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資源環境核算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資源環境核算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目錄

名詞解釋

資源環境核算是將資源環境等因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中,通過描述資源環境狀況及其隨着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經濟系統資源環境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為全面認識資源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係、制定可持續發展政策提供重要基礎信息。

資源環境核算的基本結構

1.自然資源核算

自然資源核算包括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表和自然資源產品供給使用表。

(1)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表

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表反映自然資源資產(土地、礦產、林木、水資源等)期初期末存量水平,以及核算期間的變化量。表的主欄為自然資源資產期初期末存量及本期增加量和減少量,賓欄為自然資源資產分類。按照計量方式不同,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表可分為實物量核算表和價值量核算表。價值量核算表是在實物量核算表的基礎上,採用市場價格估值。在沒有市場價格情形下,採用重置成本法或未來收益淨現值法等方法估值。

(2)自然資源產品供給表和使用表

自然資源產品供給表和使用表反映國民經濟各行業與環境之間、以及國民經濟各行業之間對資源產品的供給和使用情況。供給表反映資源產品國內供給和進口情況;使用表反映各行業及住戶對資源產品的使用,以及資源產品的出口和存貨變動等情況。

自然資源產品供給表和使用表包括礦產資源產品、林木資源產品和水資源產品等供給使用表。由於使用目的和方式不同,不同資源產品的供給使用表在表式上略有不同,在行業分類和產品種類上也各有側重。

2.環境核算

環境核算包括環境保護支出核算、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實物量核算兩部分。

(1)環境保護支出核算表

環境保護支出核算表反映各種以預防、減少和消除污染及環境退化問題為主要目的所發生的支出。表的主欄為環境保護支出及其構成指標,包括環境保護支出總額,以及其中資本性支出和經常性支出。賓欄為環境保護支出主體分組。根據基礎統計資料情況,按照環境保護支出主體不同,可以分別核算全國、政府部門、企業部門和住戶部門的環境保護支出。

(2)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實物量核算表

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實物量核算表反映各種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和排放情況。表的主欄為三次產業及居民,表示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的來源,賓欄為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的類別。

資源環境核算基本概念與指標

1.自然資源資產

自然資源指可通過收穫、開採或提取直接用於經濟體系的生產、消費或積累,或者為開展經濟活動提供空間的自然實體。自然資源資產指納入核算範圍的具有稀缺性、有用性及產權明確的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林木資源和水資源等。

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表中的指標間關係如下:

期末存量=期初存量+本期增加-本期減少

本期增加=自然增加+經濟發現+分類引起的增加+其他因素引起的增加

本期減少=自然減少+經濟使用+分類引起的減少+其他因素引起的減少

2.環境保護支出

環境保護活動指各種以預防、減少和消除污染以及其他環境退化問題為主要目的的活動。包括預防、減少或處理廢物和廢水,預防、減少或消除廢氣排放,處理和處置被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預防或減少噪聲和震動水平,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及其生態功能,以及與此有關的各種監測、研究與開發、行政管理、培訓等活動。

環境保護支出指在環境保護目的下所發生的支出。根據環境保護活動的定義範圍,環境保護支出主要涉及專門環保服務、環保關聯產品、環境適用產品,其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圍繞專門環保服務發生的支出。

環境保護支出包括資本性支出和經常性支出兩個部分。資本性支出指為環境保護而花費在生產方法、技術、工藝及設備設施上的支出,比如購置機器設備、進行工程建設以及購買專有技術等,這些支出代表資產積累;經常性支出指為實施環境保護活動而在原材料及消費品購買、人力成本、公共費用、外包服務及租賃費用等方面所花費的支出。相關指標及其關係如下:

環境保護支出總額=政府環境保護支出+企業環境保護支出+住戶環境保護支出

環境保護支出總額=環境保護資本性支出+環境保護經常性支出

3.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

污染物指進入環境後會對人類健康產生直接或間接危害的物質,包括大氣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水污染物(如化學需氧量)和固體廢棄物(如工業固體廢棄物、生活垃圾)等。

可以從產生和排放兩個節點上測算污染物。產生量指經濟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則指排入環境的污染物。二者之間的差別是污染物的處置,可能由產生者自己處置,也可能由專門的污染處置單位(如污水處理廠)處置。經過處置後,污染物可以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或降低濃度,實現「達標」排放,直接減少對環境的排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