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畏於匡章》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解讀
這是孔子最危險的一段經歷,頗見性情。
匡邑曾受暴於魯國權臣陽虎,匡人錯認孔子為陽虎,將經過的孔子包圍,想加以殺害。
據《韓詩外傳》,子路準備搏殺,孔子止住。孔子講,匡人誤以我為陽虎,不是我的錯,如此被害,那就是命。孔子讓子路與他一起唱歌,數曲而匡人散去。
此章記下另一番話。孔子堅信自己肩負着文王以後的文化傳承,自己的命由天決定。曾有學生問朱子: 孔子向來謙虛,為何這裡顯得如此狂傲?朱子笑答: 這也是真的被逼急了。[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