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走进巴坡村(陈德民)

走进巴坡村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走进巴坡村》中国当代作家陈德民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走进巴坡村

巴坡村,是云南省景洪市基诺族乡巴亚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民族文化浓厚的传统村落。这里神秘的民间传说,古老的音乐以及精湛的刺绣艺术和竹编工艺印证着基诺族的祖先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宝贵的生存智慧。村里旅游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有导游,有表演人员、有卖村里生产的茶叶、糕点、服装的销售人员,还有专门负责接待游客的家庭展销场所。

竖立在路两侧写有当地民谚的木牌子

我们在该村一位40岁左右的女导游带领下,徒步向山寨上走去。 台阶两旁竖着很多写有当地民俗谚语的木牌,让人既觉得好奇,又能在观赏中得到一些人生启迪。比如:“不是朋友不会出卖,不拿拐杖不会绊脚”、“相爱的人不嫌路远,口渴的人不怕井深”、“荆芥花开一层层,做人做事一步步”……其中还有一块上面写着:“天上雷公大,人间阿舅大”,让人一看便知道基诺族是个尊重舅舅的民族。“基诺”是这个民族的自称,“基诺”一词源于基诺族先民在杰卓山居住的时代,“基”为舅舅,“诺”为跟在后面的,直译是“跟在舅舅后面的人”。在1979年被确定为第56个少数民族之前,当地人又一直自称是“攸乐人”。可见他们生活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的幸福指数有多高!他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过着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生活。尽管生活方式原始,但他们自由自在,自得其乐,享受着这种无拘无束、无人干扰的幸福生活。

场面震撼的基诺大鼓舞

在山上的开放式表演大厅,一群青年男女向人们展示了富含民族元素的优美“基诺大鼓舞”。基诺大鼓舞表演把基诺族的舞蹈、音乐、民俗等融为一体。起舞之前,由一位长老绕鼓一周,口中念念有词,用基诺语念诵祭词,开始行祭祀礼,祈祷大鼓给人们带来吉祥平安。随后,他高喊一声,便退出舞台。顿时,鼓声震天,由一人双手执鼓槌边击边舞,另有若干击鼓、击镲、伴舞的青年男女,随着节奏的变化,在舞台上表演着热烈奔放、风格独特、恣意豪爽的大鼓舞,体现着一股刚劲的民族精神力量。

青年男女在劳动中收获爱情

哲人说,劳动产生爱情。基诺人也没有例外。在另一场表现刀耕火种的劳动场面的舞蹈中,洪荒时代遗留的音符不绝于耳,人们辛勤地耕耘、播种,春去秋来,他们不但收获了沉甸甸的粮食、果实,一对对男女青年还在劳动中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他们手牵着手,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向着远方走去……

西双版纳地处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中,崇山峻岭,绿树参天,植被茂密。优美绝伦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人们不用担心养家糊口的艰难,他们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依旧保留着古朴、粗犷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征。他们没有文字,难以想象他们依旧依靠刻木记事,将各种符号刻在坚硬的木板上,将一些简单的事项通过这种形式记录下来。

被称为“圣母”的女神仰卧雕像

基诺人质朴实在,也很坦诚。一位被村委列为“旅游接待户”的年轻女主人说,她家住着两层木质楼房,为了接待游客,她们把二楼都清空了,村里每年补助她家2万元左右。为了做好旅游接待工作,他们把一些生活生产用品全部搬到了一楼,只保留一间卧室在二楼供全家三代人居住。这里有群居的传统习俗,他们认为只有晚上在一起睡觉,才是亲密无间的一家人。不然来世就不是一家人了。居住在寨子里的人家,每家不管多少代多少口人,都只有一间卧室,供全家人休息用。他们的卧室是禁区,外人是绝对不可开门看卧室的,除非你入赘或嫁入这户人家。基诺族有个传说,在远古时代,洪水淹没大地,只有一对善良勇敢的同胞兄妹玛黑、玛纽受仙人保护和指点,幸免于难, 经过各种艰难波折,最终结为夫妻。仙人曾赐予他们10颗葫芦籽,种下后只长出1颗,结出的100个小葫芦中,仅长成1个,却长得像房子一样大,里边还有人在说话,打开一看,葫芦里出来4种人,先出来的是基诺人,依次而出的是汉人、傣人、哈尼人(有的说还有第五种人,是布朗人)。后来,他们各自找到了乐土。从这个传说里,可以反映出基诺族同汉、傣、哈尼等民族在远古时代的密切关系。附近的傣民族至今保留着女婚男嫁的母系社会婚姻习俗。基诺人过去也是母系社会的生活方式,直到三百多年前,才逐步演变成父系社会,实行了和汉民族一样的男婚女嫁的婚姻制度。

我们喝着巴坡村这户基诺族少妇轮番端上来的四种茶水,品茗着不同树种不同时间段采摘下来的茶叶风味。经过烘干焙制后,四杯茶水风格各异,让游客体验着品茗的甘甜、苦涩,由此也让人联想着生活的五味杂陈。[1]

作者简介

陈德民,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学者协会副主席、朱自清研究会会长,《中华文化》杂志总编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