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肆·里仁篇》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肆 里仁篇
本篇共有26章,是《論語》的第四篇。孔子仍然是圍繞着「仁」、「德」和「孝」的主題有所議論。值得注意的是,本篇孔子和弟子的對話極少,只有一章是和曾子的對答,其餘幾乎都是夫子自道。
原文
子曰:「君子喻於義[1],小人喻於利。」
【注釋】
[1]義:公正合宜的道理和舉動。喻:知道,明白,懂得。
譯文
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聖人的智慧
君子和小人的區分在什麼地方呢?孔子認為兩者的主要界限就是在「義」、「利」兩個字上。君子在意的是德行和仁義,小人看重的是好處和實惠。君子做事服從於「義」的準則,自己卻並不固執。君子出言謹慎而留有餘地,討厭說大話。不像小人那樣喜歡花言巧語偽裝自己。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是西方的墮落貴族,而東方的君子總是自強不息、勇於行動。
辛棄疾有詞曰:「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講的是東漢末年劉備嘲笑許汜的典故。劉備說,現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你不竭力救國,卻時時想着買田買地來構建自己的安樂窩,我真是看不起你。劉備的這席話,把有志君子對唯利小人的鄙視表現得淋漓盡致。孟子也說:「萬鐘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即使有很高的俸祿,如果來路不符合仁義禮法的話,對我又有什麼用呢?今天,我們的收入更加多元化,有所謂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當我們依靠這些錢富起來了,午夜時分,會不會有良心的主人來敲你的靈魂之門呢?
原文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原文
子曰:「事父母幾諫[1]。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2]。」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3]。」
【注釋】
[1]幾(jī):輕微,委婉。[2]方:地方,方向。[3]懼:因為父母的年齡增大身體衰弱而感到憂慮。
譯文
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裡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
孔子說:「父親去世多年之內不違背父親的教誨,就可以稱為孝了。」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常常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1]。」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也[2]。」
【注釋】
[1]躬:這裡指自己的行動。逮:趕上,達到。[2]約:約束,節制。鮮:少。
譯文
孔子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
孔子說:「用禮來約束自己,再犯錯誤的人就少了。」
聖人的智慧
這兩章主要是有關修身處世的內容。君子對自己要有所要求:其一,多向優秀的人學習,見到不良的人要引以為戒。其二,說到不如做好,出言要謹慎,言多必失。其三,要嚴格地約束自己,有規矩有分寸的人總是很少有過錯的。孔子關於修身的學說,很大的部分是建立在人的自覺的基礎上的。優秀的人和一般的人的最大差異就是自覺。那些成功的人士總是保持清醒的認識,並通過不斷的努力來提高自己。人們常說:只有對自己有要求的人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嚴格地要求自己才能踏上通往成功的紅地毯。這種例子不勝枚舉。着名的華裔網球高手張德培對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怕影響肌肉生長,他從不吃甜食不喝蘇打飲料,沒有時間去逛街,每天堅持大運動量的訓練。張德培常用《聖經》上的話來鼓勵自己:「只要你努力了,上帝總會有看到的時候。所以,什麼時候都不能放棄。」人的生命實在是太短了,要在這有限的時間裡有所作為,不學會約束和管理自己,嚴格要求,那成功永遠是一個不可企及的夢。
原文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1],而敏於行[2]。」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3]。」
子曰:「事君數,斯辱矣[4];朋友數,斯疏矣。」
【注釋】
[1]訥:這裡指說話謹慎,留有分寸。[2]敏:勤勉。行:行動,行為。[3]鄰:這裡指品德高尚志同道合的人。[4]數(shuò):屢次,多次。指頻繁地批評和勸諫。斯:就。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做事要勤勉。」
孔子說:「有德行的人一定不會孤立,總會有志同道合的人跟他在一起。」
孔子說:「勸諫君主太過煩瑣,就會受到侮辱;對朋友規勸批評過多,就會被疏遠。」
聖人的智慧
君子怎樣處理和周邊人群的關係,一直是孔子所關注的問題。孔子常講的「反求諸己」就是這個意思。在和朋友、君主打交道時,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要過於頻繁地批評和勸說,應該相信他們,留給他們自己的空間。如何妥善地處理人際關係是門大學問。孔子給我們的啟示是首先立足於自己。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增強自身的實力才是獲取別人認可、擴大交往的最佳途徑。和人相處時要注意一些技巧。出於好心的關心和批評如果過於頻繁,也會讓朋友感到厭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要過多地把自己的鼻子伸到別人的嘴下,這是愚蠢的。對於上級也一樣,適時有效的意見會得到領導的欣賞,喋喋不休的勸說會讓領導懷疑你的情商,反而會因此疏遠你。[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