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特性
诊断特性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展台上一颗无可取代、熠熠闪光的明珠[1]。汉字之美,美在庄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2]。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目录
名词解释
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诊断分类系统中对用来分类的诊断特性都有明确的定义和指标,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温度状况是常用的诊断特性。
来源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学》建立了诊断层和诊断特征系统。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土壤诊断特性(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类别
诊断特征有形态的、物理的、化学的。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共规定了22个诊断特征:质地突变、n值、永冻层、聚铁网纹体、滑擦面、土壤水分状况、 土地湿度状况、可风化矿物、灰化物质等。
特点
1.大多数人诊断特性有一系列有关土壤性质的定量规定,少数仅为单一的土壤性质,如石灰性、盐基饱和度等。
2.诊断特性与诊断层之不同在于所体现的土壤性质并非一定为某一图层所特有,而是可出现于单个土体的任何部位,常释泛土层和非土层的。
大多数诊断特性是泛土层的;它们或重叠于某个或者某些诊断层中;或构成某些诊断层的物质基础;有些则是非土层的。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温度状况,虽然在名称上与土壤的物理学中相同,但其定义和研究目的却迥然不同。在土壤物理学中土壤水分状况指土壤剖面中中周年或者是某一时期内含水量的动态变化,而在土壤系统分类中,则指的是土壤水分控制层段或者某土层内<1500kpa张力持水量或者地下水的有无或者多寡,并根据土壤分类的需要,细分为干旱、半干润、湿润、常湿润、滞水、人为滞水、潮湿等土壤水分状况。至于土壤温度状况,在土壤物理学中则是土壤剖面中周年或者是某一时期内温度的动态变化;而在土壤系统分类中则指土表下50cm 的深度或浅于50cm 的石质,准石质接触面处的土壤温度,而且除永冻温度状况定为常年土温≤0℃外,其他如寒冻、寒性、冷性、温性、热性和高热的温度状况均指的是年平均土壤温度(少数如寒性、冷性,则辅以夏季平均土温的说明)。
诊断特征
诊断表层
诊断层按其在单个土体中出现的部位,可细分为诊断表层和诊断表下层。
诊断表层位于单个土体最上部的诊断层。在土壤系统分类中这种表层用epipedon表示,表明是单个土体的上部层段。因此,它并非发生层A层的同义语,而是广义的“表层”。既包括狭义A层,也包括A层及由A层向B层过渡的AB层;另外,还包括在认为土壤形成过程中由认为耕作施肥活动造成的覆于原土壤单个土体上部、厚度达50cm或更厚的灌淤表层、堆垫表层等层段,不论它们是否已有Bp层(耕作淀积层)的分异。如果原诊断层表层上部因耕作被破坏或受沉积物覆盖的影响,则必须取上部18cm厚的土壤的混合土样或以加权平均值(耕作的有机表层取(0—25cm混合土样)作为鉴定指标。
参考文献
- ↑ 中国汉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搜狐,2019-05-26
- ↑ 汉字演变简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汉字字形看五千年社会变迁,搜狐,20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