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性戰略管理學派
說明性戰略管理學派是中國的一個學術用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目錄
名詞解釋
說明性戰略管理學派簡介
《戰略歷程》的作者,美國著名戰略管理理論學家亨利·明茨伯格等人認為,在戰略管理理論中,有十種觀點影響深遠,主導着戰略管理思維,被稱作戰略管理理論的十大學派。包括:設計學派、計劃學派、定位學派;企業家學派、認識學派、學習學派、權力學派、文化學派、環境學派;結構學派等。其中,設計學派、計劃學派和定位學派主要關注戰略應如何明確地表述,被稱為說明性(prescriptive)戰略管理學派。
說明性戰略管理學派:設計學派(The Design School)、計劃學派(The Planning School)和定位學派(The Positioning School)。
說明性戰略管理學派的淵源和發展
1.設計學派
設計學派(The Design School)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是戰略管理理論中出現最早的學派。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兩本非常有影響的書:一本是菲利普·塞爾茲尼克(Philip Selznick)的《行政領導》(Leadership in Administration,1952);另一本是阿爾弗雷德·D·錢德勒(Alfred D.Chandler)的《戰略與結構》(Strategy and Structure, 1962)。塞爾茲尼克提出了「差異性競爭」,並將組織的「內部狀態」與「外部預期」結合起來,認為有必要建立起「組織的社會結構」。錢德勒則對企業戰略與組織結構的關係給予了論述,並認為企業戰略應當適應環境變化——滿足市場需求,而組織結構又必須適應企業戰略的要求,隨戰略的變化而變化。
戰略思想十大流派
設計學派 1950年代中期
計劃學派 1960年代中期
定位學派 1970年代中期
企業家學派 1950年代初期
認識學派 1940年代末期
學習學派 1950年代末期
權力學派 1970年代初期
文化學派 1960年代後期
環境學派 1970年代後期
結構學派 1970年代早期
設計學派的另一推動力來自於哈佛商學院「一般管理(General Management)」小組,代表人物就是安德魯斯(Andrews)及其同事倫德(Leamed)、克里斯蒂森(Christensen)和古斯(Guth)。在他們於1965年出版的一本教材《企業政策:課文與案例》(Business Pplicy: Text and Cases)中提出,設計學派的基本模型是將戰略構造區分為制訂與實施兩大部分,認為企業戰略是使組織自身的條件與所處環境的機會相適應。為此,在戰略制訂過程中要用SWOT分析法,即全面分析組織自身的優勢(Strengths)和弱點(Weaknesses),以及所處環境中的機會 (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
2.計劃學派
計劃學派的興起比設計學派稍晚,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計劃學派最初是以設計學派的面目出現的,其最有名的代表作是由H·伊格爾安索夫(H. Igor Ansoff)於1965年出版的《公司戰略》(Corporation Strategy)一書。其中心特徵是「正式化」,即正式化的程序、正式化的訓練、正式化的分析。在計劃學派中充當戰略家或戰略制訂者(CEO)的是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計劃人員,或可直接與最高領導者聯繫的戰略計劃部門的專業人員。時至今日,計劃學派在定量分析方面已有長足進展,而在定性方面則裹足不前,其基本概念仍深深紮根於設計學派之中。這可能與計劃學派的研究大多是以經驗為基礎有關。有關計劃學派的出版物和實踐活動在70年代曾達到一個短暫的高峰,後來在80年代受到定位學派的衝擊。
3.定位學派
定位學派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其理論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軍事戰略思想(如孫武的《孫子兵法》,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該學派最有影響力的著作是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於1980年出版的《競爭戰略》。在發展過程中,定位學派出現過三次高潮:第一次與軍事理論的發展有關,注重戰爭和對企業所處行業進行研究;第二次是在軍事箴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開展大量諮詢活動,尋找諮詢責任;第三次是對企業外部條件和自身戰略之間的關係進行系統的、經驗的研究。
參考文獻
- ↑ 漢語是什麼語言,其本質是什麼?,搜狐,2020-10-19
- ↑ 精美絕倫的藝術瑪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