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聶魯達詩選)
作品原文
就在那個年齡……詩歌來臨
尋找我。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它
從哪兒來,從冬天或從一條河。
我不知道如何或何時,
不,他們不是聲音,他們不是
詞語,不是靜寂,
但我從街道上聽到了它的召喚,
從夜的枝椏,
從人群中突然,
在野火中
或孤獨的歸途中,
沒訛棗孔的我在那裡,
而它觸摸着我。
我不知該說什麼,我的嘴
沒辦法
念出名字,
我的雙目失明,
而某種東西在我靈魂中發動,
高燒或忘掉的翅翼,
而我開始設法
摸索着
那火,
寫下了第一行模糊的詩,
模糊的,沒有物質,純粹
胡言亂語,
一個什麼也不懂的人的
純粹智慧。
而突然我看見
天空
鬆散
打開
行星們
悸動的新開地
有洞的陰影
全是窟窿
被箭,火和花朵射穿,
風激盪的夜,宇宙。
而我,微不足道的存在,
沉醉於偉大的星空,
廣漠
神秘的
表象,形象
感到自己是那深淵的
純粹部分,
我與星星共轉,
我的心在風中起飛。 [2]
作者簡介
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當代著名詩人。
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沃爾特·惠特曼的創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傾心的形式。聶魯達的一生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政治,另一個是愛情。他早期的愛情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被認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聶魯達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很有興趣,一生中曾經三次到過中國。1928年他作為外交官赴緬甸上任時,出發來中國,給宋慶齡頒發列寧國際和平獎,此行中,他還見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學界名流,進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訪問中國時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譯名中的「聶」字是由三隻耳朵(繁體「聶」)組成,於是說:「我有三隻耳朵,第三隻耳朵專門用來傾聽大海的聲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