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山雀
赤腹山雀,在台湾的山雀中,栖息的海拔较低,一般分布在 100-1000 公尺左右,冬季降迁时,在海拔低于 100 公尺的阔叶林就可见。本种属于台湾特有亚种,体态浑圆,颜色也相当活泼:脸由黑白两色组成,眼睛以上至后颈、喉部是黑色,脸颊白色,头顶中央也有一条白线,配上棕红的胸腹,灰蓝色的翅膀和尾羽。他们有在山涧洗澡的习性,也经常在枝桠间蹦跳,非常的可爱!由于栖息地区太容易亲近,饱受人为开发影响,使得赤腹山雀的族群数量一直不多,目前是第二级的保育类动物。[1]
赤腹山雀为小型体态玲珑的山鸟。是山雀科的一种小型鸟类,为台湾特有种。 最初由英国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 John Gould)于1863年首次描述,并定其学名为Parus castaneoventris.以前被认为是杂色山雀的亚种,但在2014年种系发生学研究发表后被提升为新物种。
出现于阔叶林、针叶林、混合林。会与其它山雀科或画眉科混群。主要食物为昆虫。海拔分布于100至1000公尺。 体背蓝灰色,胸、腹赤褐色,头上黑色、脸颊白色。不甚惧人。此种与杂色山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身体下半部是深栗色的。
目录
特征描述
雌雄鸟外形相同。前额、脸颊及头后的中央线白色或浅肉色,头顶、后颈、下颏及喉部黑色,身体背面除了颈后下方有一小块红棕色羽区外,其它地方包括双翼及尾羽均为铅灰蓝色,身体腹面在胸部以下深红棕色,尾下覆羽红棕色。喙骨黑色,跗跖及趾暗铅灰色。无翼带,尾羽不带白色。
会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会降迁到海拔仅几十公尺的山脚树林中活动。秋冬常形成单一鸟种的鸟群,或与画眉科或山雀科鸟种形成混合鸟群一起活动。尖细的“兹、兹”声。
外观相似性
除了中国辽宁及朝鲜半岛以外,本种仅分布于太平洋西缘的岛屿上。本种原被归于Parus 属,Gill 等人 (2005) 利用粒线体 DNA序列资料建构多种山雀的亲缘关系树,发现赤腹山雀及其它 Poecile 亚属的山雀关系较近,与其它 Parus 属山雀的关系较远,因此建议将亚属提升为属,并将本种纳入。Gosler & Clement(2007) 接受此建议,将本种的属名改为Poecile,但许多学者并不认同这种改变。
由于山雀科的分类目前仍有许多争议,本书目前沿用 Dickinson (2003)原采用的分类。本种共有8个亚种,除了 P. v. castaneoventris出现在台湾外,其它亚种条列如下:P. v. varius 分布于库页岛、日本、韩国、辽宁等地。P. v. sunsunpi 分布于日本九州南部的小岛上。P. v. namiyei 分布于日本伊豆诸岛的北部。P. v. owstoni 分布于日本伊豆诸岛的南部。P. v. amamii 分布于琉球群岛中奄美大岛至冲绳岛一带。P. v. orii 分布于琉球群岛的大东岛。P. v. olivaceus 分布于西表岛。[2]
摄食策略
在北方的分布区有储食行为,在台湾是否也会储食尚待求证(Gosler & Clement 2007)。会叼著蚂蚁在身上擦拭,亦即文献中所谓的蚁浴。以小型昆虫与无脊椎动物、种子、果实等为主。在台中县和平乡的幼鸟,食物中有80%是蛾蝶的幼虫,9%的食物属于蜘蛛纲,直翅目等昆虫占4%,果肉等也占4% (参考赤腹山雀的巢箱生活—育雏篇) 另有部分食物无法鉴定类别。
繁衍
在树洞中繁殖,但并不自己凿洞。有关本种的繁殖资料甚少。曾有一对成鸟在奥万大的鸟巢箱中筑巢,但资料有限。2006年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在八仙山国家森林游乐区中拍摄了一对赤腹山雀繁殖的影片,依据此影片,赤腹山雀一巢可以有5枚卵,产卵在4月初,幼鸟在4月中旬孵出,约20天后离巢。
雌雄亲鸟都参与喂食,但仅有雌鸟会为幼鸟保温及整理鸟巢。同一对成鸟一个繁殖季可以繁殖两次,两次使用不同的巢箱,两次仅间隔20天。这对成鸟第二次繁殖依然生了5枚卵,推算孵卵期约为18天。第一窝有3只幼鸟成功离巢,第二窝幼鸟成功孵出但陆续死亡。
2009年谷关地区有一对成鸟在天然树洞中繁殖,3月30日见到一只成鸟多次出现在固定的树枝上,有时口中同时叼著2条毛毛虫 (李志忠影像纪录),推测可能是正在喂孵卵中的雌鸟。整体来说,本种的繁殖期可能是3至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