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現利率
貼現利率是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文化術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目錄
名詞解釋
貼現利率指的是銀行接受商業票據、國庫券等貼現時對貼現申請人收取的利率。貼現率按貼現種類分為普通貼現率,轉貼現率和再貼現率,由於票據市場上絕大多貼現業務是完全轉讓票據風險的,因此市場上一般將買斷式貼現利率簡稱為貼現利率。
2013年7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通知,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改變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的方式,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也就是說貼現利率由銀行自主決定。
票據貼現指商業匯票的持票人在匯票到期日前,為了取得資金,貼附一定利息後將票據權利轉讓給金融機構的票據行為。票據貼現本質上是一種融資行為,而貼現利率就是用于衡量這種融資行為的融資成本。
貼現利率相關公式
貼現利息和貼現所得的計算涉及貼現利率。
貼現利息是指匯票持有人向銀行申請票面金額而付給銀行的利息。影響貼現利息的因素是票據到期值、貼現利率和貼現期。
實付貼現金額是指匯票金額(即貼現金額)減去應付貼現利息後的淨額,即匯票持有人辦理貼現後實際得到的款項金額。
按照規定,貼現利息應根據貼現金額、貼現天數(自銀行向貼現單位支付貼現票款日起至匯票到期日前一天止的天數)和貼現率計算求得。
貼現利息和貼現所得的計算公式:
貼現利息=票據到期值×貼現利率×貼現期(以實有天數算)
貼現所得額=票據到期值-貼現利息
貼現期=票據期限-企業已持有票據期限
貼現期是指從貼現日至貼現匯票到期日止的間隔時間,計算貼現時,貼現日計息,到期日不計息。
在會計處理上發生附追索權應收票據貼現時,可設置「短期借款」科目,等票據到期,當付款人向貼現銀行付清票款後,再將「短期借款」賬戶轉銷。如果是用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由於票據到期應由銀行負責承兌,企業不會發生或有負債,因此在會計處理上可直接沖轉「應收票據」賬戶。
貼現率
貼現率(Discount Rate),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這種貼現率也指再貼現率,即各成員銀行將已貼現過的票據作擔保,作為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息。
換言之,當商業銀行需要調節流動性的時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理論上講,央行通過調整這種利率,可以影響商業銀行向央行貸款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調控整個貨幣體系利率和資金供應狀況的目的,是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根據貼現對象不同,分為貼現利率、轉貼現利率與再貼現利率。貼現利率是企業將持有未到期的票據轉讓給金融機構的成本;轉貼現利率是金融機構之間轉讓未到期的票據的成本;再貼現利率是金融機構將持有未到期的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的成本。貼現利率和轉貼現利率隨市場波動,再貼現利率一般相對固定,由央行制定、發布和調整。
貼現率的計算:貼現率=貼現利息÷票據面額×100%。
買斷式貼現:是指貼出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貼入人,不約定日後贖回的交易方式。與之相對的是回購式貼現,是指貼出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貼入人,約定日後贖回的交易方式。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書寫橫豎撇捺,展示漢字之美,搜狐,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