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解州古稱解梁,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即今運城市鹽湖區西南15公里的解州鎮,鎮西有全國現存最大的關帝廟,俗稱解州關帝廟,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廟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重建,嗣後屢建屢毀,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672)大火之後,歷時十載而重建的。廟以東西向街道為界,分南北兩大部分,總占地面積約 66600餘平方米。街南稱結義園,由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蓮花池、假山等建築組成。[1]

目錄

解州鎮轄

中凹村 鄭費村 東高玉村、北高玉村 寺下村 西高玉村 南營村、許賈村 北賈村 西辛莊村 喬家莊村、解州村 社東村 西元村 閆家村、郭家村 郊斜村 五龍峪村 史家墳村、白峪口村 桃花洞村 薛家嶺村 劉家坡村、岱家窯村 斜溝南村 墩台嶺村 常平村、曲村 蠶坊村 董莊村 衣家莊村、白家莊村 車盤村 柳馬村 十里舖村、沙窩村 邱家坡村 下凹村等。

解州關公

解州關公-中國關公第一品牌。工藝最精、品種最全、價值最高的青銅財神。商標"解州關公"已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註冊。山西省著名商標。山西十大文化品牌之一。

研究青銅藝術,弘揚關公文化。做最好、最精、最全的關公銅像,打造中國關公第一品牌一直以來是"解州關公"的宗旨和理念。

"解州關公"加強與政府的合作,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以提升品牌公眾影響力。"解州關公"銅像2010年代表山西省政府參展上海世博會,所展現出的文化與價值元素,成為山西館最美的亮點;2011年又因完美的創意,精湛的工藝被山西省政府特選為第六屆中博會商務禮品,得到世界500強企業的高度讚賞。

行政區劃

鹽湖區位於山西省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4°48′27〞,東經110°41′23〞。總面積1237平方公里。總人口68.4萬人(2011年)。2010年解州鎮總人口4.7萬人。[2]

歷史沿革

戰國屬魏,《戰國策》:赧王二十一年"秦敗魏師於解"。漢置解縣,屬河東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名北解縣。北周廢。故治在今山西臨猗縣臨晉鎮東南十八里城西村、城東村之間,遺址尚存。隋大業九年(613)虞鄉縣自綏化故城來治, 唐武德元年(618) 改為解縣。貞觀十七年(643)廢,二十二年復置,屬河中府。五代漢乾有佑元年(948)置解州,治所在解縣。宋沿用不改。金改為解梁郡、寶昌軍節度,後仍稱解州。興定四年(1220)移治平陸縣,元仍治解縣。明洪武初屬平陽府。清雍正二年(1724)升為直隸州,領安邑縣、夏縣、平陸縣、芮城縣。民國元年改解州為解縣。1947年4月26日解放。1954年與虞鄉縣合併為解虞縣。1958年併入運城縣。故治即今山西運城鹽湖區解州鎮。2000年6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運城地區和縣級運城市,設立地級運城市。運城市設立鹽湖區,以原縣級運城市的行政區域為鹽湖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府東街。

解州歷史

北斗在當頭,簾泊開時應掛斗,

南山來對面,春秋閱罷且看山。

這是懸掛在"春秋樓"上的一副膾炙人口的對聯,確實是探尋解州源頭的點睛之作。

"解"字,源出解地,包含姓氏。 《孔子三朝記》:"黃帝殺之(蚩尤)於中冀,蚩尤肢體身首異處,蚩尤血入池化為滷水,則解之鹽池也。因其屍解,故名為解。"從許慎的《說文解字》說起。解 :jie判也,從刀判牛角。佳賣切,一曰,解豸獸也 又讀戶賣切。這個戶賣切,就是今天hai(解)的讀音。

為什麼讀"解"為"害"。筆者認為,此處為蚩尤犧牲的地方,即被害處,冀州百姓為紀念蚩尤,故讀為"害"。後來,由於華夏人尊黃帝為華夏始祖,紀念蚩尤意味漸淡,變成了對蚩尤的恨,破壞大一統,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在卷一鹽池門中寫道:軒轅氏誅蚩尤於涿鹿之野,血入池化鹵,使萬世之人食其血焉,今池南有蚩尤城,相傳是其葬處。

《戰國策》記載了(周)赧王廿一年(公元前294年)"秦敗魏師於解。"這是解以行政區劃分的方式現予典籍。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設河東郡,治所在安邑(山西運城東)。漢朝沿襲此編制,所轄二十四縣中解縣居其一。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17年)改名北解縣,至北周年間廢除,這個北解縣是相對今天的解州來講的。河東歷史上還有過一個"解梁城"稱謂,故址在今解州西臨猗南之地。《左轉》載:解,晉侯之地也。秦穆姬屬賈君焉,且曰"盡納群公子"。晉侯丞於賈君,又不納群公子,是以穆姬怨之。晉侯許賂中大夫,繼而皆背之。賂秦伯於河外列城五。東近國略,南及華山,及解梁城,既而不興。

