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为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各种障碍。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它们已成为西方国家间进行贸易战和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歧视的手段。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保护本国市场,也不同程度地加强了非关税的保护措施。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多次关税谈判,各国的关税率已大为降低,关税壁垒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明显减弱。非关税壁垒由于缺乏有效的国际监督,越来越被广泛采用。西方国家所设置的非关税壁垒,是当前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 [1]
目录
影响和制约着商品自由流通的各种手段和措施
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技术性壁垒)。关税壁垒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在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关税,此时就形成了关税壁垒。按征收关税的目的来划分,关税有两种:一是财政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二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发展或本土产业的利益而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征收保护关税。保护关税愈高,保护的作用就愈大,甚至有些实际上等于禁止进口。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类。直接限制是指进口国采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最低限价等。间接限制也被称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了技术壁垒和以技术为名的贸易壁垒。这种壁垒通常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呈现出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通过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法规等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法规,检查和包装、标签规定以及其他各种强制性的技术法规。 [2]
对中国的影响
之前都是世界强国玩贸易自由,弱国搞贸易壁垒,比如之前的荷兰,英国,美国世界历史三大霸主在他们跌落霸主之位之前都是贸易自由大旗的捍卫者,而中国这种相对弱国则是贸易壁垒的设置者。现在的情况刚好相反,世界第一强国带头万贸易壁垒,相对较弱的中国则高举贸易自由的大旗,角色的互换一方面说明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国的形势比之前更加困难,因为之前的贸易壁垒都是被高举自由大旗的国家轰开的,如鸦片战争,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侵占台湾等,都是货物打不开中国大门那就用火炮炸开。这次中国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并没有碾压美国的优势,第一次工业化强国不能用火炮炸开贸易壁垒,这就很难说了。因为之前的规则都是欧美国家演练好的,而现在的变化大家都没有遇见过,在美国还有绝对的军事和金融优势的情况下,如果用工业和贸易的力量打开美国的大门。之前日本想用开放金融市场来换取美国暂时打开大门,结果被美国打的瘫痪了三十年。所以用金融自由换取贸易自由绝不可取,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完成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