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有順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8月18日) |
此條目可能需要進行清理,以符合求真百科的品質標準。 (2019年7月31日) |
謝有順,教授,男,1972年8月生於福建省長汀縣。先後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和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學術兼職有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作家協會文學評論委員會主任、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終審評委兼評委會主任、廣東省影視創作中心評審委員會委員等。 曾赴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意大利、以色列及台、港、澳地區開會、訪問、講學。 2006年起,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6年4月,當選2015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謝有順 | |
---|---|
出生 | 1972年7月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
知名於 | 文學批評 |
知名作品 | 《我們內心的衝突》、《活在真實中》、《此時的事物。 |
目錄
個人經歷
1994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2002—2004年在暨南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進修碩士生課程,後在復旦大學中文系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學位。1998年起,先後任《南方都市報》專刊副刊部副主任,廣東省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副主任、一級作家。2006年起,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8年11月8日,受聘為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客座教授。2009年,兼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2010年獲得全球青年領袖(2010 Global Youth Leadership)稱號。2015年,被聘任為三峽大學「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學科崗位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個人作品
●《小說的倫理:1985—2005中國小說史的一種讀法》(小說史論專著) ●《我們內心的衝突》(廣州出版社,2000) ●《活在真實中》(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 ●《我們並不孤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話語的德性》(海南出版社,2002) ●《身體修辭》(花城出版社,2003) ●《賈平凹謝有順對話錄》(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于堅謝有順對話錄》(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先鋒就是自由》(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此時的事物》(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從俗世中來,到靈魂里去》(人文講演錄,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 ●《中國散文二十講》(散文理論專著,系中國作家協會2004年度重點扶持選題) 主編叢書 ●《中國當代作家評傳叢書》(第二輯,四卷,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 ●《文學新人類》(四卷,珠海出版社,1999) ●《呈現——女性寫作書系》(三卷,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愛情檔案·當代小說叢書》(四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1977—2002中國優秀中篇小說》(兩卷,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 ●《中國中篇小說選》(2002、2003、2004、2005、2006年各一卷,花城出版社) ●《中國當代作家評傳叢書》(第一輯,四卷,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 ●《優雅的漢語》(三卷,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獲獎作者作品集》(六卷,華藝出版社,2005) ●《一生的閱讀珍藏》(三卷,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學術方向
研究專題 中國小說的敘事倫理、中國散文的精神譜系、20世紀中國文學整體觀、當代小說理論等。 學術方向 是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兼及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和文化研究。
學術成就
出版個人學術專著和論文集17部,文學對話錄2部。主編叢書多套,40餘本。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約300萬字。40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8篇論文被《新華文摘》轉載,5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超過60篇文章被全文收入各種理論選本和大學教 材。 曾獲第二屆馮牧文學獎·青年批評家獎,第十一屆莊重文文學獎,第九屆廣東省魯迅文藝獎,首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第十屆、十二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優秀成果獎,第四屆、第七 屆、第九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第二、第三屆廣東文學評論獎,廣東省2008—2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多個獎項,並多次獲《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 壇》等雜誌的優秀論文獎,被中國青年作家批評家論壇推選為「2005年度青年批評家」。曾當選為廣東省「新世紀之星」。2009年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 「四個一批」人才,2010年被世界經濟組織達沃斯論壇評選為「全球青年領袖」, 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主要論文
