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遷
趙鳳遷,1945年生於河北省青縣。滄州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東方書畫家協會高級顧問、書畫研究院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滄州市群眾藝術館研究員、中華書畫名人網藝術顧問、特聘書畫師,中日美術家交流協會會員,滄州畫院畫師,一級美術師,《百家論壇》、《滄州文藝》編輯部美術編輯,滄州市政協委員。[1]
趙鳳遷 | |
---|---|
出生 | 1945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畫家 |
知名作品 | 《趕海》 |
代表作品 《趕海》
目錄
人物簡介
師承周思聰先生,擅長中國人物畫。代表作有《趕海》、《月落天曉》、《鄉情》。作品曾獲第二屆海內外書畫大展銀獎;加拿大楓葉杯國際繪畫大展佳作獎;全國第三屆工筆畫大展三等獎;澳大利亞水墨畫大展二等獎。曾應邀赴澳大利亞進行學術交流。1991年在北京當代美術館舉辦了個人畫展。《美術》、《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等等新聞單位於專欄介紹了畫家的藝術。出版有《趙鳳遷畫集》。入名多部大型辭書。藝術家經歷豐富,追求執着,視野廣博,研究精當,其所出筆墨的風格、技法、功力,均給人頗深的印象。作品《山風》榮獲全國三屆工筆畫展三等獎,《山情》獲澳洲水墨畫大展銀獎,《月落天曉》獲1998年金彩獎。榮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畫三百家"稱號。傳略輯入《中國美術家名人錄》、《世界現代美術家辭典》等多部典集。出版有《趙鳳遷畫集》。作品輯入1949-2000《中國美術選集》,榮獲國家人事部《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獎》。在北京舉辦個人畫展是中國畫家夢寐以求的心愿,91年,趙鳳遷在北京成功地舉辦了"趙鳳遷畫展",一時驚動了京城畫界,中央電視台播放了實況,《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美術》等報刊雜誌發表了他的畫作及評介文章,並由香港印刷,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了《中國美術家叢書趙鳳遷畫集》。
社會評說
趙鳳遷是河北青縣人,他體形消瘦,卻精神十足,不苟言笑,卻透着一身的書卷氣。畫如其人,他的畫作個性鮮明,富有靈氣,有氣勢又有情趣,有新意又有功力。鳳遷的畫品從生命中流出,將藝術的根須扎在生他養他的土地和勞動人民之中,因而他的藝術腳步向來是沉穩而踏實,有力而矯健,形成了區別於"別一個"的藝術個性和畫作風格。
近幾年來,趙鳳遷在藝術上苦苦追求,結出了一個又一個豐碩成果,他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獲獎,曾獲第二屆,第四屆海內外中國書畫大展銀獎,加拿大"楓葉杯"繪畫國際大展佳作獎,當代中國工筆畫大展優秀作品獎,尤其是96年他的國畫作品《山情》獲澳洲水墨畫大展銀獎並應邀赴澳大利亞進行文化交流及參加頒獎典禮,受到了澳聯邦政府官員接見,移民部長親自為其頒獎。此外,趙鳳遷的作品還被輯入《中國當代工筆畫集》、《當代扇面書畫集》、《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書畫邀請展作品集》、《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集》、《中國當代工筆畫作品精選》、《世界美術作品集》、《中國詩書畫大觀》等畫集,國內外不少大型報刊,雜誌均發表了他的作品及評介文章,傳略被收入《世界現代美術家大辭典》,《中國當代美術家名人錄》、《世界華人美術家年鑑》、《世界現代美術家辭典》、《中華人物辭海》等辭書。
