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譚家灣遺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浮瀾橋村譚家灣組的一個加土圩 ,總面積12萬平方米,中心範圍在3000—6000平方米左右 ,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馬家浜文化的遺址。[1]

譚家灣遺址清理墓葬15座 ,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獸骨等遺物。陶質可分為夾砂陶、夾蚌陶、夾碳陶。譚家灣遺址是烏鎮歷史的源頭,對烏鎮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

2006年5月25日,譚家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早期,譚家灣遺址一帶就有馬家浜文化的原始先民繁衍生息 。

1975年,譚家灣遺址被發現 。

1978年,在遺址西北面開縱向運河時,發現鹿角鈎二件,釜、罐、盆、缽、豆等陶器碎片和較多的麋鹿、水牛遺骸 。

2015年5月—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譚家灣遺址進行了勘探和小範圍發掘,發掘面積25平方米 。

歷史文化

馬家浜文化

譚家灣遺址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馬家浜文化遺址之一,像譚家灣遺址的面積較大、地下文化層堆積厚、內涵豐富、且保存狀況良好的馬家浜文化遺址為數不多。譚家灣遺址被稱為烏鎮歷史的源頭 。譚家灣遺址既是馬家浜文明的「溯源」,也是烏鎮人勤勞的象徵 。烏鎮實現歷史遺產保護再利用,打造「烏鎮模式」,譚家灣遺址為代表的遠古文化是烏鎮形成的10種文化元素之一。

研究價值

譚家灣遺址是烏鎮歷史的源頭,遺址面積大、地下文化層堆積厚內涵豐富、且保存狀況良好,對烏鎮史研究乃至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馬家浜文化研究都具有重要價值 。

遺址特點

譚家灣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400米,總面積12萬平方米,中心在譚家灣組以西的河西盪田高墩桑地及河西小圩水田的一部分 ,中心範圍在3000—6000平方米左右 。譚家灣遺址中心範圍表土層厚2米,文化堆積層厚約1—2米 ,地下文化層共分3層,中下層的文化內涵極豐富,屬馬家浜文化羅家角類型,有機質較多,土質鬆軟色澤深黑;上層則晚於羅家角遺址 。

文物遺存

譚家灣遺址清理墓葬15座 ,發現了馬家浜文化時期的俯身葬,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獸骨等遺物 ,其中有多角沿大喇叭圈足豆、玉玦、石鉞等,多件陶豆內壁發現了刻符 ,從發現的陶器標本器型,釜的標本有口,腰沿,腰沿上有手捺、指刻等紋飾 。還發現鹿角鈎2件,釜、罐、盆、缽、豆等陶器碎片和較多的麋鹿、水牛遺骸 。罐或釜的牛鼻式耳,牛鼻式耳有寬帶形和三角形。盆有口,多為敞口、寬沿,缽有斂口、弧腹、平底;豆有淺腹的盤、喇叭形的圈足。從陶器的陶色可分為紅陶、紅灰陶和灰黑陶;陶質可分為夾砂陶、夾蚌陶、夾碳陶,以素麵為主,常施紅色陶衣 。

保護措施

1981年,譚家灣遺址被桐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1989年12月,譚家灣遺址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2006年5月25日,譚家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2016年,桐鄉市人民政府實施對譚家灣遺址的保護規劃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