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計劃行為理論


計劃行為理論是特有的名詞術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目錄

名詞解釋

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是由多屬性態度理論(Theory of Multiattribute attitude)與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Ajzen & Fishbein,1980; Fishbein & Ajzen,1975)所結合發展出來的,由於理性行為理論假設行為的發生,皆能夠由個人的意志所控制;可是實際的情況下,個人對行為意志控制往往受到許多其它的因素所干擾,而大大的降低了理性行為理論中對個人行為的解釋力。因此,Ajzen(1985,1991)便將理性行為理論加以延伸,提出了計劃行為理論,期望能夠對個人行為的預測及解釋更具適當性。

Ajzen的計劃行為理論的五要素

1、態度(Attitude)是指個人對該項行為所抱持的正面或負面的感覺,亦即指由個人對此特定行為的評價經過概念化之後所形成的態度,所以態度的組成成份經常被視為個人對此行為結果的顯著信念的函數。

2、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是指個人對於是否採取某項特定行為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亦即在預測他人的行為時,那些對個人的行為決策具有影響力的個人或團體(sali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對於個人是否採取某項特定行為所發揮的影響作用大小。

3、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反映個人過去的經驗和預期的阻礙,當個人認為自己所掌握的資源與機會愈多、所預期的阻礙愈少,則對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就愈強。而其影響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對行為意向具有動機上的含意;二是其亦能直接預測行為。

4、行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是指個人對於採取某項特定行為的主觀機率的判定,它反映了個人對於某一項特定行為的採行意願。

5、行為(Behavior)是指個人實際採取行動的行為。

Ajzen認為所有可能可能影響行為的因素都是經由行為意向來間接影響行為的表現。而行為意向受到三項相關因素的影響,其一是源自於個人本身的「態度」,即對於採行某項特定行為所抱持的「態度」(Attitude);其二是源自於外在的「主觀規範」,即會影響個人採取某項特定行為的「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最後是源自於「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一般而言,個人對於某項行為的態度愈正向時,則個人的行為意向愈強;對於某項行為的主觀規範愈正向時,同樣個人的行為意向也會愈強;而當態度與主觀規範愈正向且知覺行為控制愈強的話,則個人的行為意向也會愈強。反觀理性行動理論的基本假設,Ajzen主張將個人對行為的意志控制力視為一個連續體,一端是完全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為,另一端則是完全不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為。而人類大部分的行為落於此兩個極端之間的某一點。因此,要預測不完全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為,有必要增加行為知覺控制這個變項。不過當個人對行為的控制愈接近最強的程度,或是控制問題並非個人所考量的因素時,則計劃行為理論的預測效果是與理性行為理論是相近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