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費雯·麗(Vivien Leigh 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原名費雯·瑪麗·哈特利,英國著名電影和舞台劇女演員,以驚人的美貌和精湛的演技聞名於世。1938年前往好萊塢便一鳴驚人,成功飾演《亂世佳人》中的郝思嘉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後回到英國發展戲劇。12年後再次闖蕩好萊塢,憑藉《欲望號街車》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一生致力於舞台劇表演,獲得戲劇最高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被奉為「戲劇女王」。1967年,因肺結核在英國病逝。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1]

費雯·麗
Vivien Leigh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網易
女演員
出生 Vivian Mary Hartley
薇薇安·瑪麗·哈特萊

1913年11月5日
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
逝世 1967年7月8日(1967-07-08)(53歲)
英國倫敦貝爾格萊維亞
語言 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
教育程度 皇家戲劇藝術學院
配偶
兒女 蘇珊·霍爾曼
(Suzanne Holman,1933.10.10~2015.3.1)
父母 埃內斯特·利·哈特利(Ernest Hartley)
格特魯德·弗朗西絲(Gertrude Frances)
著名角色 郝思嘉(《亂世佳人》)
活躍年代 1933年~1967年

目錄

早年經歷

費雯·麗1913年11月5日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維維安·瑪麗·哈特利,父親歐內斯特·哈特利是不列顛印度軍隊的一個官員,母親名叫格特魯德·魯賓遜·雅克耶。1912年,他們在倫敦肯辛頓結婚。1917年,父親被調遣到班加羅爾,維維安與母親則留在烏塔卡蒙德。格特魯德試圖培養她女兒的文學修養,讓她閱讀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路易斯·卡羅和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作品,以及希臘神話故事。1920年,父母將6歲半的費雯·麗送到了英國倫敦附近的聖心女修道院寄宿學校,維維安在學校學會了鋼琴、小提琴等樂器。她在學校的密友是後來同樣成為女演員的莫琳·奧莎莉文,她告訴奧莎莉文自己夢想着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在歐洲遊學的維維安於1931年返回英國,她發現一部莫琳·奧莎莉文出演的電影在倫敦西區上映並告訴父母自己夢想成為一個演員。父母非常支持她,成功通過考試的她進入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2]1931年底,在舞會上維維安認識了年長她13歲的律師赫伯特·利·霍爾曼,維維安同意了他的求婚,並於1932年12月20日結婚,維維安也因此而輟學。[3]1933年10月12日,女兒蘇珊出生,她開始對家庭生活感到不滿。[4]

