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棘子成曰章》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 鞟猶犬羊之鞟。」
解讀
質與文總是相宜為美,不可或缺,但真的計較起來,又終是質勝於文。棘子成或是有感於文飾太多,矯情過重,故單強調質便夠了,這就偏頗了。
子貢批評棘子成說話隨便,話既說出,駟馬難追。只是子貢為了說明文也重要,又將文與質等而視之,這便混淆了輕重。畢竟文與質是有區別的,質是本,文是末。子貢說去了毛的虎豹之皮與去了毛的犬羊之皮一樣,其實恰恰不同。
人往往識得一面而遮去一面,能兩面皆識實屬不易,而要分出本末輕重,更難。[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