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語
贛語 |
贛語 漢語方言之一,為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使用人口約6000萬。 贛語是漢語八大語系之一,主要分布於江西省中部及北部、湖南省東部、湖北省東南部、安徽省西南部、福建省西北部等地區;另外贛州市的石城縣、寧都縣、興國縣、于都縣、瑞金縣、會昌縣等縣也有大量使用贛語的鄉鎮;此外,在湖南省西南部、浙江省西南部、陝西商南縣還有贛語方言島分布。
贛語可分為九片語片。贛語以南昌話、撫州話、宜春話、吉安話等為代表。贛語內部各方言之間的互通程度較高。
贛語一般有4至7個聲調。贛語南昌話共有19個聲母,韻母可分為"開韻尾"、"閉韻尾"、"促韻尾"三類,共67個韻母。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贛語 [1]
外文名稱 Komese
所屬語系 漢藏語系-漢語族 [2]
代表方言 南昌話、撫州話、宜春話等
使用區域 江西大部、湖南東部、安徽西南部
使用人數 約5500萬
語言分片 九片
代表人物 歐陽修、王安石、曾鞏等
歷史
贛語歷史十分悠久,還保留着許多遠古時的印記,比如"站"是普通話中最普通的詞彙,而贛語族群卻說成"企",商周時的華夏族就是這麼說的。"企"的甲骨文和金文描繪了一個側立的"人形",特別強調了"腳掌",生動的表示了"站立"的意義。後來隨着隸書的出現,"人"和"企"開始分離。在"企鵝"一詞中,"企"字仍然保存了古義,說明它不是普通的鵝,而是站立着的鵝。
漢晉南朝
其實早在西漢時期,贛語就已經開始初具規模了。贛語的發展歷史主要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是秦漢時期,在秦國統一六國之後,由於經濟政治上的需求,組織了一系列、強制性的人口遷移。這時候贛語由此開始茅芽。而在兩晉南北朝的270年中,出現了7次南下移民的高潮。這時候的贛語也形成了一種新的漢語方言。
南昌建成於漢初,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潁陰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史料表明當時豫章郡的人口規模位列全中國第四。古贛語在吸收中原漢語的過程中,本身的語言特點也就逐漸成型。處於"吳頭楚尾"的江西和各方都有大量關係,而贛語中依舊保存著一些很有特色、很常用的古吳語和古楚語詞的積澱,西漢揚雄在其著作《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中,提到"南楚"方言達85次,其中單言"南楚"、不並引其他地名有42次,提到"南楚之外"、"南楚之南"10次。而《史記·貨殖列傳》中則註明道:"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是南楚也。"同時,《方言》中提及的吳越、吳揚越、吳楚等地亦被認為包括江西的部分地區,該時期的贛語是一種獨具特色、有別於周畿雅言的語言。
隋唐
隋唐時期,經過盛唐二百多年的穩定發展,但之後隨着不斷地外來文化影響,贛語因此也增加了不少新的詞彙,如新傳入的中亞文化中的伊斯蘭詞彙、佛教文化的梵語詞等。
到了五代十國的割據時期,贛語的全部本徵最終完全得以確定。此外,隋唐之後江西地區成為全國十道之一的"江南道",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人口劇增,江西第一次大規模向外移民也是由此間拉開序幕,南昌、吉安一帶的人口不斷向湖南東北的湘陰和湖南西南部的洞口、新化等地移民。
宋元
五代以後,外地人移入湖南,多來自東方,主要是江西。據相關統計,外地人移入湖南者,五代至北宋,江西占十分之九;南宋至元代,江西占六分之五; 在後續的幾百年間,贛人又由贛北、贛中繼續向湖南、湖北東南的江漢平原及鄂東山區、安徽南部的安慶、池州及巢湖平原、福建西北移民。
閩北是福建開發最早的地區。福建的邵武、光澤、建寧、泰寧、將樂、順昌等閩北縣市在宋