解州之稱謂,源於五代後漢高祖劉皓於乾佑元年(公元948年)置。北宋以降。金、元、明、清沿襲不變。只是明洪武初年屬平陽府。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為直隸州,領芮城、夏縣、平陸、安邑四縣。直到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稱為解縣、解虞縣、解州鎮,這是近幾十年的事情了。解縣的稱謂最早於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其後設設廢廢,先後歸河中府、解州領屬。簡而言之,稱解州已有1061年的歷史,置解縣已有1391年的歷史,時間可謂悠遠。

馮夢龍所著《警世通言》第21卷中"趙太祖千里送京娘"篇有"原東院那個女子也姓趙,小字京娘,在蒲州解梁縣小祥村居住,年方一十七歲。-----太祖即位以後,滅了北漢,追昔日兄妹之情,遣人到蒲州解良縣尋訪消息。

今日解州的選址,是與唐太宗李世民有關係的。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太宗李世民從長安出發,一路旌旗蔽日,車水馬龍,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興渡過黃河,翻過中條山,來到解州地面,觀看鹽池,發出了"人間天博望,誰復到窮願"的感慨。在歸長安途中,從解州南山處,順山勢向上,俯瞰茫茫原野,原馳蠟象,仰望條條峻岭如巨龍奔騰,盛着晨曦,伴着陽光,好一派壯觀場面。李世民不僅脫口而出,真是一個龍興之地,問同行地方官員,此地可無名諱。官員們諾諾乘無。李世民正在興頭上,不禁脫口而出,還不如叫"五龍峪"吧!解州新址就在山腳下開始興建起來了。

解州縣城最早的格局是一街十三坊。它背負中條山,東望鹽池灘。一街是關夫子街,十三坊分別是寶泉坊、貨殖坊、龍興坊、貴戚坊等。關廟在城西,孔廟在城東。界面都是單門獨戶,秦磚漢瓦,大街門面用柵門割起。柵門一下,當街一擺就是櫃檯。每當炊煙裊裊升起 ,整個州城都籠罩在煙靄里。

到了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鹽池將乾涸,河中尹姜師度調3000唐軍、疏浚溝渠,開通姚暹渠,引水入池救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起用軍隊的應急機制。州城當然是屯兵之地,兵士的給養有極大的刺激了解州商業發展。

解州所在清康、乾盛世商業流通進入全盛時期,解州在雍正年間升為直隸州,在天子腳下更有了名聲。在近代同治、光緒年間,解州成了蜚聲南北的大碼頭,是北方著名的藥材市場,每年的四月初八日,口外的皮貨,南方的磚茶,蘇杭的綢緞,歐美的尼絨,口外的駝隊,雲貴的馬幫,帶來四方特產,在解州擺攤設點,或批發或零售,或面貨貿易,叫賣之聲不絕於耳。全國各地的馬戲班子、民間劇團,知名的蒲州梆子藝人郭寶臣、元元紅、楊老六,仝四戲班子都在解州火星廟、文廟,儒學,州府縣衙搭台演唱歌舞昇平。

人文解州

俗話說"物依地聚,地依人靈"。"人傑地靈"的首要條件是這個地方要具有人才成長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蚩尤、風后、李冰、關羽、柳宗元、關漢卿、程子華等皆為土生土長解州人。

解州為華夏起源地,風后為證。解州東一里社東為風后故里,相傳黃帝戰蚩尤不勝,焦慮之際,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叫風,住在海隅(解池為海),甚是吃驚,遂訪而得風後,這樣,他以風后為相,統一北方冀州,接着南征東討西安,一統華夏故地。

解州為科學技術之鄉。解州西郊斜(音xia)是蜀郡太守李冰故里,李冰是曠世聞名影響最遠最深的水利專家。他與兩個兒子修築的都江堰浩大工程,使蜀地沃野千里,堪稱世界之最,被尊為"川祖",當之無愧。這"川祖"是解州郊斜村人李冰。

"說好解州話,行遍四川沒麻達",這掛在解州人口中的話是有道理的。解州人把"鞋"讀"海"(平聲),四川人也同樣,解州人稱"解疙瘩"的"解"為"改",四川人也是如此,例子太多了,四川話與解州話的一致性不是說明了李冰是解州人無疑了嗎?可見,李冰父子在語言上對四川所產生的影響力是多麼巨大。

