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
许昌,河南省辖地级市,又称莲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下辖2个区、2个县级市、2个县,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2017年总人口495.63万人。
许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许昌古文化旅游资源有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许昌交通便利,市区距省会郑州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311国道、地方铁路横穿东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2017年,许昌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8年3月,许昌成为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许昌同时还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2018年,许昌全市生产总值2830.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634.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047.4亿元,增长9.7%。[1]
目录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12月,许昌市辖魏都、建安2个区,禹州、长葛2个市和鄢陵、襄城2个县。市政府驻许昌市魏都区建安大道151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东经113°03′~114°19′,北纬33°42′~34°24′,面积4996平方公里。东邻周口市,南界漯河市,西交平顶山市,北接郑州市,东北与开封市毗邻;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许昌市西部为低山丘陵,最高海拔1150米;东部为淮海平原西缘,最低海拔5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貌景观呈东西向分带,按地貌成因及形态组合,可分为平原、山地和岗地三大类。
气候
许昌市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因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全市四季气候总的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历年年平均气温在14.3℃~14.6℃之间,魏都区最高为14.6℃(与城市效应有关)。最暖年是1961年,年平均气温为15.4℃~15.9℃。最冷年为1984年,年平均气温为13.4℃~13.7℃。暖、冷年相差2℃~2.2℃。年极端最高气温44℃,出现在1966年7月19日(鄢陵县),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7.4℃,出现在1955年1月6日(今魏都区)。最热月在7月,平均气温为27.2℃~27.4℃;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为0℃~0.5℃。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许昌市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671毫米~736毫米,多集中在6月~9月,占年降水量的65%。
矿产资源
许昌市境内已知矿藏,主要有煤、铝土、铁、硅石、耐火黏土、石灰岩、大理石和白垩土等。煤炭、铝矾土、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原煤储量64亿吨,铝矾土探明储量1.4亿吨,铁矿石探明储量4.2亿吨,发电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时。许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蔬菜类等多种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加工基地和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
人口
截至2018年底,许昌市总人口498.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1万人,常住人口443.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3.5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63%,比上年末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02万人,出生率12.12‰;死亡人口3.41万人,死亡率6.87‰;自然变动净增人口2.61万人,自然增长率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