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書法迷的圖片

賜 cì有3種解釋:

1、賞給;過去用於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小輩:賜予、恩賜。

2、指給予的財物或好處:厚賜受之有愧。

3、敬稱別人對自己的指示、光顧、答覆等:賜教、盼賜復。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賜

外文名稱; give

含義; 賜 <動>

拼音; cì

筆畫; 12

基本解釋; 賜 <動>

形聲。字從貝,從易,易亦聲。"易"指"雙向交流"、"交換"。"貝"指有價值的物品或勞務。"貝"與"易"聯合起來表示"君臣之間交換有價值的物品或勞務"。

本義:君臣之間的等價交換。

舉例說明

將軍出征,把敵酋的人頭拿到了手。回國後向君主獻上敵酋首級,君主則賞以田產。這裡,君主和將軍是在作一次價值品交換。將軍以自己有價值的勞務同君主手裡的田產進行了交換。如果發生無功而賞的情況,那也可以理解為是一次賒賬交易,君主先給錢,等到以後臣屬立功,君臣之間就扯平了,誰也不欠誰)

給予;上給予下。

賜,予也。――東漢·許慎《說文》

上予下曰賜。――《正字通》

長者賜,少者賤者不敢辭。――《禮記·曲禮》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樂府詩集·木蘭詩》

大王及宗室所賜幣帛,盡以與軍吏、士大夫。――劉向《列女傳·趙將括母》

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左傳》

當事知公(袁可立),加公兵部尚書,賜乘傳歸。――明 王鐸《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狀》

又如:賜光(賞臉,賞光);賜環(將放逐之臣赦罪召還);賜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賜田(君主所賜予的田地);賜官(賜予設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權力)。

請給

賜 cì

賜予。~敬辭。指所受的禮物:辱承厚~,受之有愧。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其伊誰之賜?公(袁可立)宜祠。"

【賜教】敬辭。給予指教:承蒙~。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酉集中】【貝字部】賜

《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說文》予也。《篇海》錫也。《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注》三賜,三命也。《疏》受命卽受賜。

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

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為賜。《注》賜,猶惠也。

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

又姓。《玉海》齊大夫峑子賜之後。 《正字通》俗作綽,非。[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