郊斜村南中條山山上的桃花洞,那麼李冰又是怎樣外出的呢?郊斜李姓人說是隨鹽車出去的,由於鹽車行在秦地,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故,鹽車被搶劫一空,他們父子三人覺得無顏再見河東父老,就利用在鹽池學會的汲鹵打井的方法,在秦地到處以鑿井為業。後來得到秦昭襄王的禮遇,李冰吉人天相,懂得天文地理又識水脈,得到昭襄王的賞識,就派他為蜀郡守。

常言說:"士為知己者死",李冰正是這樣的君子,到蜀地干出一番事業,就是報答昭襄王。他上任之後,主持修築都江堰浩大工程,父子三人發揚大禹精神,比大禹更有過之,禹三過家門不入,而他們更是有家不回,都江堰舉世皆知且不說它,而李冰開穿廣都鹽井的功績,的確是受家鄉的鹵池汲鹵工藝和秦地鑿井實踐的集大成的結果,可以說四川能成為中國天府之國,李冰就是主要奠基人,從他被稱為"蜀祖"就可證明。李冰在郊斜村鑿井,發明的轤轆至今仍在使用,看看後人不知於何時發明的掛在井繩頭上的,使水桶永不掉入井裡的"三環套月",也極具象徵性,既表示李冰父子三人造福人類的共同心愿,又說明他們永遠懷念家鄉,永遠與水在一起,因為他們與水一樣,是那樣的至清至純,這與舜帝阜民解慍的鹽池情懷又是多麼的高度一致呀!如果今人能夠把鹽池水利作出貢獻的先賢李冰故里,投資整修一新,向世人開放,那在鹽池文化史上又將是一件"功莫大焉"的幸事。

解州出聖人。解州東10里的常平里關羽故里,他是個人人皆知的神,是東漢末年英雄,追隨劉備建功立業,以康復漢室為己任,忠義仁勇是為華夏魂魄,關羽故事盡人皆知,就不多講了。

解州也出文學家。柳宗元,河東解人。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柳氏是河東旺族之一。青年時代曾參與"永貞革新"。變法失敗後,柳宗元被貶到湖南永州擔任司馬,在生命的最後四年,興利除弊,為當地辦了不少實事,同時,也留下了不少的傳世詩文。後人評介柳宗元"為人好佛究法,為文雄深雅健,為政廉潔奉公,為官化人及物"。柳宗元是唐代最有才華的文學家,後人將他與韓愈等人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章《江雪》,不僅大多數唐詩選本都將其選入,而且歷代畫家紛紛為之作畫,企圖展示出它的意境,由此可見此詩影響之大。仔細研究的話,這是一首藏頭詩,如果我們把四句詩的首字,裁取相連,竟然是"千萬孤獨",這是柳宗元一生顛沛流離的寫照,也是他"獨釣寒江"的個性體現。柳宗元自言河東解人。河東柳氏家族,是歷史上有名的士林盛族,柳宗元曾自豪地說:"柳族之分,在北為高,充於史氏,世相重侯。"在唐朝歷史上,河東柳氏家族出了不少賢才名士。柳宗元的高祖柳子夏,唐初曾任徐州長史;柳亨,曾是唐高祖李淵的外孫女婿,官拜太常卿,唐太宗李世民曾對柳亨說:"與卿舊親,情素兼宿。"(見《新唐書》);柳爽,是高宗時的宰相。柳宗元的祖父、父親都擔任過地方小吏,在這樣士林望族中成長起來的柳宗元,從小就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在那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科舉時代,柳宗元詩文出眾,二十一歲就中了進士,一下子轟動了長安城。柳宗元在經歷了短暫的政治得意之後,旋即迎來了後半生的顛沛流離和失意苦痛,他離開了繁華熱鬧的長安,進入了一個"千萬孤獨"的人生旅程。從此,中國的歷史上少了一位詩酒風流的高官顯貴,多了一位雄深雅健的文化巨人。