朝以前這裡曾經通行閩北語,南宋時福建閩北發生過多次的農民起義導致當地人口大量銳減,一些文人描寫了當時的慘況:"前村不復炊煙起,長似清明寒食時","江閩五十邑,荊棘五千里"。在朝廷的獎墾下,江西撫州、信州一帶的人大規模向福建閩北移民,填補當地的人口空間,嚴燦在《兵火後還鄉》中寫道:"舊時巷陌今誰住,卻問新移後來人"。這"新移後來人"便是翻過武夷山的贛人。這些定居者大體按路程的近遠而遞減,邵武軍最多,南劍州所屬的將樂、順昌其次,建州所轄的西片崇安、建陽又次之。《福建省志》將這次移民稱之為"第二次贛人入閩"。
明清
湯顯祖的作品中有大量贛語語詞的反映 湯顯祖的作品中有大量贛語語詞的反映 洪武三年,南豐遭戰亂天災,縣民始遷徙外流,常山居多。在後續數百年間,南豐縣不少農民迭遭戰亂和天災遷徙外流江西玉山、浙江常山、江山等地,最終形成贛閩浙贛語方言島。
明洪武二十四年正月,設武平千戶所,簡稱武所。據民國《國武平縣誌》,明朝有三十五姓軍籍調住武所。其中來自江西贛語區的就有十七姓氏,除吉州(今吉安)永豐的危氏,九江德化的張氏王、丘、艾、李、余、車、吳、周、許、舒、程、鄔、董、劉、洪等十五姓均來自撫州。形成福建武平的軍家話。
清同治《醴陵縣誌》:"洪武初召集流亡,皆來自他省,而豫章人尤多",據近人統計,醴陵縣明代從江西遷入的有296族。《茶陵縣誌》:元至清代,境內人口遷徙頻繁,據66部族譜記載,其間自贛、粵、閩、浙、皖等地入遷,衍為宗族的有30姓。"其中贛也是排在首位的。贛移民也帶來了他們的語言贛語。因為贛移民主要集中在湖南東部,當時的湘東本就地廣人稀,移民又是批量聚居,他們的母語得以保存下來,湘東由北而南狹長地帶的贛語區也就由此形成。畢竟處於湖南境內,隨着時間的推移,湘語已經在湘東贛語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這又使得湘東贛語與江西境內贛語差異不小。
順治十八年,清朝頒布《遷海令》,瀕海居民遷居內陸,由此產生"湖廣填陝西"的說法。康熙年間,清政府鼓勵移民墾荒,並頒布優惠條文,這使得大量皖、鄂、湘、贛的居民遷入陝南地區。《商南縣誌》記載,全縣人口從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5990餘猛增至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102299人,152年間人口翻了近20倍。郭沈青指出"蠻子話"(江南話)指來自皖西南和鄂東南地區的贛語。孟萬春、姜國棟將陝南方言同鄂東贛語和皖西南贛語相比較,發現三者有很大的相似性,"商南蠻子話與其祖語皖西南贛語相隔千山萬水,歷經二百五十多年竟然還保留了很多的相同點。除了語音之外,許多特徵詞也有驚人的相似。"
在長江以北的地區歷經漢末喪亂、三國紛爭、五胡十六國混戰以及隋唐宋三代的長期發展以後,於元明清時期,中央朝廷都將首都設置在北京(大都、燕京),同時以此間形成的北方話作為"正音"。長江作為一道天然的屏障,再加上江西地域山脈縱橫,河流交錯,於是贛語受北方話的影響比較少,比如贛語至今沒有北方官話在這段時期發展所形成的捲舌音、兒化等語音現象,因此贛語與官話之間的差異也就此不斷拉大。同時因為江西地理上幾乎和各個漢語接壤共界,使得其邊緣地區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邊語言影響,贛語自身特點遂有所淡化。江西處於中國歷史上歷次中原漢民南遷的中心地帶,江西進入了歷史上最輝煌的年代,出現了令後世驚羨的政治、經濟和人文景觀,因此贛語對我國文化、文學有着重要的歷史影響,並且是我國古典戲劇贛劇、採茶戲、弋陽腔等重要藝術流派的說白語言,故歷代有過不少夾雜贛語的作品。
近現代
在二十世紀初,民國政府曾有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普及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而制定的國語。但因政治、戰爭等諸多因素未能有效施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隨着人際之間的聯繫越來越頻繁,以及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快速發展,贛語受到北方官話的衝擊越來越大,以致現如今年輕一代有一部分人已經不能使用純正的贛語,甚至不再會使用贛語。另一方面,中老年一代因為未受過普通話訓練,通常在說普通話的場合會夾雜濃厚的贛語腔調,從而形成饒有趣味的"塑料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