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垣
譚垣,中國著名建築師。
目錄
基本信息
本名: | 譚垣 | 別名: | |
---|---|---|---|
國籍: | 中國 | 民族: | |
出生日期: | 1903年7月21日 | 出生地點: | 廣東省中山縣 |
逝世日期: | 1996年4月9日 | 逝世地點: | 上海華樂醫院 |
教育背景: |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 | 職業: | 建築師 |
任職: | 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 |
簡介
譚垣(1903-1996),中國著名建築師。譚垣先生1903年生於廣東省中山縣,1996年4自9日18的在上海華樂醫院自世長辭,享年93鄉。譚垣1924年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讀書,1929年獲學士學位。1930年回國後在上海范文照建築事務所工作,從1931年起兼任南京中央大學建築系教授,1934年2月起任專職教授。1937年隨中央大學遷重慶,並在重慶大學建築系兼職。1947年到上海之江大學任教。從1952年起任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建築師做出了貢獻,晚年致力於研究紀念性建築。50年代主持設計的"上海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揚州烈士紀念園"獲設計競賽一等獎,1983年設計的"聶耳紀念園"方案獲設計競賽一等獎。專著有《紀念性建築》一書。
譚垣是一位有傳奇色彩的建築師。因為有四分之一美國白人血統,長得很像外國人,出席活動經常被當作外賓。他不僅外貌像「外國人」,還有「外國脾氣」,為人耿直,心直口快,不擅長中國人婉轉的說話方式。譚垣上課時建築術語全部用英語講授,從他任教的課堂傳出了「譚立面」的名聲,因為他特別強調建築立面設計的重要性。他總是用一支6B鉛筆為學生親自改圖,巧妙安排好立面的幾個要素,如比例、尺度、虛實和韻律。譚師的修改常讓學生感到豁然開朗,受益匪淺。[1]
譚垣也在武康路12號的家中收授學生,類似西方名師帶徒的工作室教學法——「Atelier」。曾在譚家學習建築設計的朱亞新教授回憶道,「譚宅庭院不大,沿圍牆築有花壇。譚師偏愛葉之綠,不羨花之艷。油亮大葉的龜背竹是他的最愛。室內鬱鬱蔥蔥。桌上,地上,牆面上滿布各色綠葉,並伴有籠鳥唧唧,生機盎然,充滿着中國文人優雅的氣息。」
2010年,譚垣的學生們,包括建築大師張開濟和吳良鏞等,撰寫了近30篇回憶文章連同譚師的作品,結集為《譚垣紀念文集》出版。譚垣之子譚樂在文集裡寫道,父親酷愛自然和綠化,鳥雀使他陶醉,最高興的時刻是和學生們在一起。他還提及父親常詼諧地說,「我一生並沒有什麼積蓄,但是卻有着別人沒有的財富——我擁有眾多的學生,從部長到普通建築師,從七八十歲的老專家到剛入校的新同學,遍及全國全世界。」灰色文集裡印有一張譚垣與同事坐在台階上的合影。武康路12號庭院裡,譚師合影的台階猶在,邊上放着一大盆油亮的龜背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