解州還出黨和國家領導人。程子華(1905-1991),解州人。1922年考入太原民師,加入中國共產黨。受黨組織派遣,考取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參加了廣州起義,發動了大冶兵暴。民國20年(1931)4月,他到中央蘇區工作,歷任35軍307團團長、獨立3師師長、紅五軍40師師長、41師師長兼政委、14師師長、22師師長、粵贛軍區代參謀長等職,參加了第二至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任紅25軍軍長,率領25軍實行戰略轉移。在和中央失去聯繫的情況下,戰勝了敵軍的圍追堵截。民國24年初到達陝南,開闢鄂豫陝革命根據地,任鄂豫陝省委代理書記、紅25軍政委。同年9月,紅25軍到達陝北,與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會合,合編為紅15軍團,程子華任軍團政委。"西安事變"後,程子華到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上作,任黨團書記兼人民武裝部長、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民國28年1月,任冀中軍區政委兼冀中區黨委書記。民國32年8月,任晉察冀中央分局副書記兼軍區副政委,後代理分局書記、代理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民國34年(1945)10月,任冀察熱遼中央分局書記、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民國37年9月,參加了遼瀋戰役,組織指揮了著名的塔山阻擊戰。10月,任東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奉命先遣入關。北平解放後,任北平警備司令部司令員兼政委。1949年,程子華任第四野戰軍十三兵團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程子華歷任山西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省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主任、黨組書記;商業部長、黨組書記;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處書記兼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衝擊迫害。文革後,出任民政部部長、黨組書記,主持《選舉法》的修改工作,並組織領導了"文化大革命"以後的第一次全國縣、鄉選舉。程子華是中共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八屆和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在中共第十二次、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顧問委員會常委,1991年3月30日,在北京逝世。

解州記憶

解州周邊地區和很多地名、民間故事與傳說,以及風俗、飲食習慣,無不與這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緊密相關、源遠流長。

城東南四、五公里處的,解陌公路東側的娘娘廟村,也因建有紀念關公夫人的娘娘廟而得名;就連當地有名解州羊肉泡饃小吃,也與關公有關:相傳關羽青年時,已經在當地以武功高強氣、行俠仗義,聞名鄉里,當地百姓為其捐資打造一口"青龍偃月刀",並趕來一群羊,讓他試其鋒利與否,關公握刀在手,一揮下去,便殺死綿羊一片,不僅看出刀之鋒利,更顯武功深厚,頗得掌聲一片。時值隆冬季節,關公令眾人宰殺,將羊肉放入幾口大鍋之內,加入辣椒、花椒、生薑、食鹽煮熟,然後撒上蔥絲、香菜,取來餅子泡入,分給眾人同吃,直吃的大家滿嘴哈汽,周身發汗,好不舒暢。該小吃選用當地綿羊,肉、骨同煮,肥而不膩,不僅香綿可口,而且具有溫補、滋陽、禦寒之功效。

八十年代初期,解州恢復了以前農曆三、六、九逢集與每年四月、九月的廟會風俗,周邊各縣的商人、遊人雲集於此,展開物資交流貿易活動,交流品種涉及糧食、布匹、衣服、農副產品、生產工具、生活用品、牲畜等。會上還有演電影、唱戲、武術表演等文化娛樂活動,人們不僅買賣物資,瀏覽商品、了解行情,品嘗美食,還藉此進行走親訪友,進香拜祖活動,繁榮景象,盛況空前。

說解州,當然關公的傳說就是一筆財富。這裡我撿一二把鮮為人知的傳說道給大家。首先要說的是公關紅臉與美髯須的故事,相傳關公當年懲除當地一橫行鄉里的惡霸,因此招來官府追殺,跑到一河邊無法過河,這時碰見老太,知其原由後,見情況危急,忽然向關公臉上扇了一個耳光,將他的鼻血打出,用鼻血塗滿全臉,再從頭上拔出許多頭髮(古人頭髮很長),拈在嘴巴四周,狀如鬍鬚,追兵趕到後,未認出關公來,詢問老太,老太說向另一方向跑走了,追便向所指方向追去。追兵走後,關公用河水洗臉時,發現滿臉的紅色及頭髮已經無法洗掉,想去問老太時,發現老太已不見蹤影,方悟出是仙人搭救。原來是王母娘娘在天庭發現關公遇難,下凡假伴老太特來搭救。至此關公就變成了後人紅臉、美髯須的模樣了。

不能不說的是關帝廟,規模宏大全國第一,建築布局、式樣、用色、級別,也是獨一無二,因為它是仿皇宮建築。死後的關羽,隨着歷朝歷代皇帝的不斷加封已晉升為帝王、聖人,享受的是帝王的待遇。解州關帝廟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重建,嗣後屢建屢毀,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072)大火之後,歷時十載而重建的。廟以東西向街道為界,分南北兩大部分,總占地面積約 66600餘平方米。街南稱結義園,由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蓮花池、假山等建築組成。殘存高2米的結義碑1通,白描陰刻人物,桃花吐艷,竹枝扶疏,構思奇巧,刻技頗高,系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言如泗主持刻建的。街北是正廟,座北朝南,仿宮殿式布局,占地面積18570平方米,橫線分中、東、西三院,中院是主體,主軸線上又分前院和後宮兩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門、雉門、午門、山海鍾靈坊、御書樓和崇寧殿。兩側是鐘鼓樓、"大義參天"坊、"精忠貫日"坊、追風伯祠。後宮以"氣肅千秋"坊、春秋樓為中心,左右有刀樓、印樓對稱而立。東院有崇聖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宮、饗聖宮和東花園。西院有長壽宮、永壽宮、餘慶宮、歆聖宮、道正司、匯善司和西花園以及前庭的"萬代瞻仰"坊、"威震華夏"坊。全廟有殿宇百餘間,主次分明,布局嚴謹。

