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計宗道)
作品欣賞
讀史方輿紀要
《讀史方輿紀要》是明末清初傑出的愛國學者和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輯著的一部歷史地理、軍事地理名著。全書130卷,輿地要覽圖36幅、沿革表35份,共280多萬字。現有嘉慶十七年龍氏刻本、中華書局重印商務《萬有文庫》本等版本行世。清人許鴻磐作《方輿考證》100卷,對顧書有所補訂。
顧祖禹 (公元1631年—公元1692年,一說公元1624年-公元1680年)。字瑞五,號景范,自署為常熟人(因從母氏),實則世居無錫宛溪,故自號宛溪,人亦稱宛溪先生。明亡後,隨父移家常熟,隱居不仕。他憤恨明末官吏腐敗無能,有「關河天險」而不能守,於是在十分貧因的生活條件下,用21年時間(29~50歲),博覽群書,考證史事,參考「二十一史」和100多種地方志,並實地考察許多地區,將歷史與地理結合起來,寫成了《讀史方輿紀要》。
這部巨著以中國朝代更迭的歷史為縱線,以明代國土疆域和行政區劃為輪廓,比較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我國周邊地域、各要塞城堡的歷史沿革和地理形勢,歷代郡縣的變遷和各地的山川險要、戰守形勢,是研究我國歷史地理和古代軍事史的重要文獻。該書問世後一直為兵家所重,被譽為「千古絕作」、「古今之龜鑑,治平之藥石」,近代有名的改革者梁啓超稱讚該書「實為極有別裁之軍事地理學」,至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讀史方輿紀要》的主旨是在於使時人與後世看清地理在軍事上的重要性。所謂方輿,就是指地理形勢。該書綜記「山川險易,古今用兵戰守攻取之宜,興亡成敗得失之跡」,其核心就是在於闡明地理形勢在軍事上的戰略價值。它指出,戰守攻取應以分析地理形勢為基礎,無論「起事」之地,或「立本」之地,都須「審天下之大勢」而後定,否則,不免於敗亡。如「立本」之要在於擇都,拱衛首都乃是軍事建設的重心。以明代北京為例,主張多層設防:近畿三輔;內三關;薊州(今天津薊縣)、宣府(今河北宣化)、保定三點相互為援;九邊(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薊州、太原、固原)與三衛(今河北東北部、長城外及遼寧西部一帶),以及三齊(今山東淄博、平度、泰安一帶)、秦晉之地,皆需駐兵,構成多層藩籬。該書歷代州域形勢部分,綜述了明以前各代州郡位置、形勢,及其與用兵進退之策和成敗的關係。各省方輿部分,按明末清初的政區分述十五省的府、州、縣形勢與沿革、區劃,以及各處歷代所發生的重要戰爭。這兩部分形成歷代地理形勢、沿革、區劃與戰史渾然一體的獨特風格,構成全書的主體。輿圖要覽部分,實為明代最完備的兵要圖籍,由概況說明、圖、表組成。概況說明,總論天下大勢、分論各省形勢、山川險易、物產戶口、邊腹要地設防、兵員糧餉等情況;地圖、除一省一圖外,另有總圖、京師圖、九邊圖說、河海漕運圖等;表、列有府州、縣,山川險要,衛、所、關城的沿革、方位、區劃、財賦、丁差、民情。作者之所以要綜述如此浩繁的內容,正是因為這些內容「皆不可以不知也」。認識地理形勢的重要性,「世亂則由此而佐折衝(即制敵取勝),鋤強暴;時平則以此而經邦國、理人民」,可以說是顧祖禹成書的根本目的。《讀史方輿紀要》論述人與地理形勢的關係時,強調重在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它指出,儘管地理形勢十分重要,但它的本身並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同一地形在不同情況下會起不同的作用,因此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而不是地形。作者以函關、劍閣這兩處「天下之險」為例,在分析戰國、秦末和三國蜀的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教訓後,得出了「故金城湯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增樓之邱、泛濫之水。得其人,即枯水朽株,皆可以為敵難」的結論。這就是說,如得其人,到處有可以利用的地形; 如不得其人,哪怕有高山大澤和固若金場的城池作依靠,也是註定要敗亡的。因此,作者強調「設險以得人為本」,不能只憑地利決定勝敗;要求明白「險易無常處」之理,靈活運用地形。
作者簡介
計宗道,品詩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