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
趙佗(越南語:Triệu Đà;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史稱南越武帝,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正定縣)人,秦朝封南海龍川令,南越國創建者。秦朝時與任囂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亂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漢高祖三年(前204年) 至建元四年(前137年)在位。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任囂病亡,趙佗即向南嶺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並藉機殺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們,換上自己的親信。秦朝滅亡後,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趙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建立南越國,號稱「南越武王」。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夏,劉邦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勸趙佗歸漢。在陸賈勸說下,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呂后七年(前181年)秋,呂后臨朝,漢朝與南越關係惡化。於是趙佗自稱「南越武帝」,發兵攻打長沙國,並在攻占長沙國的邊境數縣後撤回。
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趙佗去世,享年約一百餘歲,葬於番禺(今廣州)。趙佗死後,其後代續任了4代南越王至前111年,南越國被漢朝所滅。趙佗從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作為秦始皇攻打南越的50萬大軍的副帥,一直到建元四年(前137年)去世,一共統治嶺南81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