鳳遷的畫作多以當代人物為主,尤其以雲、貴、川、藏等邊遠地區的人物為題,輔以流泉飛瀑、懸崖老樹、疏林紅葉、修竹古藤、氈房竹樓、明月清風等,淋漓酣暢地藝術地再現了邊疆人民的清新、恬淡、寧靜的生活。鳳遷作畫,追求冷雋的情味和意境,不事張揚外露,筆墨躍宕雄健,超然冷寂,使人入靜,着色用墨多以靛藍輔襯,間或以淡黃,赭石點綴,給人以清遠、爽朗的視覺感受。
鳳遷的畫作多為寫意,偶有工筆。他的寫意畫經常以大墨塊的揮灑出現,既有奪人的氣勢壯魄,又有多變的墨色及優美的格局。一幅大寫意《氂牛圖》用墨如潑,畫面濃墨如滾,雄渾奔放,不乏粗獷豪邁之氣,一幀《養雞女》則惜墨如金,輕妝淡抹,點點綴綴,充溢性靈田原之美。作品《情思》卻脫出常規,選影套形,若雲若霧,竟把硝煙與悄夜,邊關與羅帳,戰神與嬌妻聯綴得天衣無縫。賞《月落天曉》構圖新穎,視野開闊,朦朧的夜,月亮如銀盤懸掛在天幕上將落西鼓,身背竹簍的彝家女披粗布斗蓬系艷紅長裙耀眼奪目呈現樸實自然之美,身前尋路的獵狗和偎依身後的山羊更顯得月落東曉的山路寂靜人稀,趙鳳遷師從著名畫家周思聰先生,師古人而不死守古法,寫意雖粗放而探精微,施墨雖濃,但有清韻。他性喜並傾心以簡為貴,以靜為歸,以白為黑,種思凝於毫端,靈氣發於渲染。清賞其畫,初感糙亂,再瞅則細微,越看情境愈雅,意境越深,常勾起觀者諸多聯想,一目絕難瞭然,概屬筆雖盡而意無窮之妙,他的工筆畫雖藝品不多,但造詣頗深,設色典雅,構圖新奇,畫意以靜為主,靜中含動;以細為要,不泥古法,詳略有致;以雅為重,古今和諧,以彩墨為策,墨白相間;以主題為君,布局錯落得當,雜絢的調色板寫出了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完美,融匯了古雅和新奇的工筆法光。凡觀賞過鳳遷工筆畫的人無不嘆為觀止,以為珍品而推崇備至。
鳳遷的畫品坦露了一種高境界的文人畫風。他師古造化,博採精研,除周思聰畫藝的影子外,陳老蓮用線,"森森然如斫鐵文"的金石味,"八大"的闊筆深朴酣暢,石濤的清朗淋漓灑脫,任伯年的揮灑巧妙自如,吳昌碩的詩書畫印自然結合,特別是元代和明末的"文人畫"的精粹,都在他的畫品中似影似形,或隱或現,遂至鳳遷畫作燦然而雅,清新俊逸,書卷之氣盎然。 審視鳳遷畫作,冷逸之中卻又不乏鮮美活力,墨放色奔,卻意境溫柔。他的人物畫多以少女為主,或農女,或漁女,或牧女,或山女。涉及到壯、維、藏、布、蒙、苗、彝,傣等十幾個民族,雖衣着不同,但神色莫不秀美寧靜,充滿昂揚向上的激情和活力。他的佳作《月朦朧》、《月落天曉》以三分之二的尺幅畫了如水月色,疏林枯枝,在畫面中央位置突出了一農家女肩荷的筢子,情境不謂不"冷",然而少女的神色卻是那樣聖潔脫俗,雙眸之中透出堅毅,微昂的頭顯現出了深沉的追求和堅定的信念。一個特寫,就這樣巧妙地將"冷"與"熱"、"晨"與"晚"融為一體,既深刻寄寓了畫家對勞動人民熱愛讚美的真摯之情,又使作品達到了一種超塵脫俗的藝術境界。
鳳遷寫畫注意題跋,以使佳制之題與畫品相得益彰,增強作品的藝術價值。為此他精學詩文,兼攻書法,並探求一種與畫風相配的消瘦奇礎書體,他的題句,有的三言兩字,畫龍點睛,意到為止;有的竟長達二百餘字,變形補畫,可誦可讀,端的是一篇清閒高雅的小散文。他的畫作題句,有的像一具拖拽的漁網,有的像湍急的山泉,有的像挺拔的樹幹,有的像稚拙的道具,畫借字神,字補畫氣,實為畫品增色不少。
鳳遷學養濃厚,他深知,繪畫要長進,功夫在畫外。他既鑽研畫及畫論,又廣為涉獵文史詩詞,每年都要抽時間到外地寫生,感受生活。名山大川留有他的身影,雄關荒漠印有他的足跡,超人的跋涉,虔誠的追求,為鳳遷了解和把握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提供了"金鑰匙",陶冶升華了鳳遷的藝術情橾,也為鳳遷在繼承中發展,在繼承中創新鋪下一條坎坷但堅實的藝術之路。