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健
譚家健(1936年-)男,出生於湖南衡陽,1951年參軍,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60年畢業之後,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歷任志願軍文化教員,《新建設》雜誌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同時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導師、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古代散文學會會長,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成員。[1]
目錄
人物簡歷
- 1936年出生於湖南衡陽。
- 1951年參軍。
-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 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
- 1960年北大畢業後,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
- 1966年起,「文化大革命」中,譚家健在幹校勞動,抽空讀讀書。軍宣隊規定,只准讀毛主席和馬列的著作,他難以忍耐不能做學問的寂寞,忽發奇想,把毛主席引用過的神話寓言故事全部抄錄下來,逐篇加以注釋、語譯和解說,居然湊成了一本小書,題為《古代神話寓言選讀》。「這時候還有人做這種事,難得。」改革開放之初,《古代神話寓言選讀》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 1979年,在《文學評論》上發表了《關於古典散文的若干問題》一文,對古代散文的概念、範圍、分類以及歷史傳記和議論文的歸屬等,提出了深思熟慮後的理論見解。
- 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 1985年,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上發表了《「散文」小考》一文,提出散文作為一種獨立的文體名稱,實際上到南宋才開始廣為流傳。這是一種縱向的學術考察。
- 1987年,譚家健與弟子鄭君華合作出版了《先秦散文綱要》。
- 1990年,在《文學評論》上發表了《雲夢秦簡〈為吏之道〉漫論》一文,又為先秦散文藝術的研究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 1991年至1993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擔任客座教授。
- 1995年,出版了體現譚家健治學之焦點的名著《先秦散文藝術新探》。
- 1999年被選為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
- 2000年至2002年,2005.11-2006年在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中文系任客座教授。
- 2003年在新加坡東方文化學院任客座教授。
- 2004年,譚家健在《民主》雜誌發表文章《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不啻一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簡史,亦反映出他與海外赤子心繫中國傳統文化的共鳴和熱情。[2]
- 2005年被選為中國古典散文學會會長。
個人作品
譚先生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散文是在1957年,第一篇學術論文題目是《略談〈孟子〉散文的藝術特徵》,長達15000字,光明日報"文學遺產"專刊破例分兩期刊出。當時,他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二年級的學生。文章發表後,引起學術界普遍關注。六十年代初,陸續有關於《左傳》《桃花源記》和曹丕《典論論文》的文章發表。
1977年以後,以古典散文為主要研究方向。
八十年代,先後參加編撰《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中的部分條目和《中國文學通史》中的先秦文學部分章節。
- 1987年出版《先秦散文綱要》(合著)。
- 1988年出版《中國文化史概要》(主編兼主撰)。
- 1989年出版《水經注選注》(合著)。
- 1989年出版《歷代駢文名篇注析》(主編)。
- 1990年出版《墨子選譯》(合著)。
- 1992年出版《古代神話寓言精選》。
- 1994年出版《顏氏家訓德育》。
- 1995年出版《先秦散文藝術新探》(42萬字,獲北京市優秀圖書二等獎)。
- 1995年出版《墨子研究》(40萬字,2004年增訂,50萬字)。
- 1998年出版《先秦文學史》(兩主編之一)。
- 2002年出版《六朝文章新論》(46萬字,獲文學研究所優秀成果獎)。
- 2004年出版《先秦兩漢文學通論》(兩主編之一)。
- 2006年出版《中國古代散文史稿》58萬。上述著作中,《先秦散文綱要》《中國文化史概要》《歷代駢文名篇注析》《水經注選注》先後由台灣幾家出版社重版。除專著之外,譚氏還在國內外報刊發表論文百餘篇,散文隨筆數十篇。多篇論文被轉載。其中關於《孟子》的論文被轉載三次,關於《墨子》的論文被轉載兩次,關於《左傳》的論文被香港書局收入《中國古典散文研究論文集續集》(1969年出版)。主講課程:《中國古代認識論》、《中國古代散文講析》。
另外還著有文學創作集《海內外見聞隨筆》和學術專著《顏氏家訓選譯》、《墨子全注全譯》,專著《先秦散文藝術新探》獲1995年北京市優秀圖書獎二等獎。[4]
社會評價
譚氏的著作,為海內外學者所關注,有十餘篇書評分別給予評介。
其它信息
除長期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字講學外,譚氏還應邀到台灣、香港和韓國講學或開會。
相關視頻
1.中國古代認識論視頻教程 譚家健 全38講 2017年05月21日發布
2.《中國古代散文講析》譚家健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7年03月08日發布
3.譚家健 ·《論語》和《孟子》下 總第08_標清 上傳於 2016-12-01 傳統文化與儒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