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记忆中的大寺街(徐一)

记忆中的大寺街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记忆中的大寺街》中国当代作家徐一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记忆中的大寺街

每次回国探亲,总要去故乡阜阳看看,有机会还要去曾经住过的大寺街走走。不过,现在的大寺街与过去的大寺街不一样了。总之,大寺街变漂亮了,大寺像新的一样,石板路换成水泥路,街道两边盖起了楼房。但每当想起故乡时,脑海里浮现的还是那个过去的大寺街。

大寺街呈东西走向,东端接着南大街,西头与鹿祠街接壤,全长大约两百米。其街道北边的中部有个古寺,我们过去都称为大寺。上网一查才知道,大寺的正式名称叫资福寺。资福寺始建于宋代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在宋代熙宁年间扩建,从始建到现在已有966年历史。它是阜阳城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多年前回阜探亲,发现大寺已经重新整修,寺门前的道路很平坦,与以前的大寺不同。那时的大寺位于高台之上。如果从街上去大寺,要走上好几层石阶。上了台阶,正面是一个寺门,进得门去,里面还有许多房间,最后是大雄宝殿。

那时候,我时常去大寺存钱。现在的人可能要问:存钱为何不去银行,要去寺庙?这与当时的环境有关。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政府号召全民储蓄,支援国家建设。于是,学校号召学生把多余的钱存入银行。当时,大寺里有个代存点,代办员就是一位和尚。因为离家比较近,我就去大寺存钱。其实,那时也没多少钱,只是父母给几个零花钱而已。

第一次去大寺存钱,就有了两个“重要发现”。第一个发现是,大寺的和尚[[[竟]]然与伟大领袖合过影。照片就挂在墙上,供来人参观。照片很宽,相片里的人很多,排得密密麻麻。坐在前排正中间的是毛主席。后面的人大都剃着光头,大寺的主持就在其中。

第二个发现是和尚吃饭不说话。那天,我进入寺庙时,两位和尚正准备吃饭,其中一位让我坐等一下。于是,我就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看着他们吃饭。两位和尚对着饭桌坐下。饭桌中间有两个盘子,一个盘子盛着豆腐,另一个盘子装着蔬菜。盘子旁边放着一个盆,盆里堆着许多馒头。从开吃到饭毕,两人未说一句话。回家后,我把这两个发现告诉家人。父亲说:食不言,寝不语,是古人的规矩。

大寺街的路上铺着青石板,每个石板都呈长条形,长度约六七尺,宽度约一两尺,顺着路面并排铺开,错落有致。街宽由五六个石板组成,宽约丈余,可以过汽车。道路中间的石板上还有车辙,深的车辙约有半寸深。由此可见,大寺街是有历史的。

当时对石板路不以为然,认为它是落后的象征,现在想想不是。阜阳当地不产石头,铺路的石板需要自外地购进。购入这么多的石板铺路,费用一定不菲。粗略估算,建造石板路的费用一定不比现在修建水泥路的造价低。因此,过去的石板路就是现在的水泥路,是交通发达的象征。 石板路的南边,是一条小溪,宽约两米,深约一米多,常年有流水自东向西流淌。小溪边上有的地段种有行道树,夏天出太阳时,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溪上有几座小桥,供道路南边的居民出行。在晴天,小溪里的水很浅,常有路人在溪边洗鞋子。如果下大雨,雨水流进小溪,路面不积水。我记得,阜阳发过几次水,但大寺街未被水淹过。

颍淮地区的地理特色是池塘、河道众多。在大寺街北边、西边和南边,都有池塘。阜阳有专门的机构利用这些池塘养鱼。小溪与附近的几个池塘相连。一到下大雨,常有鱼儿流到小溪中。有一次,阜阳下暴雨,溪水上涨,有人在桥下用渔网逮鱼,一个上午能抓几十条鱼。

大寺街的两旁都是住房。街西头与鹿祠街接壤,而在鹿祠街的西边就是阜阳地区医院。院方就在附近购置民房作为职工宿舍。因此,大寺街上有几个医院家属院,与街道民居相间。结果,医院子弟与街道子弟既是邻居,也是玩伴。由于居民来源广泛,职业各异,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区。

在大寺街与鹿祠街的接壤处的东南角上,有个水房。水房里有几个炉灶,每天开火烧热水。水房还向需要的单位和人家送冷水。因此,水房备有水车,用于给客户送水。水车是一个架子车上面放一只大的铁皮圆桶。圆桶上方有一个开口,用于向内灌水;而圆桶底部有一个出口,上面有个胶皮管子,可以向外输水。 水房位于街角上,开有两个门,一个向北,一个向西,向北的门前有一个较大的空地。每到夏季,天气暑热,人们便聚在水房门前空地上,边乘凉,边侃团子(闲聊)。我读小学时正值文革,学校关门,学生无事。因家离水房很近,我经常偷偷溜出来,去听他们讲故事。

人们讲的最多的是家长里短,但是经过艺术加工,听起来就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现在想起来,有的故事就是瞎编的,但其想象力非常丰富。放到现在,这些故事就是段子,讲述者就是段子高手。后来,我因读书离开阜阳,再也没有听过那样精彩的家乡段子了。

在那里,我还听到一个关于阜阳地下党的故事,至今难忘。故事主角为李冰(姓名待查),在阜阳以拉卖水做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多年,多次化险为夷。阜阳解放后,李冰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任阜阳县长,让过去与他一起拉卖水的同行大吃一惊。

我当初听到这个故事时,只是感到有趣,现在觉得这个故事不凡。为了实现理想,一个革命者以拉卖水为生多年,不仅要经受生活的困苦,而且还可能随时丧命。由此可见,共产党人为了成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这个故事也说明一个道理,想成功都要付出,中外皆然。[1]

作者简介

徐一,美国媒体人,原籍阜阳,现居纽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