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虎頭蘭
西藏虎頭蘭 |
中文學名 西藏虎頭蘭 拉丁學名 Cymbidium tracyanum 界 植物界 目 微子目 屬中文名:蘭屬 屬拉丁名:Cymbidium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
西藏虎頭蘭(學名:Cymbidium tracyanum L.):附生植物;假鱗莖橢圓狀卵形或長圓狀狹卵形,長5-11厘米,寬2-5厘米,大部分包藏於葉鞘之內。生於林中大樹幹上或樹權上,也見於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分布於中國、緬甸、泰國。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目錄
信息
組中文名:大花組
組拉丁名:Sect.Iridorchis(Bl.)P.F.Hunt
亞屬中文名:大花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Cyperorchis (Bl.)Seth et Cribb
亞族中文名:萼足蘭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Cyrtopodiinae Benth.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亞科中文名:蘭亞科
亞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綱中文名: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ORCHIDACEAE
國內分布:產貴州西南部(冊亨)、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於林中大樹幹上或 樹杈上,也見於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
國外分布:緬甸、泰國也有分布。模式標本 系栽培植物,未註明產地。
海 拔:1200-1900
命名來源:[j. hort .ser .3 21: 513. 1890]
中國植物志:18:201[1]
形態特徵
附生植物;假鱗莖橢圓狀卵形或長圓狀狹卵形,長5—11厘米,寬2—5厘米,大 部分包藏於葉鞘之內。葉5--8枚或更多,帶形,長55—80厘米,寬(1.5--)2—3.4厘 米,先端急尖,關節位於距基部7—14厘米處。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穿鞘而出,外彎或近 直立,長65—100厘米或過之;總狀花序通常具10餘朵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 3—5毫米;花梗和子房長3--5.5毫米;花大,直徑達13—14厘米,有香氣;萼片與花 瓣黃綠色至橄欖綠色,有多條不甚規則的暗紅褐色縱脈,脈上有點,唇瓣淡黃色並在側 裂片上具類似色澤的脈,中裂片上則具短條紋與斑點,褶片淡黃色並有紅點;萼片狹橢 圓形,長(4.5--)5.5--7厘米,寬1.7--2厘米;側萼片稍斜歪並扭曲;花瓣鐮刀形,下 彎並扭曲,長4.5--6.5厘米,寬7—12毫米;唇瓣卵狀橢圓形,長4.5--6厘米,3裂, 基部與蕊柱合生達4--5毫米;側裂片直立,邊緣有長0.5—1.5毫米的緣毛,上面脈上 有紅褐色毛;中裂片明顯外彎,上面有3行長毛連接於褶片頂端,並有散生的短毛;唇 盤上2條縱褶片上亦密生長毛,在兩褶片之間尚有1行長毛,但明顯短於褶片;蕊柱長3.5--4.3厘米,向前彎曲,兩側具翅,腹面下部有短毛;花粉團2個,三角形,長3— 4毫米。蒴果橢圓形,長8—9厘米,寬4.5--5厘米。 花期9—12月。[2]
產地分布:
產貴州西南部(冊亨)、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於林中大樹幹上或 樹杈上,也見於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緬甸、泰國也有分布。模式標本 系栽培植物,未註明產地。[3]
蘭屬介紹
描 述:Cymbidium Sw. 蘭屬,蘭科,約40種,主要分布亞洲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少數見於大洋洲與非洲,我國有20種及許多變種,其中不少被廣泛栽培,如墨蘭C. sinense (Andr.)Willd.,建蘭C. ensifolium(L. )Sw.,春蘭C. goeringii(Reichb. f. )Reichb. f. 及蕙蘭 C. faberi Rolfe等都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為園藝珍品。陸生蘭或附生蘭,極罕為不具綠葉的腐生蘭,多半有假鱗莖;葉成簇,近基生,通常帶狀,極少為橢圓形而具柄;花葶從葉叢中抽出;總狀花序具多花或少有減退為單花;花中等大;唇瓣3裂,具2條縱褶片;蕊柱較長,稍向前傾;花粉塊2,近球形,蠟質,有裂隙,生於共同的花粉塊柄上,有粘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