●重申散文的寫作倫理 《文學評論》2007年1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7年第4期轉載) ●終止遊戲與繼續生存——先鋒長篇小說論 《文學評論》1994年3期 ●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新華文摘》2003年1期全文轉載 ●批評應「挾着風暴和閃電」 《新華文摘》2005年第23期全文轉載 ●關於今日批評的答問(對話) 《南方文壇》1999年第4期;《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重返「孤獨的個人」——寫在2004年的小說隨想 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期 《新華文摘》2005年摘錄轉載 ●重塑靈魂關懷的維度——構建一種新的文學倫理 《文匯報?文藝百家》2005年7月31日 《新華文摘》2005年摘錄轉載 ●對人心和世界的解析——以新世紀散文為例 《文藝爭鳴》2007年6期 ●追問詩歌的精神來歷——從《出生地》一書談起 《文藝爭鳴》2007年4期 ●極致敘事的當下意義——重讀《日光流年》所想到的 《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5期 ●分享生活的苦——鄭小瓊的寫作及其「鐵」的分析 《南方文壇》2007年4期 ●恢復詩歌的精神重量 《當代文壇》2007年2期 ●接通更廣大的精神視野——幾部長篇小說的閱讀筆記 《當代文壇》2007年4期 ●小說的物質外殼:邏輯、情理和說服力 《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3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7年轉載) ●文學敘事中的身體倫理 《小說評論》2006年5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6年第9期轉載) ●先鋒文學並未終結——答友人問 《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1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5期轉載) ●中國小說的敘事倫理——兼談東西的《後悔錄》 《南方文壇》2005年4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 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10期轉載) ●尊靈魂,嘆生命——賈平凹、《秦腔》及其敘事倫理》 《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5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12期轉載) ●鐵凝小說的敘事倫理 《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6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第1期轉載) ●消費時代的暖色幽默——《桃李》與當代知識分子形象的轉型 《南方文壇》2002年第4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2年第10期轉載) ●從新的真實出發 《文藝報》2002年9月27日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2年第12期轉載) ●文學身體學 《花城》2001年6期,19500字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2年第4期轉載) ●余華的生存哲學及其待解的問題 《鐘山》2002年第1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第3期轉載) ●十部作品,五個問題 《南方文壇》2001年1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3期轉載 《中華文學選刊》2001年1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2期全文轉載) ●詩歌在前進 《山花》2000年第5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6期轉載) ●內在的詩歌真相 《南方周末》1999年4月2日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7期轉載) ●不信的世代與屬魂人的境遇——論北村小說的人學立場 《作家》1996年第1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2期轉載) ●最後一個浪漫時代——我讀格非的《欲望的旗幟》 《當代作家評論》1996年2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6期轉載) ●歷史轉折期知識分子的文化定位問題(與南帆等人對話) 《上海文學》1995年5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1995年第7期轉載) ●關於世紀末文學的對話 《文論報》1995年7月1日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1995年第8期轉載) ●舊小說與想象的可能——對刁斗小說的簡單描述 《當代作家評論》1995年第4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9期轉載) ●《終止遊戲與繼續生存——先鋒長篇小說論》 《文學評論》1994年3期 ●重返伊甸與反烏托邦——論先鋒小說的轉型 《花城》1994年3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4年轉載) ●絕望審判與家園中心的冥想——再論余華《呼喊與細雨》中的生存進向 《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2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轉載) ●只有創造的文學,才是有價值的文學 《文藝理論研究》1993年2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1993年轉載) ●先鋒性的萎縮與深度重建——評北村的《施洗的河》 《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5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4年轉載) ●絕望:存在的深淵處境 《文藝評論》1993年6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1994年轉載) ●發現生活的地基——我讀胡廷武的《九聽》 《南方文壇》2006年1期 ●重申長篇小說的寫作常識 《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1期 ●批評的覺悟 《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2期 ●散文的後面站着一個人 《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3期 ●對人心和智慧的警覺——論李靜的寫作,兼談一種批評倫理 《南方文壇》2006年5期 ●接近那些複雜的靈魂——《中國當代作家評傳叢書》序 《南方文壇》2005年1期 ●革命、烏托邦與個人生活史——格非《人面桃花》的一種讀解方式 《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4期 ●比權力更廣大的是人心——我讀范小青的《女同志》 《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6期 ●經驗已經貧乏 《南方文壇》2004年第3期 ●經驗必須被存在所照亮——讀艾偉的小說所想到的 《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5期 ●話語喧譁背後的心靈事變 《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1期 ●敘事也是一種權力——中國當代小說的話語變遷 《花城》2003年1期 (《小說選刊》2003年5期全文轉載;台灣《文訊》雜誌2005年總第231期全文轉載) ●文學:堅持向存在發問 《南方文壇》2003年3期 ●創造是知識分子的靈魂 《南方文壇》2003年2期 ●詩歌是不知道的,在路上的 《南方文壇》2003年5期 ●現實主義是作家的根本處境 《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2期 ●發現人類生活中殘存的善——關於鐵凝小說的話語倫理 《南方文壇》2002年6期 ●詞語的衝突及其緩解方式 《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1期 ●東北在素素的心中 《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2期 ●真正的寫作都是後退的 《南方文壇》2001年3期 ●一九五七年的生與死 《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3期 ●通往小說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個關鍵詞 《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3期 ●批評的野心 《南方文壇》2001年4期 謝有順
