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詩總聞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名 稱:詩總聞

作 者:王質

創作年代;南宋

作品出處;叢書集成

文學體裁;詩經注本

詩經》注本,二十卷,南宋初王質撰《'''詩總聞'''》是一部具有鮮明特色的《詩經》研究專著。王質在此書中創立了「總聞體」來解讀詩篇;他注重《詩經》的文學特質,且多方面加以探討;王質對詩篇的主旨進行了深入而合理的闡述,能發前人所未發;此外,他還精審地考釋了《詩經》中的詞語;王質對《詩經》中的名物地理也進行了全面地考證。王質在《詩總聞》中創造性地運用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他採取引用、比較批評之法治《》,並將《詩經》與後代的史事、他所處時代的風俗民情以及他個人的生活經歷相結合。[1]

目錄

作者簡介

王質(1135~1189)字景文,號雪山,其先鄆州(今山東東平)人,後徙興國軍(今湖北陽新)。年二十三游太學,與張孝祥父子交,深見器重。與九江王阮齊名。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召試館職,為言者論罷(《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九一)。先後入汪澈荊襄、張浚江淮幕。孝宗乾道二年(1166),入為太學正,旋以建言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一之一六)。會虞允文宣撫川陝,辟質偕行。入為敕令所刪定官,遷樞密院編修官,時虞允文當國,薦可右正言,復為曾覿所沮(《宋史》卷三八三《虞允文傳》),出通判荊南府,改吉州,皆不行,奉祠山居。淳熙十六年卒,年五十五。事見《雪山集》卷首王阮序、卷五《退文序》、卷八《與趙丞相書》,《宋史》卷三九五有傳。

王質是南宋孝宗朝文學家,《詩經》研究及文學創作都有一定成就。他是堅定的抗戰派,早年積極進取,一生迭遭打擊,多次罷官,多次入幕府,晚年隱居家鄉從事著述。他一生創作甚豐,今存《雪山集》十六卷,《詩總聞》二十卷、《紹陶錄》兩卷和《林泉結契》五卷等,在有宋一代,他就「名滿天下」,以「文學推重於時」。

詩總聞》,《詩經》研究著作,共20卷。宋人經學新說,多自劉敞《公是匕經小傳》開始,王質的《詩總聞》有推波助瀾之功。王質對陶潛式隱逸生活的嚮往,有時影響到對經典的解讀。王質《詩總聞》的最突出之處,在於他的論說是「以意細推」,細推的過程中大致有兩種方法值得注意,一是將《詩經》「降格」、納入歷史中,以與後世的史事和文學作品建立聯繫,二是以當時的風俗或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詩經》,以顯示古今雖隔而人情不遠。

自南宋至於清,各家對於《詩總聞》的評價不一,反映出《詩總聞》在後代的接受狀況。

詩總聞》體例謹嚴,條理清晰,所列凡聞音、聞訓、聞章、聞句、聞字、聞物、聞用、聞跡、聞事、聞人等10門,每篇又都有總聞,述其大意。王質認為《二南》是詩的一體,是《詩經》「南、風、雅、頌」四個組成部分之一,它們都是樂歌之名。為此又撰「聞南」、「聞風」、「聞雅」、「聞頌」,分別冠於四個部分之前。這些是他的一家之言。南宋初,摒棄《詩序》而論詩的有鄭樵、朱熹、王質三家,其論點各異。王質自稱覃精研思,將近30年才編成此書。他主張「說詩當即辭求事,即事求意」(《周南·葛覃》總聞),所以常能闡發出詩篇本身的文學意義。如說《衛風·竹竿》是:「此去家歸人猶在衛,故不離淇水也,舉目不見,舉足難至,雖近亦以為遠,所謂寸步千里,前人亦常見吟詠之間。」說《王風·中谷有》:「嘗見旱歲道途夫婦相攜相別,有不忍別之情,於男女亦然。此事自古有之。初嘆,吐氣之微也;次條,吐氣之猛也;次啜泣,吐聲而又吐液也。此分攜之時也,所見亦然。今古雖異,人情不遠也。」說《王風·君子於役》:「當是在郊之民,以役適遠,而其妻於日暮之時,約雞歸棲,呼牛羊來下,故興懷也。大率此時最難為別懷,婦人尤甚。」諸如此類,都能直探詩旨。又此書在文筆上也頗有文采,比較耐讀。至於以《齊風·甫田》為「老臣事幼君之辭」,說《檜風·匪風》「當是關中之人,為山東之客者,其知友送歸,以此寄懷輸情,殆賢者也」,則未免懸空穿鑿,殊難索解。

詩總聞原序

宋雪山王先生《詩說》二十卷,其家櫝藏且五十年,未有發揮之者。臨川貳車國正韓公攝守是邦,慨念前輩著述不可湮沒,乃從其孫宗旦求此書,鋟梓以廣其傳。命工經始,而日強分符來此,公餘,因取讀之。其刪除《詩序》,實與文公朱先生合,至於以意逆志,自成一家,真能寤寐詩人之意於千載之上,斯可謂之窮經矣。趣使鑱刻,凡三閱月而後竣事,使斯文顯行於世,後學之幸也。淳佑癸卯季冬上澣吳興陳日強書於富川郡齋。

版本介紹

詩總聞》有清乾隆間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單行本、《叢書集成》本、四庫全書本等。2005年5月1日,吉林出版社根據《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整理出版了,《詩經疑問·詩總聞》(經部-50),收錄了朱倬惠的《詩經疑問》和王質的《詩總聞》,平裝,十六開膠版紙印刷

參考來源

宋詞三百首:定風波(黃庭堅)次高左藏使君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