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 張先
原文
譯文
晚上戀人相會在花前月下,可很快就結束了,痛恨那些阻止我們的理由。酒醒之後,美夢斷了,花兒謝了,月亮也有些黯然失色。
花開不敗,月亮也會升起,我們的心思也會永遠一樣。這個時候,多希望我是楊柳的枝葉,這樣就可以一直和春風相伴隨了。
鑑賞
詞表現了不甘屈服於邪惡勢力的美好愛情,表現出不幸命運中心靈的高貴、聖潔,表現出苦難人生中一對情侶的至愛情深,堪稱愛情詞中的千古絕唱。
全詞從上片的悲愴沉痛轉向下片的美好期待。心靈升華,筆力不凡,波瀾起伏,感人至深。詞中用「花」、「月」的形象貫穿而成,既寫了「花前月下」的相戀,也寫了「花謝月朦朧」的愛情受阻,還寫了「花」不盡,月無窮的美好祝願。隨着花月意象所呈示的象徵意義的流轉,詞人情感精神所經歷的曲折變化也凸現出來。
起首一句緬懷昔日兩人相戀的幸福情境。花前月下相逢,原是良辰美景中的賞心樂事;但句中插入一「暫」字,便暗透出一絲悲意。次句進一步點出戀人隔絕、歡會難再的現實。「苦恨」二字疊下,足見詞人痛苦之深重。接下來「何況酒醒夢斷,花謝月朦朧」用比興的手法,喻說愛情受阻的現實。「酒醒」,有「愁醒」之意。「夢斷」,喻往事已成空,而「花謝月朦朧」,則見證昔日美好愛情的春花已經衰謝,明月已經黯淡,竟成為情緣中斷的象徵。「何況」二字,強調好事難成,不僅寫戀人隔絕,而詞情因之倍加悲愴沉痛。
過片以千鈞之力,從悲愴沉痛中陡然振起,將詞情升華到一個美好的境界。「花不盡,月無窮」兩句是對偶,用比興:花不盡,是期願青春長;月無窮,是期願永遠團圓。緊接着,迸出「兩心同」,則是堅信情人與自己一樣對愛情忠貞不渝。由此可見戀人之間的離別,決非出於心甘情願,實有難以明言的隱痛,則愛情實為橫遭外來勢力之摧殘可知。衰謝了的春花再度爛漫,而且永遠盛開;黯淡了的月亮再度光明,而且永遠團圓。這是美麗的幻境,也是美好的期願,這些要升現詞人破碎痛苦的心中,需要的正是「兩心同」這種極大的力量。如果沒有對情人無比的愛和最大的信任,是決不可能產生這種精神力量的。作者《千秋歲》詞雲「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可以註解「兩心同」的深刻意蘊。「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詞人把甘為挽回春天即挽回愛情而獻身的意願,寄託結筆這優美的比興之中。
綜上,此詞通過敘寫一段橫遭挫折的愛情,表現了詞人對於愛情的忠貞不渝,同時也表現出一種美好期望不斷升華的向上精神。宋晁補之評張先曰:「子野韻高」,乃深透之語。
簡析
這首詞敘寫了一段橫遭挫折的愛情。其從上片的悲愴沉痛轉向下片的美好期待,心靈升華,筆力不凡,波瀾起伏,感人至深。全詞展現了不甘屈服於邪惡勢力的美好愛情,表現出不幸命運中心靈的高貴、聖潔和苦難人生中一對情侶的至愛情深,堪稱愛情詞中的千古絕唱。
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