●當死亡比活着更困難——我讀莫言的《檀香刑》 《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5期 ●物質生活及其幻覺——朱文穎和她的《高跟鞋》 《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6期; ●散文的命運 《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1期 ●從理想國的夢中醒來 《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4期 ●走向美學的途中 《文藝爭鳴》2000年5期 ●羽蛇的內心生活 《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1期 ●賈平凹的實與虛 《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2期 ●回到事物與存在的現場——于堅的詩與詩學 《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4期 ●集體話語的限度 《南方文壇》1999年2期 ●批評對什麼有效 《南方文壇》1999年5期 ●奢侈的話語 《南方文壇》1999年5期 ●大師沒有現身 《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6期 ●神聖的背面——王彪小說中的末世圖景 《文藝爭鳴》1997年1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回到當代 《小說評論》1995年5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回到抒情性 《小說評論》1995年6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回到存在 《小說評論》1996年1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回到精神性 《小說評論》1996年2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回到衝突 《小說評論》1996年3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回到勇氣 《小說評論》1996年4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回到真實(上) 《小說評論》1996年5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回到真實(下) 《小說評論》1996年6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回到樸素 《小說評論》1997年1期 ●謝有順專欄:寫作的恐懼 《小說評論》1997年2期 ●謝有順專欄:寫作的難度 《小說評論》1997年3期 ●謝有順專欄:寫作與意義問題 《小說評論》1997年4期 ●謝有順專欄:寫作是信心的事業 《小說評論》1997年5期 ●謝有順專欄;我們的怯懦與貧困 《小說評論》1998年1期 ●謝有順專欄:沉默或者覺悟 小說評論》1998年2期 ●謝有順專欄:閉抑的文學和精神 小說評論》1998年3期 ●謝有順專欄:我們批評什麼 小說評論》1998年4期 ●謝有順專欄:抵制謊言 小說評論》1998年5期 ●謝有順專欄:失語和命名的困難 《小說評論》1998年6期 ●謝有順專欄:批評的智慧 《小說評論》1999年1期 ●謝有順專欄:寫作與什麼相關 《小說評論》1999年2期 ●謝有順專欄:人為什麼恐懼 《小說評論》1999年3期 ●謝有順專欄:傳媒時代的文學空間 《小說評論》1999年4期 ●謝有順專欄:序跋二題 《小說評論》1999年5期 ●謝有順專欄:詩歌內部的真相 小說評論》1999年6期 ●謝有順專欄:失眠的內心 《小說評論》2000年1期 ●謝有順專欄:先見魯迅 《小說評論》2000年2期 ●謝有順專欄:阿道夫·艾希曼的良心 《小說評論》2000年3期 ●謝有順專欄:通向網絡的途中 《小說評論》2000年4期 ●謝有順專欄:寫作不是養病的方式 《小說評論》2000年5期 ●謝有順專欄:批評焦慮的緩解 《小說評論》2000年6期 ●謝有順專欄:為破敗的生活作證——陳希我小說的敘事倫理 《小說評論》2006年1期 ●謝有順專欄:文學敘事中的身體倫理 《小說評論》2006年2期 ●謝有順專欄:對人心世界的警覺——〈尷尬風流〉的敘事倫理 《小說評論》2006年3期 ●謝有順專欄:重申文學的信念 《小說評論》2006年4期 ●謝有順專欄:為一種寫作耐心作證 《小說評論》2006年5期 ●謝有順專欄:「他在,就還不完全的黑暗」——為巴金逝世一周年而作 《小說評論》2006年6期 ●謝有順專欄:重申靈魂敘事 《小說評論》2007年1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寫作的專業精神 小說評論》2007年2期 ●謝有順專欄:短篇小說的寫作可能性 《小說評論》2007年3期 ●文學與人生的精神遇合——評於可訓的《王蒙傳論》 《小說評論》2010年2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寫作的幾個關鍵詞 《小說評論》2012年1期 ●謝有順專欄:小說是活着的歷史 《小說評論》2012年2期
成就榮譽
2014年,論文《重構中國小說的敘事倫理》一文獲第九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一等獎(中國文聯主辦) 2013年,論著《文學的路標》獲第九屆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委宣傳部) ●2010年,論文《當代小說的敘事前景》獲廣東省2008—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廣東省人民政府) ●2010年,論著《文學的常道》、《被忽視的精神》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2屆優秀成果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 ●2008年,獲第十一屆「莊重文文學獎」(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文學基金會主辦) ●2008年,獲首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當代作家評論雜誌社主辦) ●2008年,獲廣東省「新世紀之星」 稱號(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聯主辦) ●2008年,獲第二屆廣東省「十百千工程」優秀培養對象二等獎(廣東省委宣傳部主辦) ●2001年,獲第二屆「馮牧文學獎·青年批評家獎」(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 ●2006年,論著《先鋒就是自由》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0屆優秀成果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 ●2005年,《中國小說的敘事倫理》等系列論文獲「中國青年作家批評論壇·2005年度青年批評家獎」(《人民文學》、《南方文壇》主辦) ●2005年,《文化大散文的精神困境》一文獲第二屆「冰心散文獎·理論獎」(中國散文學會主辦) ●2005年,《消費社會的敘事處境》一文獲第三屆「廣東文學評論獎」(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 ●2005年,《中國小說的敘事倫理》一文獲「《南方文壇》2005年度優秀論文獎」 ●2004年,《敘事也是一種權力——中國當代小說的話語 變遷》一文獲第四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中國文聯主辦) ●2003年,《文學身體學》一文獲第二屆「廣東文學評論獎」(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 ●2003年,《鐵凝小說的敘事倫理》一文獲「《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度優秀論文獎」 ●2001年,《通往小說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個關鍵詞》一文獲「廣東省文藝評論獎」一等獎(廣東省文聯主辦) ●2001年,文學評論集《我們內心的衝突》一書獲第十三屆「廣東省新人新作獎」(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 ●2001年,《十部作品,五個問題》一文獲「《南方文壇》2001年度優秀論文獎」 ●2001年,《通往小說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個關鍵詞》一文獲「《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度優秀論文獎」 ●2000年,《散文的命運》一文獲「《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度優秀論文獎」 ●1999年,《賈平凹的實與虛》一文獲「《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度優秀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