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齊景公待孔子章》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解讀
季氏與孟氏都是魯國卿大夫,季氏位高,孟氏位低。據《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到齊國,齊景公以季、孟之間的身份禮遇孔子,後來齊國大夫欲加害孔子,並為孔子聞知,齊景公又說自己已老不能任用,孔子便離開了齊國。
雖然禮遇如何也是重要的,因為它是一種必要的象徵,但能否任用更是關鍵,否則任何的禮遇都只不過是一種虛禮。人如果只是圖虛名虛位,不務實用,其實是生命的一種無味消遣。孔子的一生雖極其不順,但他始終不願虛耗生命。[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