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嫔
基本信息
释义
1、贵嫔,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三国魏文帝曹丕始置,其地位仅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之后在魏明帝时,置夫人,与贵嫔并列,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贵嫔"一般都是皇帝妃嫔中非常高的封号。晋武帝时,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位视三公。南朝宋孝建时,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
2、贵嫔,泛指妃嫔。
名称出处
1、《三国志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汉制,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帝妃曰皇后,其馀内官十有四等。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自夫人以下,世有增损。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仪,有婕妤,有容华,有美人。文帝增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除顺成官。太和中始复命夫人,登其位于淑妃之上。自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修仪比关内侯;婕妤视中二千石;容华视真二千石;美人视比二千石;良人视千石。
2、唐元稹《五弦弹》诗:"水精帘外教贵嫔,玳瑁筵心伴中要。"宋郭彖《睽车志》卷一:" 灵素再拜殿下,继又曰:'神霄某夫人来。'已而果有贵嫔继至者。"
3、清唐孙华《登灵岩有怀馆娃宫遗事》诗:"浣沙憔悴越溪滨,一入吴宫作贵嫔。"
品级更迁
曹魏:贵嫔一号始于曹魏文帝封郭女王为贵嫔,在当时是仅次于皇后的位号。
晋朝:贵嫔与夫人、贵人并称三夫人,仅次皇后,位视三公。
南朝宋:贵嫔与夫人、贵人并列三夫人,仅次皇后,位视三公;世祖孝建三年后,将三夫人改为贵嫔、贵妃、贵人;太宗又改贵嫔、贵姬、贵妃为三夫人。
南朝齐:皇后之下有贵嫔、夫人、贵人,并称三夫人。
南朝陈:贵嫔、贵妃、贵姬并称三夫人,位次皇后。
其于朝代的贵嫔之等级,则皆未见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