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為五代詞人顧夐所作的一首閨怨詞,通過女主人公口語式的內心獨白,揭示了作為一個閨中弱女子被負心人所折磨而帶來的心靈創傷,表現了舊社會情愛悲劇的一個方面。主人公怨中有愛,愛怨兼發,心情複雜。作品在藝術構思與表現手法上甚見匠心,深得後代詞評家的讚賞。
目錄
作品原文
訴衷情①
永夜②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③,月將沉。爭忍④不相尋?怨孤衾⑤。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1]
注釋譯文
原文注釋
①訴衷情:唐教坊曲名。因毛文錫詞句有「桃花流水漾縱橫」,又名《桃花水》;因顧夐本詞,又名《怨孤衾》。
②永夜:長夜。
③眉斂:指皺眉愁苦之狀。
④爭忍:怎忍。
⑤孤衾:喻獨宿。
作品譯文
漫漫長夜你撇下我遠走到哪裡?沒有一點音訊。香閣門兒關上,眉兒緊緊皺起,月亮就要西沉。怎麼忍心不把你追尋?怨恨這孤眠獨寢。只有換我的心,變作你的心,你才會知道這相思有多麼深。
作品鑑賞
原文賞析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是情人怨戀相思之詞。此詞運用白描手法,寫一位獨守空閨的少婦的情態與景物,表現並反襯出她在漫漫長夜中的孤寂與怨恨,既有文人詞的細膩華美,又帶有民歌風味,是寫閨情的別開生面之作。[2]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永夜」,即漫漫長夜;一個「拋」字暗示出女子對自己命運的擔心。起句劈面一問,不僅揭示了女子愁怨的根由,還寫出了她因久盼不歸而產生的焦灼、苦悶、不安和疑慮。下接「絕來音」,表明所愛深夜不歸,並不是不得已的行為,而是故意給她的冷遇,一則寫夜闌人靜、悄無聲息,烘托出女子的孤寂無伴;同時透露出在漫漫長夜、寂寂空閨中她一直在側耳凝神聆聽戶外聲息的不安心情,門外的每一點哪怕是極輕微的聲音都會喚起她的希望,使她激動和喜悅。
「香閣掩,眉斂,月將沉。」當希望之火一次次在心頭燃起旋又熄滅以後,她終於明白今宵是無望的了,「香閣掩」三字表明了她內心的絕望。一個「掩」字,顯示了她的情感所系,她並不想把那個無情的人拒於門外,依然為他留着門,悶坐空閨,獨對孤燈,痴痴等待着他。「眉斂」,正是她內心深處壓抑不住的怨情的不自禁的流露。然而直到月將西沉時分,他也沒有給她消息,或者回來陪伴她。「月將沉」一句不僅點明天將破曉,它既暗示了清幽的月光沒有給人以任何安慰,徒然增加了女子的愁思,也透露出女子為怨思所苦而一夜無眠,在輾轉反側之際,往日恩愛廝守、形影相隨的情景盡在眼前,在獨臥孤寢的淒清中更添加了幾分寂寞和冷清。
「爭忍不相尋?怨孤衾。」她的語氣里有埋怨,有委屈,「爭忍」二字反問,表明她怨中有愛,情絲難解,既有不忍苛貴之意,也有不免怨怪之情,仔細體味,竟似有要對方發慈悲的意思。忍或不忍,不是因為情感的自然生髮,不是因為情不自禁,而是來自慈悲的意念。然而稍加推究,閨門緊閉,室內一目了然,並無可尋。「尋」這一動作,正好顯示她已陷於迷離恍惚的精神狀態。等到她頭腦稍為清醒,又得面對令人心碎的現實——孤衾獨處。「怨孤衾」一句,短而有力,長夜難眠的孤獨,自身情感依依而不獲對應的痛苦,終於直接以一個「怨」字透出。「怨」,是因愛所生的恨,是不敢決裂而去的恨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情之所鍾,忽發痴語,這是女子發自內心深處的表白和對負心人的懇切呼喚。換心者,移心之謂也,主人公希望把自己的一顆心移置在對方的心腔里,以取得對方對自己思念之深的理解。如果對方已經徹底絕情,任是怎樣他也不會回心轉意了。雖是如此,但詞這樣寫,卻愈見感情激憤而又無可奈何,沉哀深痛,入木三分。這裡既有對男子的嗔怨,更透出女子的一片深情,令人低徊不盡。
詞寫痴情女子對負心情郎的期待、愛戀與幽怨。心不可換,情痴故欲換之,換之而不可得,益增其怨憂。寫閨怨情至於此,形象鮮明生動,無以復加。[3]
名家點評
王闓運《湘綺樓詞選》:「亦是對面寫照。有嘲有怨,放刁放嬌,《詩》所謂『無庶予子僧』,正是一種意。」
陳廷焯《白雨齋詞評》:「元人小曲,往往脫胎於此。」
湯顯祖《評花間集》:「要到換心田地,換與他也未必好。」
王士禎《花草蒙拾》:「顧太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自是透骨情語。徐山民(照)『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全襲此。然已為柳七濫觴。」 [4]
作者顧夐
顧敻,五代詞人。生卒年、籍貫及字號均不詳。前蜀王建通正(916)時,以小臣給事內廷,見禿鷲翔摩訶池上,作詩刺之,幾遭不測之禍。後擢茂州刺史。入後蜀,累官至太尉。顧夐能詩善詞。 《花間集》收其詞55首,全部寫男女艷情。
參考文獻
- ↑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古詩文網
- ↑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百度漢語
- ↑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原文及翻譯 百度文庫
- ↑ [徐培均選注.婉約詞萃: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