演藝經歷

  • 1935年,費雯·麗在影片《欣欣向榮》中扮演了一個只有一句台詞的女學生,以此開啟了自己的電影之旅,緊接着在《鄉村紳士》中扮演了Rose Venables一角。她僱傭了經紀人約翰·格利登,並拒絕了格利登為她取的名字「阿普利爾·莫恩」,採用「維維安·麗」作為藝名。同年費雯·麗出演了《仰面大笑》中的Marjorie Belfer 和《君子協定》中的Phil Stanley 兩個角色。
  • 1935年,她出演話劇《道德的面具》,扮演漢麗艾德·杜克諾斯一角。
  • 1938年,費雯·麗去美國探班在那裡拍攝《呼嘯山莊》一片的 勞倫斯·奧利弗。在那裡,費雯·麗遇見了塞爾茲尼克兄弟,兄弟倆兒正好在為影片《 亂世佳人》選演員,費雯·麗被這部影片中的女主角斯嘉麗而吸引,就讓她的美國經紀人麥倫·塞爾茲尼克大衛·塞爾茲尼克的弟弟)將她推薦給製片方,費雯·麗最終得到了這個角色。[5]
  • 1940年,費雯·麗出演了《 魂斷藍橋》和《21天》(美國從英國引進發行《21天》的時間為1940年) ;同年費雯·麗和勞倫斯·奧利弗在聖巴巴拉結婚。《魂斷藍橋》原定由奧利弗和費雯·麗主演,然而,塞爾茲尼克將男主角更換成 羅伯特·泰勒。
  • 1940年費雯·麗與奧利弗在百老匯主演了舞台劇《 羅密歐與茱麗葉》。 紐約的媒體專注於報道兩人交往初期對各自婚姻不忠實的事實,並質疑他們為什麼不返回英國為戰爭出力。對演出的評論也多為負面。夫婦兩人為了這部舞台劇投入了他們大部分積蓄,因此演出失敗對他們來講在經濟上是一個慘重的打擊。
  • 1941年,他們雙雙出演《漢密爾頓夫人》,奧利弗飾演霍雷肖·納爾遜,費雯·麗飾演愛瑪·漢密爾頓。英國已經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影片在美國受到歡迎,並在蘇聯獲得成功。
  • 1943年費雯·麗在北非巡演,為官兵表演直到持續咳嗽和發燒而病倒。
  • 1944年,她左肺確診為結核,在醫院呆了幾周後,她看起來已經痊癒。春天,她出演影片《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時發現自己懷孕,但是不幸流產 。她非常沮喪,嚴重時甚至會對奧利弗辱罵和動手,直到自己倒在地上哭泣。這是她第一次神經完全崩潰,後來又發生多次。
  • 1947年, 奧利弗被授以爵位,費雯·麗陪伴他前往白金漢宮參加授權儀式。
  • 1948年6月,奧利弗夫婦抵達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奧利弗是老維克劇院的董事會成員,他和費雯·麗乘船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巡迴演出,為劇院籌集資金。在6個月的旅行中,奧利弗表演戲劇《理查德三世》,也與費雯·麗合作演出《醜聞學校》和《九死一生》。
  • 1951年費雯·麗主演了田納西·威廉斯編劇的《欲望號街車》中的布蘭奇·杜波依斯。《欲望號街車》為費雯·麗贏得了第二個奧斯卡金像獎。同年,費雯·麗和奧利弗演出了兩部關於克利奧帕特拉的戲劇, 威廉·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和 蕭伯納的《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之後,他們來到紐約,在齊格菲劇院整整表演了一季。
  • 1953年1月,費雯·麗與 彼得·芬奇一起前往斯里蘭卡拍攝《象宮鴛劫》。影片開拍後不久,她經歷了一次精神崩潰。派拉蒙電影公司只好請來 伊麗莎白·泰勒頂替她的角色。奧利弗陪伴她回到了英國的家中,費雯·麗告訴他自己已經愛上了芬奇,並和他有了曖昧關係。她在幾個月內逐漸康復後和奧利弗一起演出舞台劇《 睡美人》。
  • 1955年她主演了影片《蔚藍深海》。同年在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福鎮演出一季莎翁的戲劇,包括《 第十二夜》、《 麥克白》和《 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 諾埃爾·科沃德的新作《南海泡沫》邀請費雯·麗擔任女主角,費雯·麗因懷孕退出該劇。幾周之後,她再度流產,又經歷了一次精神抑鬱, 這回長達數個月。她和奧利弗一起參加《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的歐洲巡迴演出,但是整個旅程因費雯·麗與奧利弗以及其他同事間經常爆發的衝突而壞事。當他們回到倫敦後,她的前夫霍爾曼與奧利弗一起幫助她鎮定下來。
  • 1958年,費雯·麗開始和演員 約翰·梅里韋爾交往,梅里韋爾知道了她的健康情況,向奧利弗保證自己會照顧好她。
  • 1959年費雯·麗參加了 諾埃爾·科沃德的喜劇《Look After Lulu》的演出。
  • 1961年費雯·麗參加了影片《羅馬之春》的拍攝。從1961年的7月到1962年的5月,梅里韋爾和她一起參加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拉丁美洲的巡演。
  • 1963年參演百老匯音樂劇《 同志》並獲得了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獎。
  • 1965年的影片《愚人船》,這是費雯·麗最後一次出現在銀幕上,扮演一個失落的貴婦。
  • 1967年5月,當她與 邁克爾·雷德格雷夫一起排練 愛德華·阿爾比創作的舞台劇《 微妙的平衡》的時候,困擾了她超過20年的肺結核復發,在休息了幾周後,看起來已經康復。
  • 1967年7月7日晚上,梅里韋爾和往常一樣將她留在家中,外出表演,半夜返回家中的時候發現她已經睡着了。30分鐘後(已經是1967年7月8日),梅里韋爾返回到臥室發現費雯·麗躺在地板上,已經去世,享年54歲。英國倫敦的所有劇院都熄滅舞台腳燈一分鐘,演員和觀眾一起默哀悼念這位表演藝術家。按她的遺願,死後她的角膜捐獻出來(因感染肺結核而未能如願);遺體火化,將骨灰灑進她生前最喜愛的小湖裡;自己收藏的名畫德加的《浴女》贈給前夫勞倫斯·奧利弗。
  • 費雯·麗的骨灰撒在家鄉的一個湖中,靠近英格蘭東薩塞克斯。一場紀念儀式在西敏市聖馬丁教堂舉行,約翰·吉爾古德宣讀了悼詞。在美國的 南加州大學也舉行了一場悼念活動,喬治·丘克等好友宣讀悼詞。

[6]

視頻 

顏值高過赫本,演技高於泰勒,費雯麗一顰一笑,絕代風華!

費雯麗,一生經典鏡頭混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