整個廟宇之內,雕樑畫棟、飛檐翹角,自不必說,精美牌匾、塑像、碑刻、壁畫、浮雕眾多。崇寧殿處的清乾隆帝手書橫匾"神勇"二字,檐下咸豐皇帝所寫"萬世人極"匾,康熙手書"義炳乾坤"橫匾,極盡精美,為廟宇大增色彩。氣勢宏偉的春秋樓,大氣磅礴,巍然屹立。樓內塑有關羽讀《春秋》像,為二層三檐歇山式建築,高33米。兩層均建迴廊,東西兩側,各有可供上下樓梯36級,。第一層,有木製隔扇108面,傳說是象徵歷史上山西 108個縣。樓內外有三絕:一、懸樑吊柱,二、關羽側身夜觀《春秋》像的閣子板壁上,正楷刻寫着全部《春秋》,三、樓當頂,正對北斗七星的位置。

寫完關帝廟,再說解州的小吃,解州羊肉泡饃是到了解州必須品嘗的一種美食了,他與西安羊肉泡是區別很大的一種,你只有吃了才知道,另外還別具特色解州涼伴菜,解州小炒肉、車盤油糕、解州扯麵、解州綠豆餅等吃食,也別具風味,凡到過這裡吃過的人無不記憶深刻、讚不絕口。

解州西的靜林山天寧寺,是《趙城金藏》的刻經處,也該是一處文化聖地。金熙宗皇統初年(公元1142年),佛門女弟子崔法珍,毅然斷去左臂,弘揚佛法,計劃通過募捐刻成一部大藏經。經過幾年的募捐,皇統九年,一部《大般若波羅密經》首先在天寧寺刻成,經過二十餘年的奔波,共刻成43部大藏經。明萬曆二十年,解州天寧寺門人悟順僧曾補抄若干卷,使這部在戰亂中遺失的經卷日臻完美。

說解州還不得不說一說解的城牆,解州曾經的縣府、州府所在地,它是一個布局規整、嚴謹,功能齊全的城市格局。街道巷子、地方的名字也頗具地域文化特色,什麼相祠巷、尚書巷、結義巷、鐵匠巷、蔡家樓等。有非常規整的城牆,牆外建有護城溝豪。至今的很多的地方當地人還稱其為東門口、西門口、北門口、南門口以及上城豪、下城豪。

解州古城牆的毀滅應該在解縣解放後,我記得在30年前,在解州高中讀書時,操場邊還有幾十米土城牆,我們常爬上一處城牆遠望或是背書,北門攤一片汪洋,小船蕩漾,中條山山高聳峙,插入雲天,關廟雄偉,孔廟近在咫尺,歷歷在目。後來人們總是在那兒取土,古城牆已經完全沒了蹤影。還有那時,解州東關到西關,店鋪林立,明清建築,比比皆是,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有幾處老店,我常光顧,如眼鏡店,我第一幅近視鏡就在那配的,醬菜店,住校生買點鹹菜,降低生活成本之需要,書店當然不用說,這幾個店都是在老房子裡,一律木板房,走在街道,大約10多米窄窄的感覺,這是一種心靈的穿越,仿佛我們生存在500年前的中國,只可惜從東到西的清代民居與布局,因為無知,為我們的後人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不能不說說解州的水,解州城內的水質甘甜優質,位距城北附近城牆內外百步之遙的水質咸、淡界限分明,可謂解州一絕。賣在運城,幾大水廠,晝夜不停的抽水,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水質變差 ,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解州的精神又是物質的,從唐到五代,宋元明清,民國,解州是晉陝豫黃河金三角金融文化中心之一。以解州命名的解鹽、解州百合、解州竹紙、解州銀樓、解州金藏、解州手布、解州醬菜等等如顆顆明珠,鑲嵌在歷史長河的經卷上。

對解州情感和認讀,還有很多很多。這一竄竄珍珠在訴說着這個小城的幾千年往事,記錄着這裡與華夏文的歷時變遷。[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