忍受巨大的痛苦,寧肯扭曲自己。(被視為女性主義聖經的《第二性》因而誕生。) [4]

作品

[5]

外部連結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