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藏虎头兰

西藏虎头兰

中文学名 西藏虎头兰

拉丁学名 Cymbidium tracyanum

界 植物界

目 微子目

属中文名:兰属

属拉丁名:Cymbidium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西藏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tracyanum L.):附生植物;假鳞茎椭圆状卵形或长圆状狭卵形,长5-11厘米,宽2-5厘米,大部分包藏于叶鞘之内。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树权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分布于中国、缅甸、泰国。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目录

信息

组中文名:大花组

组拉丁名:Sect.Iridorchis(Bl.)P.F.Hunt

亚属中文名:大花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Cyperorchis (Bl.)Seth et Cribb

亚族中文名:萼足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Cyrtopodiinae Benth.

族中文名:树兰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国内分布:产贵州西南部(册亨)、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 树杈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

国外分布:缅甸、泰国也有分布。模式标本 系栽培植物,未注明产地。

海 拔:1200-1900

命名来源:[j. hort .ser .3 21: 513. 1890]

中国植物志:18:201[1]

形态特征

附生植物;假鳞茎椭圆状卵形或长圆状狭卵形,长5—11厘米,宽2—5厘米,大 部分包藏于叶鞘之内。叶5--8枚或更多,带形,长55—80厘米,宽(1.5--)2—3.4厘 米,先端急尖,关节位于距基部7—14厘米处。花葶从假鳞茎基部穿鞘而出,外弯或近 直立,长65—100厘米或过之;总状花序通常具10余朵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 3—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3--5.5毫米;花大,直径达13—14厘米,有香气;萼片与花 瓣黄绿色至橄榄绿色,有多条不甚规则的暗红褐色纵脉,脉上有点,唇瓣淡黄色并在侧 裂片上具类似色泽的脉,中裂片上则具短条纹与斑点,褶片淡黄色并有红点;萼片狭椭 圆形,长(4.5--)5.5--7厘米,宽1.7--2厘米;侧萼片稍斜歪并扭曲;花瓣镰刀形,下 弯并扭曲,长4.5--6.5厘米,宽7—12毫米;唇瓣卵状椭圆形,长4.5--6厘米,3裂, 基部与蕊柱合生达4--5毫米;侧裂片直立,边缘有长0.5—1.5毫米的缘毛,上面脉上 有红褐色毛;中裂片明显外弯,上面有3行长毛连接于褶片顶端,并有散生的短毛;唇 盘上2条纵褶片上亦密生长毛,在两褶片之间尚有1行长毛,但明显短于褶片;蕊柱长3.5--4.3厘米,向前弯曲,两侧具翅,腹面下部有短毛;花粉团2个,三角形,长3— 4毫米。蒴果椭圆形,长8—9厘米,宽4.5--5厘米。 花期9—12月。[2]

产地分布:

产贵州西南部(册亨)、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 树杈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缅甸、泰国也有分布。模式标本 系栽培植物,未注明产地。[3]

兰属介绍

描 述:Cymbidium Sw. 兰属,兰科,约40种,主要分布亚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少数见于大洋洲与非洲,我国有20种及许多变种,其中不少被广泛栽培,如墨兰C. sinense (Andr.)Willd.,建兰C. ensifolium(L. )Sw.,春兰C. goeringii(Reichb. f. )Reichb. f. 及蕙兰 C. faberi Rolfe等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为园艺珍品。陆生兰或附生兰,极罕为不具绿叶的腐生兰,多半有假鳞茎;叶成簇,近基生,通常带状,极少为椭圆形而具柄;花葶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具多花或少有减退为单花;花中等大;唇瓣3裂,具2条纵褶片;蕊柱较长,稍向前倾;花粉块2,近球形,蜡质,有裂隙,生于共同的花粉块柄上,有粘盘[4]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